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城开启“地坛文化庙会全球行”

19.03.2015  01:35

日前,在泰国曼谷世贸中心,宽阔的广场周围装饰着一排排大红灯笼,广场中人头攒动,吹糖人、做剪纸、画鼻烟壶、做面人……中国的非遗技艺引得泰国当地民众纷纷驻足观看。

此次活动是由中国文化部、泰国文化部等指导,由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曼谷中国文化中心和泰中文化交流促进委员会等联合主办的“欢乐春节 地坛文化庙会全球行·曼谷之旅”活动,这是北京地坛庙会首次走出国门。

海外集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

太幸运了,在泰国还有机会看到这么精彩的中国文化表演。”在泰国一家企业工作的苏坤娜曾在中国留学,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得知了这个活动的消息,等不及下班我就和朋友赶过来了,一来就赶上京剧表演。原来在北京看过京剧,印象深刻,这次在家门口就能欣赏京剧,而且还能离演员这么近,可真开心。

这是北京地坛庙会创办30年来首次走出国门。”北京市东城区副区长王晨阳说,地坛文化庙会创办于1985年,是北京恢复最早、人气最旺的传统节日盛会。这次泰国之旅的主题是“地坛庙会在曼谷,携手祈福迎新年”,以此增进两国人民的友好交流,为东城区文创企业走出去搭建平台,打造“地坛文化庙会全球行”的文化品牌。

此次地坛文化庙会曼谷之旅出访团总人数达214人,项目近60项,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民间工艺、老字号小吃、文艺演出和旅游推介5个板块内容。参展项目除了来自北京地区,还有来自青海、云南、江苏等省份的文化项目。

庙会期间,还举办了“醉皇城·最北京——东城邀您过大年”旅游推介会、“中国风情·浪漫曼谷”情人节主题晚会等专场活动,中国杂技团、北京河北梆子剧团等专业院团联合奉上了16场极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精彩演出。

此次活动深受泰国各界人士喜爱和赞许,泰国副总理、枢密院大臣、文化部副部长等泰国政要出席了庙会的活动,在7天的活动期间共接待泰国民众和游客近20万人。泰国民众倾情参与,充分融入到中国春节欢乐祥和的氛围之中。

政府搭台企业运作见成效

此次活动可以说是一次政府搭台、企业运作的有益尝试。活动在政府的统筹协调下,由企业进行市场化运作,在“欢乐春节”整体框架下,将地坛文化庙会这一民间喜闻乐见的节庆活动形式,进行品牌化、规模化、集约化打造后隆重推出。承办本次活动的企业以东城区国有企业东方信达总公司为主体,其子公司东方妙汇公司为工作团队,以市场化运营模式开展庙会的各项工作。

在庙会现场,随处可见可爱喜庆的“灯笼宝宝”,它是本次活动的吉祥物,深受曼谷当地小朋友的喜爱,礼品商店前每天都有众多购买灯笼宝宝和其他吉祥物衍生品的民众,有时甚至排起了长队。这些吉祥物衍生品正是参与此次活动运作的公司根据地坛文化庙会的品牌而开发的周边产品,以灯笼宝宝的形象来代言和推荐具有北京特色的传统品牌及非遗项目。

此次活动通过与中国银行曼谷分行和泰国当地知名金融机构Tesco公司合作,实现了庙会储值卡收银和POS机收银,破解了在境外举办庙会类文化活动的销售难题,实现了销售收入与商户分成。这一尝试,可以说摸索出了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的可持续性商业模式。

在旅游推介活动中,中泰几十家旅行社和酒店积极参与,推出了多项旅游产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次活动实现了商旅文结合、将中国文化走出去与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相结合的预期目标。

开启地坛文化庙会全球行

据东城区相关负责人透露,作为“地坛文化庙会全球行”的海外首站,泰国将成为该活动的永久运营地,明年的活动还将在曼谷举办。为充分放大和深化地坛文化庙会的品牌效应,今后该活动还将逐渐向东南亚其他国家辐射,考虑向欧美国家发展。

文化强区”一直是东城区的一项发展战略,近年来,东城区一直以建设“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和“首都文化中心区,世界城市窗口区”为目标而不断努力。此次推动“地坛文化庙会”品牌活动走出国门,也与东城区的总体发展定位一致。东城区通过举办本次活动,除了打造国际文化品牌,促成区属企业走出国门,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外,还进一步向世界展现了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的深厚文化底蕴以及责任和担当。

地坛文化庙会全球行”作为一个国际文化贸易品牌,除保留原有文化内涵和主要活动形式外,必须突出与其他文化走出去模式的差异性,提升品质,增加新的文化元素和内容,拓展文化门类,建构创新运营模式;吸纳更多其他省市的优秀文化资源,将中华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特色资源以及新的文化创意产品转化成商业资源,通过商业运作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目标,打造最具亲和力的中国文化展示和交易的平台。下一步,东城区将站在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的角度,研究制定“地坛文化庙会全球行”的发展规划。 (洪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