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川区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延伸服务群众触角

15.07.2014  18:54

    新华网贵州频道7月15日电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针对城乡法律服务资源配置不均、分布不衡、供给不足等问题,汇川区全面启动和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法律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基层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

    分级组建机构,形成服务网络。一是搭建服务平台。整合区法律服务中心、法律援助中心等服务资源,成立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镇(街)依托司法所和法律服务所成立法律服务工作站,村(社区)依托人民调解委员会、法律援助站点等服务载体,建立覆盖村(社区)的法律服务工作室,初步形成了以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主体、以镇(街)司法所和法律服务工作站为支点、以村(社区)法律服务联络点为触角的法律服务网络,基本实现了“一小时服务圈”和“半小时服务圈”的目标。目前,组建了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9个镇(街)法律服务工作站、52个村(社区)法律服务工作室。二是组建服务队伍。以司法干部、政法干部、聘请律师为主,以邀请懂法律的退休干部、退休教师等志愿者参与为辅助的方式,组建镇(街)法律服务工作队伍;采取以聘请律师定期到村(社区)坐班、村调解委员会成员长期坐班、吸引懂法的退休干部、退休教师、在校大学生等志愿者不定期到村(社区)免费服务的方式,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村(社区)法律援助服务队伍。目前,该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聘请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35名,参与义务提供法律援助的志愿者47名,形成了一支近200人的专兼职法律援助服务队伍。

    丰富服务内涵,提升服务质量。一是创新服务方式。围绕劳动争议、交通事故、医患纠纷、妇女维权、未成年人保护、征地拆迁、补偿安置等法律服务需求,采取延时服务、错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坐班服务等方式,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推动法律服务均等化。同时,依托道德讲堂,开设法制课堂,开展法制宣传,向群众提供法制知识服务,推动法制知识普及。如泗渡镇观坝村村民冯金平拖欠村民甘定强2万余元8年仍未归还的事情,该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多方协调,联系区法院受理甘定强起诉,查封冯金平一套评估价近11万1余元的房屋,由甘定强补冯金平6.5万取得房产,妥善化解了双方纠纷。今年上半年,各法律服务工作站(室)发放便民联系卡2万多张,提供法律咨询309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1件,参与调解纠纷42起,开展法制宣传活动96次,开办法制课堂61期。二是延伸服务触角。根据各类群体对法律援助的不同需求,将服务触角延伸到不同领域。针对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妇女、儿童等困难和特殊群体,提供专项援助;结合城市化快速推进,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等涉法问题和涉法矛盾日益增多的实际,建立“法律服务团”到征地拆迁一线,通过普法宣传、专业调解等方式,教育引导群众走上法制轨道维护自身利益。如在九节滩至汇川大道连接线项目中,在保障群众合理利益诉求基础上,董公寺镇与他山律师事务所签订法律顾问合同,成立“法律服务团”驻镇驻村,确保该项目推进中群众“零上访”。

    落实保障机制,促进规范运行。一是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出台《汇川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贯彻意见》,要求各镇(街)按照购买服务的方式安排落实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经费每年不少于5万元。同时,严格执行市政府规定的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不低于0.20元/人的标准,划拨并按规定逐年增加工作经费。目前,该区共计投入资金20.9万元用于法律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完善大调解联动工作机制。在村(社区)组(小区)建立以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村居调解员为主体的联络员队伍,建立以联络员为基础的矛盾纠纷排查预警机制,以村(社区)调解组织为基础的调解机制,以专业调解员为基础的排查宣传机制,以法律服务工作者为基础的协作机制,共同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并按规定兑现调解卷宗补贴。三是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年初,出台了《汇川区公共法律体系建设考核意见》,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划分为人民调解、普法宣传、法律服务等三项内容,对提供纠纷调解、法制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进行量化考核,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加大资金投入,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