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有座小城
04.06.2014 19:48
本文来源: 贵州地方新闻网
小城象一粒珍珠,撒在北大荒上;小城似一枚纽扣,穿在北大荒上。
小城依山傍水。松花江从它的北边流过,牡丹江从它的南边淌来,倭肯河在它的东边与松花江、牡丹江相汇。真是青山相依,碧水环绕,山如虎踞,水似龙盘。 小城只有几万人口,却有上千年的历史:小城坐落在北大荒腹地,却是辽代建立的五国头城。小城名曰:“依兰”,来自满语,意为“三姓”。据说一千多年以前,有三姓满族相继来这里定居,因而得《依兰》之名,延续至今。 小城缀满了数不清的故事,闪烁着神话般的珠光宝气,有些扑朔迷离。相传三姓中得一姓,会看风水宝地。他一来到依兰,就绕着山转,跟着水走,转了三年,走了三年,寻遍了依兰的山山水水。一日,他带着家小,来到了城东北的青山脚下,倭肯河边,指着一处山洼说:“我死后就葬在这里,头朝河,脚踏山,不许穿衣服。家人皆大惑不解,又点头称是,事过三年,他寿终正寝,家人尊嘱,没给他穿衣服,这时,他姑娘千里迢迢赶来了,抱着父亲大哭,口口声声说父亲死的苦,临终连件衣服也没穿。家小抗不住姑奶奶的哭闹,给他穿上裤子方入棺,吹吹打打,抬到他生前指定的地点,一埋了之。且说京城有善观星者,启奏皇帝:东北方向云遮雾障,恐有真龙天子下凡之征兆。皇帝大骇,责令观星老臣查清方位,又派众臣明察暗访。再说这姓自从安葬完老人,家里的大黑狗一反常态,不吃不喝,却跳到屋梁上后夜狂吠,叫得家里人不得安生。有人建议,打死它算了,丧家之犬。一男子拿出弓箭,对准大黑狗射去。只见大黑狗一个跟头从房上栽下来,一命呜呼。这时,京城观星老臣发现东北方向的黑云浓雾不见了,马上启奏皇帝:“东北依兰欲出真龙天子!”皇帝一道圣旨,京城浩浩荡荡开出一路人马来到依兰便挖坟掘墓。打开棺盖皆大惊:棺木里是空的,棺底有个洞。顺洞挖掘,一直挖到倭肯河边,才掘出死者。死者的面容未改,裤子已退到脚脖,若再晚几日,他就要下水入海成龙了!至此,依兰的龙脉破了,困住了真龙天子。 神话终归是神话,令人难以置信。历史上大宋朝的皇帝宋徽宗和他的儿子宋钦宗双双做了大金国的阶下囚,因在五国头层依兰坐井观天,倒是真的,那是十一世纪中叶,活动在牡丹江流域的女真人有强大起来,建 立了金国,继而向宋朝开战。宋金交战不足三年,在一一二六年的十二月,堂堂大宋都城被攻陷,徽、钦二帝被擒,压往五国头城依兰,苦度时光。当年是否真的坐井,现在尚须考证。但是当时身处异国他乡的徽、钦二帝,只能与古树青灯做伴,与其凄清悲凉的惨状,与坐井观天有什么区别呢?宋徽宗成为囚徒之后,带着不尽的懊丧与无奈,遥想那不堪回首的故国,写下了一首《感怀》诗:“彻夜西风掝破扉,萧条孤影一灯微。回首家山三千里,望断天南无雁飞。”作为一个民族政权,遭到如此的灭顶之灾,简直是莫大的耻辱。所以民族英雄岳飞在脍炙人口的《满江红》中发出了“靖康耻,犹未雪”的由衷感慨。小城依兰具是藏龙卧虎之地。抗联名将周保中指导创办的《救国报》,就是在依兰四道河子的密营里出版发行的。《救国报》创刊于一九三七年六月一日,尤其令人惊奇的是《救国报》从一九三七年八月一日起,竟开始连续译载美国杰出记者和作家斯诺的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比他的第一个中译本《本西行漫记》问世早半年多,人所共知,《红星照耀中国》是斯诺于一九三六年采访陕甘宁边区的纪实性著作,一九三七年至一九三八年相继在英国和美国出版后,曾经轰动世界各地。他的第一个中译本更名《本行漫记》,一九三件扩二月在上海出版后,也是风靡国内和华侨所在地。由此可见,当年浴血战在白天山黑水之间的抗联勇士们,当是此书中译稿的最早读者了。斯诺原著的翻译者,在《救国报》上没有署名。根据周保中日记,很可能是精通英语的该报主笔姚新一。姚新一于“九一八”事变后,到东北进行抗日活动,曾在依兰中学任教,同时任地下党组织委员、县委书记、一九三六年参加抗日联军,在主编《救国报》时,一九三八年初还创办了省委机关刊物《前哨》月刊。由于精通英语这个条件,使他成为《救国报》中唯一可以翻译斯诺原著的人。不幸的是,一九三九年二月,他率领报社人员在转移印刷设备的途中,被日寇包围,他指挥全体人员沉着应战,最后英勇牺牲,时年才三十二岁。同时牺牲的还有《救国报》编辑胥杰,时年才二十四岁。他生于依兰,在中学读书时即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时,他偕爱妻王禹智一起参加抗日联军,不久,又同时任《救国报》编辑兼缮写。胥杰的字很漂亮,刻写的《救国报》很是美观,周保中曾赞扬“堪与宋版石印或铅字相比美”。《救国报》为中国报业史谱写了壮丽的一页,他与姚新一、胥杰一起,与小城依兰永存。 如今,一千多年的历史一页一页的翻过,小城依兰仍象一粒珍珠撒在北大荒上,仍似一枚钮扣,穿在北大荒上,仍向人们昭示着发生在这里的光荣与耻辱,仍向人们叙说那久远的神话与真实故事。
本文来源: 贵州地方新闻网
04.06.2014 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