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北京人权论坛聚焦中国人权事业新进展

17.09.2014  18:15

原标题:第七届北京人权论坛聚焦中国人权事业新进展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雷湘平、仝昕昕、李漪、刘湃):为期两天的第七届北京人权论坛17日在北京开幕。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人权领域高级官员、专家学者等逾百人出席了论坛,他们围绕“中国梦:中国人权事业的新进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交流。

本次论坛是由中国人权研究会和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罗豪才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说,中国梦的深厚渊源在于人民,根本归宿也在于人民。

中国梦是包含着人权理念、人权诉求、人权价值观的社会目标和愿景。在中国梦的感召下,中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各项制度日趋完善,人权事业取得新进展。中国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创造创新体制机制,以促进人权保障制度现代化。

罗豪才还从人权保障制度建设上总结了过去一年中国人权领域的成果。他说,一年来,中国大力加强对权力的制度化约束,严惩贪污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化持续推进,基层治理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先后出台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废止了劳动教养制度,修订了《环境保护法》,为多个层面上的人权保障提供了制度保障。

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孟复则重点阐述了中国在保障国民发展权方面取得的进步。他说,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致力于持续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各项需求,为保障人权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去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推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措施,明确强调尊重和保障人权。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各项人权行动的计划逐步落实,中国的人权事业必将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正如黄孟复所说,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连续出台了多项有关人权保障的新举措,在切实保障百姓生存权、发展权的基础上,增强了全社会的人权意识。与此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联合国多边人权会议和有关人权议题的审议、讨论,努力提升中国人权事业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以自身的人权实践来丰富和发展国际人权理论。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名照在致辞时指出,在人权问题上,中国历来主张对话、反对对抗,更反对借人权干涉别国内政。他说,中国倡导世界各国应通过开展对话、交流与合作,努力推进包括人权在内的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

人权事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促进和保障人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实现充分的人权保障,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我们真诚希望借助北京人权论坛这个平台,中外人士能够深入交流,集众人之智,为推动中国人权事业更好的发展献计献策。”  

自2008年以来,北京人权论坛已连续成功举办六届,它为促进中国和各国在人权问题上的沟通和合作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目前已成为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的人权对话平台。在论坛开幕式上,联合国人权高级专员办公室人权条约司司长易卜拉欣·萨拉马、乌兹别克斯坦国际人权中心主任阿克曼·萨义多夫、荷兰人权研究所所长汤姆·茨瓦特等嘉宾分别就北京人权论坛对世界人权交流的作用、中国梦的人权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和改革实践对世界人权理论的促进等话题分别发表了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