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水务局五举措强力推进水利项目建设

21.09.2015  17:29

      为贯彻落实黔南州2015年稳增长相关要求,黔南州水务局根据当前调结构稳增长促改革等政策措施工作落实情况,采取五措施强力推进水利项目建设。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注重生态建设。科学编制《全州水资源综合配置规划》,优化水资源配置结构,为“十三五”规划奠定了基础。抢抓黔南州列入全国105座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机遇,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积极谋划福泉凤山、都匀石龙、独山甲摆3座大型水库。以河道防洪为主、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相结合的中小河流生态治理理念,成功打造贵定盘江音寨、福泉黄丝江边寨等河道治理项目,推进农业产业园、新型农村综合体建设。实施山区现代水利示范区建设,打造惠水涟江、龙里(含贵定)湾滩河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促进当地高效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是强化组织领导,加大督查督办。州政府印发了《黔南州加快水利建设“三大会战”推进水利跨越发展实施方案》(黔南府发[2014]19号),明确部门职责,统筹协调推进水利建设各项工作,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面抓、业务部门具体抓、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为水利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目前,累计完成26座骨干水源工程前期工作,累计开工21座水库。联合督查督办局采取“月调度、季督查、年考评”方式,加大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督查督办,确保工程建设良性运行。

三是创新管理模式,加快工程建设。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式引进咨询服务机构开展州级审批权限范围内项目技术审查,对项目阶段性成果提出更专业、更合理的意见,有效推进前期工作。针对建设管理技术力量薄弱实际,瓮安杜仲河水库采用PM项目管理,龙里窄冲、贵定花甲水库工程采用EPC总承包,都匀大河水库工程采用PMC项目管理总承包等新型建设管理模式,切实补充外来技术力量参与工程建设,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社会管理与服务水平。

四是拓宽融资渠道,积极筹措资金。由州、县两级共同筹措建立了1亿元州级水利建设发展基金,基金主要用于全州重大水利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及地方配套建设资金的临时周转,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前期工作经费不足、配套资金缺口问题。同时,采取专项过桥贷款、财政贴息、资产抵押、土地置换等融资方式,落实荔波尧柳、贵定小河、荔波大土、三都甲晒等项目州县配套资金。

五是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建立完善的资金监管体系,明确在收到中央、省级划转资金文件后5日内立即划转至县财政或项目法人单位,并要求严格遵守水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落实专户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实行“计划安排到项目、资金管理到项目、资金核算到项目”的资金安全运行保障机制,确保资金安全、工程安全、生产安全、干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