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报道《迎接贵州新医药的春天》——怎样发展新医药产业?和发展新医药产业抓什么?
从今天开始,我们与贵州商报、贵州日报、贵州都市报、经济信息时报、贵州经济广播等多家媒体合作,推出大型大型系列报道《贵州新医药的春天》,敬请关注。
系列报道《迎接贵州新医药的春天》
怎样发展新医药产业?
省经信委主任李保芳明确表示,贵州新医药产业的路径选择是,精准化、特色化、差别化。当下,全国乃至贵州,新医药业处于市场与政策双重利好,进入发展快速上升通道。
与之相呼应的一组数据是: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7150户,资产总额达到1.9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全行业主营收入达到2.1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7.9%。2011-2013年,全国医药产业主营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
在今年5月,王江平副省长在有关会议上表示,将新医药产业作为发展制高点,实现贵州产业转型升级。
几家龙头企业负责人认为,这是对贵州新医药产业的发展定位。
李保芳进一步解释道:发展新医药产业的基本原则是,围绕主基调、主战略,以扩大总量、优化结构为主线;以打造大企业、培育大品种为目标。
具体是,聚焦龙头企业、知名品牌、高新品种和制造环节,推进中西医结合、医药服务与大数据结合、医药流通与物联网结合、食药结合、养生与休闲旅游结合,巩固壮大以中药民族药为主的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扩张生物制品、化学药和医疗器械产业规模,大力突破新医药衍生产业。
省推进医药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副主任龙超亚的解释更明确,“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形成具有贵州地域特色的新医药产业体系。”
业内人士表示,此项计划,把贵州新医药纳入全国的产业格局,建立了具有贵州特色的新医药产业体系。
精准化。一是在企业扶持上精准化,鼓励企业并购和做大做强,排出发展梯次;二是在大品种培育上精准化,根据品种产业化的不同阶段,排出大品种方阵;三是在突出科技支撑上精准化,建设若干新医药科技平台,组织开展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四是在扶持政策上精准化,既要集中产业、科技、土地、财金、人才等政策措施,更要“一企一策”贴身服务。
特色化。一是坚持中药、民族药的支柱地位,进一步扩大中药、民族药规模;二是积极发展苗药等具有独特疗效的民族药品种;三是发挥贵州道地药材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药食两用产品;四是推动新医药与大数据紧密结合,发展穿戴设备、智慧医疗等产业。
差别化。一是各地区因地制宜,选择具有优势的细分行业错位发展,决不贪大求全。二是园区进一步突出主导产业,提高主导产业的比重;三是企业专心致志做好主导产品,增强综合竞争力。
产业布局,按照“集聚发展、特色发展、错位发展、绿色发展”的总体布局。
龙超亚说,综合考虑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围绕“5个100工程”和重点企业,以打造“环贵阳新医药产业带”为核心,最终形成“一带为核、集群共进、龙头引领、品种跃升”的产业格局。
“一带为核,”即以建设“环贵阳新医药产业带”为核心;集群共进即鼓励一批有条件的地区、园区因地制宜地发展医药产业集群;龙头引领即实施“巨人计划”,引进和培育大型企业集团,打造100亿元、50亿元级、20亿元级、10亿元级医药企业方阵。品种跃升即建立优势品种目录,实行动态管理和重点扶持,培育壮大一批优势品种。
当然,还要加快推进产学研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的医药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公共技术和中试平台、企业技术中心,开展综合性创新药物和单元技术研发。
在医药衍生产业,重点发展三个领域。一是以贵州道地中药材为原料,开发生产药食两用产品,实施一批药膳、药酒、药茶、保健品等药食两用产品的深加工项目,作为新医药产业的重要突破口,实现“蛙跳式发展”。二是开发化妆品、日用品、添加剂等产品,重点发展护肤类产品、洗发类产品及牙膏等。三是促进新医药与健康养生产业、大数据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发展服务于健康管理的穿戴设备、家用产品。
发展新医药产业抓什么?
新医药产业目标为:到2017年,全省医药产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力争l000亿元;培育单品种销售额10亿元级医药大品种10个,5亿元级医药大品种20个,1亿元级医药大品种50个;形成年销售额达到100亿元级医药大集团2个以上,50亿元级医药集团5个以上,10亿元级医药集团20个。基本构建以中药、苗药为主,化学药、医疗器械为辅,生物制药、大健康产业为补充的具有贵州特色的医药产业体系,将医药产业建设成为全省新的支柱产业,从医药资源大省向医药产业大省转变。
有专业人士表示,贵州发展新医药产业有基础、有优势、有机遇,更有障碍。
今年以来,政府方面力图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引入战略投资者为重点,“挖存量、育新品”,“做大蛋糕”。
李保芳明确表示,发展贵州医药产业,抓手是“六大工程”。
苗医药工程。建立苗医药研究机构、工程中心,开展苗医药理论研究和文化整理,培养苗医药专业人才。协调国家民委、卫计委、人社部、药监总局等相关部委将苗药纳入国家药典,特别是疗效确切、案例性好的苗药收录进中国药典(2015版),增加苗医药进入国家医保、基药目录品种。
优势品种培育工程。实行优势品种目录管理,扶优扶强,给予重点扶持。抓存量品种提升,优先扶持独家品种、大品种,激活“休眠”品种,支持品种二次开发。促增量品种开发,加大新药、改剂型药研发,引进外省品种落户贵州生产,实现产业化。将中药材种植与扶贫相结合,促进地道药材资源就地转化。落实国发2号文件,推进建设我省国家级原产地药材批发市场。
企业整合并购工程。引导优强企业和企业家,以改革开放和容纳百川的胸怀,迎接新的挑战,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一切创新思维的火花得到迸发,让一切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模式在贵州得到升华。引导小弱企业进行资源整合,通过股权转让、兼并重组等进入企业集团,或走药食两用、保健品等大健康产品发展方向,盘活存量,做强做大做增量。引进医药大物流、大商业促进医药大工业。争取用3年时间,将我省150余户医药企业整合到50—80户左右,使全省排位前10位的医药企业产值占全省医药产业的比例达到70%以上。
抱团集聚发展工程。鼓励成长性企业吸引社会资本,抱团发展,做大规模。引导中小企业进园区集聚发展,提高行业集中度。支持中小企业发挥经营灵活的优势,明确自身在产业和产品链中的定位,找到与大企业的利益切合点,结成联盟,借船出海。支持中小企业主动承接产业和产品转移,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步伐,为大企业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良服务,为自己争取稳定的生产经营环境,伴随大企业的发展而发展。
创、仿结合工程。积极研发和引进创新药、专利药国产化品种。加强国内市场同质化竞争较弱的大市值品种仿制。组织企业、科研机构和行业专家组成创仿团队,制定计划。
大健康产业构建工程。引导医药企业上下游延伸,多元化发展,依托我省丰富药材资源,特别是围绕天麻、杜仲、石斛、灵芝、刺梨、金银花等潜力大的地道药材,借鉴“云南白药牙膏”、“吉林人参”等发展经验,推进以中药材为原料的食品、保健品、化妆品、添加剂、日用品、植物提取物等绿色产品的开发及产业化,积极发展康复疗养、养生养老产业,成为我省医药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龙超亚表示要重点解决几个重要问题,一是精准化、特色化、差别化发展,在企业扶持上精准化,鼓励企业并购和做大做强,排出发展梯次;在大品种培育上精准化,根据品种产业化的不同阶段,排出大品种方阵;在突出科技支撑上精准化,建设若干新医药科技平台;在扶持政策上精准化,既要集中产业、科技、土地、财金、人才等政策措施,更要“一企一策”贴身服务。特色化是指坚持中药、民族药的支柱地位。二是产业布局。按照“集聚发展、特色发展、错位发展、绿色发展”的总体布局思路,综合考虑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三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的医药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平台。四是大力发展医药衍生产业。
关于医药衍生产业,市场空间极大,需要重点突破三个领域,一是以贵州道地中药材为原料,开发生产药食两用产品,实施一批药膳、药酒、药茶、保健品等药食两用产品的深加工项目,作为新医药产业的重要突破口,实现“蛙跳式发展”。二是开发化妆品、日用品、添加剂等产品,重点发展护肤类产品、洗发类产品及牙膏等。三是促进新医药与健康养生产业、大数据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发展服务于健康管理的穿戴设备、家用产品。(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