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博爱村公益互动完满收官 大V念念不忘美食美景

30.12.2015  14:09

1 /6月亮湾环绕的博爱村 闫建平 摄

2 /6博爱村民俗。 林长生 摄

3 /6闽江学院美术学院90后大学生雨天在博爱村涂鸦。 林长生 摄

4 /6人民网网友在拍摄乡村美食。 林长生 摄

5 /6博爱村旧村口悠闲的老人。 林长生 摄

6 /6在博爱村旧房子间奔跑的小女孩。 林长生 摄

本网博爱村公益互动完满收官 大V念念不忘美食美景

重新浏览

下一页 下一页

人民网福州12月30日电(林长生 李章亮)“这次同行的大多是资深的媒体人,情怀满满。他们会为了一个镜头,匍匐蹲点,反复寻找最佳拍摄角度,也会趟过泥田、越过独木桥,捕捉大雁的身影。”28日,从本网组织的博爱村“艺术扶贫”活动归来,网友凌月华在她的自媒体“逆光的行走”上发表《镜头下的小瀛洲村》,唯美的图像和触角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关注。

南平小仁洲村古时叫小瀛洲,小仁洲村沿溪,因1998年洪灾被冲毁,重建时改名博爱村。小瀛洲这个古村名让人想起传说中的海外仙山瀛洲,而这个村的美景也人民网网友们念念不忘。

26日至27日,本网组织的“艺术扶贫”志愿活动如期走进南平博爱村并完满结束。来自传统媒体、微博和微信自媒体的网络大V和高校美术学院涂鸦高手等18名网友走进博爱村,用自己的眼光和镜头体验乡村之美,在涂鸦墙上画下美好图像,也在美景美食、淳朴的乡亲中体验到人情之美。同行的网友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

淳朴的村民热情好客,博爱村旧村美丽而原生态的景色也让人有“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意境。福建日报集团海峡消费报新媒体中心的主力叶佐温说,小时候放牛砍柴的景象如今在农村不多见了,而博爱村还保留着很有历史感的原始农耕生活。他对村里的老人坐在村头的祠堂门口聊天的景象感到温馨,对一泓绕村而过的月亮湾美景念念不忘。

来到这样一个保留了很多原汁原味的农事活动的村庄,福建自媒体艺文杂志“平话”的女生黄胜带了相机到处拍美景、美食。她品尝了乡村特色的锅边、锅巴、烤地瓜和米粿、博爱光饼,还专门冒雨跑到山上拍摄博爱村“绿水人家绕”的美景。她对此行的志愿活动很是满意,说回去后会整理出相应的图文,让更多的福州小资来体验不一样的田园生活,发现这个村庄更多的美。

有些老建筑没有人住,相对来说会比较容易破败。”报名参加活动的任思言是福州日报的记者,也是一个时尚的自媒体人,对这个公益活动很用心的同时,还对旧村里多处可见的老宅、青苔、多肉植物很感兴趣。每到一处,她就对着旧房子瓦片上的苔藓、石头台阶上的苔藓,还有水库大坝边上的苔藓拍个不停。她希望村民能修缮好自家的老宅,让更多人可以看到保留下来的古老建筑,引起共同的乡愁体验。也希望下次能再到这个村庄。

感谢人民网福建频道和博爱村,让我有幸能受邀参加这样生动有趣的活动。”微信活跃大V“福州身边事儿”表示,“这样的活动不会流于形式,而是真正能吸引更多福州市民,一起来这个世外桃源,在这个充满生机的绝美古村看一看,品尝下这里不同于咱们福州光饼风味的博爱饼。还有这边独具特色的米粿。”他衷心希望能通过努力做一点有意义的小事。他也希望通过各方努力,让这边老百姓的收入能切实提升。

博爱村很有质感的旧房子和石头砌成的路,很适合美术专业的人创作。闽江学院学生范春金说,他们几个同学来到村里后,对这里的山美水美和人情美印象深刻,希望以后有机会继续来为村里做点事。

本次活动的主力是“90后”网友,闽江学院美术学院的带队老师王泽轩也是“90后”。她对人民网组织这次活动表示很满意。她说,在短时间内,她带领的美术学院6个学生在一面墙上涂鸦创作出让孩子们感兴趣的涂鸦作品。这次的体验活动,也是学生们自我检验和参与社会公益很好的方式。她说,学生们都在期末考期间,这次她带队来,主要是先实地探访,了解村里可供涂鸦的墙体情况,他们美术学院愿意寒假再带更多学生来驻村创作。

博爱村有广受附近乡镇喜欢的博爱光饼,有养殖中华鲟、大雁,还有可供观赏的禹溪水库。博爱村支书叶德明表示,感谢人民网网友走进村庄,为村里带了艺术涂鸦,也带来了生气和活力。

博爱村村民李芝英说,她感谢人民网网友能到村里来体验乡村民俗,感谢驻村干部黄思万把涂鸦项目引进来,“给博爱村带来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