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黑护工屡禁不绝 帮派发展令正式工畏惧

15.09.2015  04:07

黑护工在医院转圈

天坛医院急诊留观室门口最近加设了一个保安岗,到岗仅三天的保安詹师傅,已经能够靠看脸认出急诊附近所有的“黑护工”。“就像护士上班一样,每天都早上来,夜里走,一会儿就来转一圈。

为了维持急诊区域正常的医疗环境,维护患者的权益,保障患者安全,近日,天坛医院急诊科、保卫处、护工办、门诊部等多个部门再次联合开展清理急诊区域“黑护工”的行动,保卫处派出多名保安对急诊留观区内的“黑护工”进行清理,保安岗也应运而生。

几年来,各大医院都曾进行过不止一次的整治“黑护工”行动,不少医院也都成立了护工办对护工进行统一管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黑护工”被短暂清理后屡次卷土重来,并凭借着同乡之间的纽带、随意涨落的价格而占据着市场优势,成为各大医院难以彻底清除的伤疤。

黑护工”300元一天将平车租给患者

因父亲突发心梗,刘先生随急救车一同前往医院急诊抢救。急救车开到急诊门口后,刘先生发现一下子“呼啦就拥上一大帮人”,有穿白大褂的,有穿便服的,有询问家属病情的,有推着平车和轮椅往下“”病人的。等到跟着人流匆匆忙忙把父亲送入抢救室,刘先生一转身,一名刚才帮忙推平车的陌生人伸手到他眼前,“300块钱一天,平车租给你。

这是不少黑护工与患者家属的第一次接触。急诊科室患者量大,病人及家属流动性强,且多数病人病情较重,生活护理量大,对于护工的需求不小。因此,大部分医院的急诊部都成为“黑护工”的寄居之地。这些“黑护工”有的只带着一张平车、一床棉被驻扎在医院急诊部门口,有的在医院附近靠租棉被、轮椅、拐杖、做小买卖为生。

一旦有急救车送来病人,或有新患者入院,医院的免费平车、轮椅不能立即调配,他们便把一直停在医院门口的自己购买的平车、轮椅快速递上去,用后再向患者收费,进而自我推销,招揽护理工作。

医院保安几乎天天听到“黑护工”威胁

在彻底根治“黑护工”的行动中,天坛医院为严禁“黑护工”进入病区,特在急诊留观室门口加设了一个保安岗。然而这样的防御方式在很多大医院都成为矛盾的焦点。

再敢轰我们走就给你点颜色瞧瞧,晚上出门小心点。”北京某三甲医院的保安队长小王清楚地记得,两年前,他上班的第一天就因为驱赶一群盘踞在急诊科的“黑护工”而受到威胁,而几年工作下来,这样的威胁已经成为家常便饭,几乎天天都会听到。

而小王的同事,仅19岁的保安小吴除了被“黑护工”威胁恐吓外,还曾与“黑护工”吵过一架,原因是气不过一名“黑护工”时不时地会无缘由掌掴一位长期滞留在医院角落里的老患者,“没人管就无法无天?谁家都有妈,这样的行为谁能看得过去?

黑护工”帮派式发展令正式护工望而生畏

尽管这些“黑护工”大多来自外省农村,大部分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没有医学知识,也没有经历过长期规范的护理培训,然而由于庞大的同乡联络网,“抢活儿”和恐吓挑衅的做法却令医院的保安和正式护工都望而生畏。同乡为伍,不同“帮派”的“黑护工”有时还因为抢病人而在院内外大打出手,令医院管理者十分头疼。

从院内的保洁到院外的小摊贩,他们的人无处不在。”刚从急诊科转入住院部的患者家属梁先生在亲自陪护的几天时间里见识了“黑护工”的势力庞大。“正式的护工来了两天就不干了,天天被他们(黑护工)骂着恐吓着,直接吓得宁愿不赚这个钱,也不肯再担惊受怕了。好多家属整天不来,没人能管。”图片来源于网络

调查

护工大都未培训 培训学校难寻踪

据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经过培训的正式护工会被公司和医院登记在册。护工由医院安排,与公司签订合同,患者家属将护理费直接交给公司,如果在护理过程中家属不满意,可以无条件更换护工。

以喂饭为例,遇到吞咽功能有障碍的患者,喂饭体位如果不正确,可能一口就把病人呛出生命危险。”天坛医院护理部贾金秀表示,从挪动病人到心肺复苏基本常识,从护工的基础穿着到出入院的卫生规范,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的护工在护理水平上差距很大。

实际上,早在2009年10月15日,原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就曾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护理员规范管理的通知》,要求在北京市医疗机构专职从事对病人生活护理的护理员(含护工),应在护理员定点培训学校参加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按照护理员的职业标准分等级进行理论和实操培训后,经过职业技能鉴定,合格的颁发相应等级的护理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取得相应证书方可上岗。

北京卫生学院培训中心就曾作为官方指定培训机构举办了2011至2012年的培训项目,在两年的时间里为3000多名护理员及护工进行了职业培训。“按照要求,岗前培训要培训90课时,分9天进行,培训后颁发结业证书。”培训中心主任张严告诉北青报记者。

而不少护工公司也反映,近两三年,除了各医院单独组织的护理培训和公司自行报名的养老护理培训,专业的医疗护理培训并不多,很多护工并不知道考证的渠道。为咨询具体的培训地点,北青报记者拨打了北京市“12333”人力社保咨询热线,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北京市护理员定点培训机构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而该学校工作人员则在电话中称,目前学校并没有设置此项培训内容。

上缴管理费又没自由 “黑护工”拒绝被收编

不过,即便是有培训,“黑护工”们也未必买账。北京卫生学院培训中心主任张严说,当年的培训为政府全额补贴项目,不仅免学费,学校还提供免费午餐,但即使在当时,“只有相关部门查的严,才有人主动来。

为多家医院、养老机构提供护理人员的北京首卫康勤医院管理有限公司一位业务负责人梁女士告诉北青报记者,进入医院的护工都必须接受一系列的培训和教育,在工资的发放上,也是由公司在每个月15号向旗下护工统一发放,虽然没有押金,但每人每天要收取20元的管理费,作为公司和项目部门的管理运营费用。

而这一系列的培训,在一些“黑护工”眼中只是公司变相收取管理费用的名头,根本不屑于参加。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在北京几家不同的护理公司,管理费从二十元到四五十元不等,不少“黑护工”打着比护理公司要价低的旗号,吸引患者家属。

那些(正式的)也都是我们老乡,都从农村老家来的,跟我们没什么区别,不就是端屎端尿照顾人,我在家干得多了。他们(正式护工)要价200元一天,我给你180元。”在北京某三甲医院门口不远,一位“黑护工”见北青报记者提着两个大包,主动搭讪进行自我推销。

比起正式护工的工资月结,“黑护工”多数要求患者家属按日支付工资,而遇到外地患者、病情偏重的患者,利用外地患者家属来往不方便等心理,在最初的一两天服务后便抬高护工费用,如果患者家属拒绝涨钱,马上辞职离开。“有聪明的家属知道押两天工资还能见着人,日结的直接就把病人扔在医院了。”梁女士表示。

为了尽可能减少矛盾,不少医院都曾在治理“黑护工”的问题上做过许多尝试,其中就包括希望将“黑护工”收编,经过培训后统一再安排给患者。

然而由于费用结算方式和管理费的缴纳,以及不定时的抽查和管理,如果接到投诉、发生违规行为,还要扣钱,令所有“黑护工”都坚决反对纳入正式公司队伍。无人可管理的现实也令医务人员十分无奈,“不给病人喂药,偷偷拿药去卖掉,和其他‘黑护工’抢活儿,和病人家属争吵,严重影响就医环境。

四成护工干不过两年 流动性大职业化难推进

即使在培训管理都比较正规的大公司,也几乎天天有人辞职。“护工队伍的流动性非常大,据我们曾经的统计,参加培训后能够坚持干到两年以上的不超过60%。”在谈到护工职业资格认证难以推进的问题时,北京卫生学院培训中心张严主任坦言。

在北京天坛医院,正规护工经面试后要跟随老员工接受三天的临床岗位实习,按照初级护理岗位上岗,帮助能够自理的病人看夜、打饭、扶病人遛弯等。初级工作过关后,再安排他们接受7天从服务理念到服务技能的封闭式培训。随后才能升到中级、高级的护理岗位。

据北青报记者了解,即使是培训相对比较规范的公司,目前持证上岗的护理员数量也差不多维持在半数的水平。而这背后,也与这一岗位流动性大、难以统筹管理紧密联系。

整体来看,目前正式护工依然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外包公司的容量也还没有那么大。”天坛医院护理部贾金秀表示。

本版文/本报记者 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