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立案查处医疗违法188件处分159人

19.01.2015  16:39

人民网沈阳1月19日电 (王磊)1月19日,2015年辽宁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在沈阳召开。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党组书记王大南在会上作了题为“勇于担当 创新发展 努力开创辽宁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的报告。会议提出了2015年全省卫生计生重点工作。

王大南在工作报告中指出,2014年,辽宁省23个县的32家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将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审批权限下放到市级,省级下达试点补助资金6649万元,2014年县级公立医院就诊及住院人次分别达到1440.3万和120.2万人次,同比增长7.1%和6.6%。

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410元,参合农民1973万人,常住人口参合率稳定在99%以上。县域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75%。重大疾病补偿比例提高11.73%。在全国率先实现新农合大病保险全省全覆盖,补偿比例提高11.78%,实现“一站式”同步结算。异地就医即时报销工作扩展到18所省级医院和28个县区。

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后,全省17424对夫妻提出再生育申请。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270元、340元。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退休补助费两项发放资金5.8亿元。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质量名列全国第一。

全省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零差价销售,824个乡镇实现了政府办卫生院,初步建立“步行15分钟的社区卫生服务圈”。76%以上的基层卫生机构提供中医药服务。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量增长到3015万人次,占总诊疗人次的 17.55%。

全省近千名城市医师到县乡医疗机构执业。2014年,全省民营医疗机构达21884个,占全省医疗卫生机构的61.3%,住院人数同比增加18%。

全省城乡居民人均期望健康寿命达到78.6岁。孕产妇死亡率降至12/10万,婴儿死亡率降至6.3‰。人口出生率为6.7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9‰。全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11.63%。为3747万城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老年人、慢性病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0%以上,预防接种建证率为99.7%,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均达到97%以上。

全省374家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参加药品集中采购,减轻患者负担72亿元;50家医疗机构参与高值医用耗材网上集中采购,减轻患者负担3600余万元。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零差率销售,减轻患者负担15亿元。提升新农合制度惠民效益,全省累计受益2734.72万人次,增长11.5%,新农合基金共支出76.9亿元,重大疾病保障补偿18.6万人次,支出7.9亿元,增长23.1%。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9.9万人次,支出3亿元。省政府下发《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下达救助资金4400万元,4.9万人获得救助。

全省立案查处医疗卫生领域违法违纪案件188件,159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2015年,医改将作为辽宁卫生计生系统的中心任务,全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范围扩大到全省所有的县(市)。指导鞍山市扎实做好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开展城市分级诊疗试点;破除以药补医,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坚决遏制公立医院规模不合理扩张和超标准装修;继续提高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及个人缴费水平,缩小政策报销比与实际报销比之间的差距;实现每个乡镇有一所政府办卫生院的目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金额达总额的70%以上,提高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比例。

今年辽宁还将扶持区域“影像中心”、“检验中心”建设,提高二级以上医院的居民健康卡使用量,发卡量达到1000万张;出台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办法;深入推进“新家庭计划”,发布我省家庭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发展报告。

同时,辽宁省卫生计生委将着力抓好省委、省政府确定的6件民生实事。提高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每人每年由320元提高到360元,农村常住人口参合率稳定在99%以上,全面实施新农合和大病保险“一站式”报销服务。为全省2.5万名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免费提供相关检查和一线抗结核药品,将农村参合肺结核患者门诊治疗纳入新农合支付范围。为7万名享受计划生育特殊困难扶助制度人员发放扶助金。支持改扩建乡镇卫生院50所,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500个。扩大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覆盖范围,免费为21个项目县(市、区)农村妇女开展“两癌”检查。建设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3.6万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