多名海南省政协委员建议加快海口马村港及配套设施建设
南海网海口2月7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马伟元)马村港区是海口港未来的主体港区和综合性中心港区,未来将承接秀英港区的散杂货和集装箱业务,建设成为环北部湾集装箱中心枢纽和面向东南亚的区域物流中心,并与洋浦港、八所港等一起成为海南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依托。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港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缓慢等,严重影响了中心港区的建设。2月7日,韩美、蒙晓灵、丁竹等多名省政协委员建议,加快海口马村港及配套设施建设。
据了解,“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马村港区将建设的项目有:马村港区扩建二期工程要建4个2万吨级和3个5000吨级集装箱泊位;三期工程要建5个2万吨级和5个5000吨级泊位(待定);四期工程要建3个5万吨级和3个2000吨级泊位(待定);同时建设1个3.5万吨级泊位的马村港区三期散货码头工程。2014年度完成投资9895万元,从开工至2014年10月累计完成投资约14亿元,占总投资的83%。
目前,项目已完成码头主体、护岸、防坡提、后方陆域回填等工程,导助航设施也已完成,进出港道路实现功能性通车。正在抓紧进行后方仓库堆场、综合办公楼等配套设施等施工。建成后,海口马村港将成为我省最大最便利的集装箱和散货码头,对我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带动海口乃至全省经济发展意义及其重大。
“但由于历史原因和港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缓慢等,严重影响了中心港区的建设。”对此,韩美等多名省政协委员建议,建议省政府协调交通运输部加快《海口港马村港区规划方案局部调整》的审批,以确保马村港区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建议省政府协调澄迈县政府,征收太阳集团1988亩海域。另外,建议省政府协调省交通厅加大对马村港区港口航道、防坡堤、疏港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加快中心港区建设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