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部署“十大项目” 促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
贵州省教育厅8月25日公布《贵州省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行动计划(2016-2018年)》,未来三年,贵州省将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十大项目”。
据悉,该“十大项目”包括省级示范专业,省级精品课程,省级职教名师培养工程,省级大师、名校长工作室,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省级产教融合开放实训基地,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省级精准扶贫基础,省级示范数字化校园。
今后,贵州省将引导中职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内涵建设,创新人才模式改革,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增强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示范作用的教学改革和创新成果。
按要求,各地要按照“一体两翼多节点”的总体要求和到2020年全省中职学校数要控制在140所左右的规划目标,坚持“重点扶持与自主发展相结合、职教园区建设与示范学校建设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扩大中职学校的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继续保留办好的中职学校要确保在校生规模在3000人以上,专业设置科学合理,大类专业应控制在3个左右。不再继续保留进行学历教育的中职学校,可转变办学职能,开展各种技术技能培训,为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提供服务。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强调,内涵建设不像基础建设那样,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即可在短期内实现目标,内涵建设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在一定的办学基础之上,通过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建设等措施来逐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需要始终的坚守和不断地完善来逐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各地、各校要认真审视自身当前办学水平和培养质量,深入分析自身具备的特色和优势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特色发展和错位发展,针对性地谋划好加强自身内涵建设的路径和方法,针对性地选择相关项目进行创建和申报。
据悉,“十二五”期间,贵州省职业教育以“强基础、扩规模、补短板”为重点,进入历史上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期。职业教育实现“三个全国率先”,即在全国首批率先实施免费中职教育,在全国率先编制出台《贵州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3―2020年)》,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后率先出台首部地方职业教育法规《贵州省职业教育条例》;全省中职在校生达85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6.1%,比2010年提高31个百分点;初步构建了以清镇职教城为核心,遵义、毕节等市(州)职教园区为两翼,多个县级职校为区域中心的“一体两翼多中心”职业教育空间格局。 (记者 胡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