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联合印发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助推贵州省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的指示精神,全面提升贵州省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近日联合印发《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助推贵州省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上海市、广东省、山东省、辽宁省、浙江省、江苏省卫生计生委,国家卫生计生委委属委管有关医院,贵州省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州省卫生计生委认真贯彻执行。
方案主要内容如下:
一、工作目标
2017年至2020年,支援医疗卫生机构每年为受援医疗卫生机构培训3名以上骨干医师或其他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到2020年,贵州省受援省直和市(州)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升。66个贫困县县医院学科专业建设取得长足进步,至少有一所医院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水平,90%的病人看病就医不出县。
二、建立结对帮扶关系
(一)东部七城市医疗卫生机构对口帮扶贵州省医疗卫生机构。在浙江省有关医院对口帮扶贵州省29家贫困县县医院的基础上,由上海、大连、青岛、广州、苏州、杭州、宁波7个城市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贵州省37个贫困县县医院,实现国内医院对口帮扶贵州省66个贫困县县医院全覆盖。东部七城市三级医院、急救中心、疾控中心、中心血站(血液中心)对口帮扶贵州省市(州)级医院、急救中心、疾控中心和中心血站。
(二)国家卫生计生委委属委管医院对口帮扶贵州省直属医院。在充分考虑学科发展需求,尊重既往合作关系的基础上,中日友好医院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与贵州省人民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与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与贵州省第三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与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
(三)国家卫生计生委远程医疗管理与培训中心和贵州省远程医疗中心建立协作关系。构建国家、省、市(州)、县四级远程医疗协作服务网络,实现国家远程医疗帮扶贵州全覆盖。
三、广泛开展帮扶合作
(一)开展“2+5”专科帮扶。支援医院根据受援医院功能定位和建设发展实际,通过建立医联体等多种形式,帮助受援医院加强重症医学和急诊急救学科建设,并从受援医院近3年病人外转率排名靠前的临床专科中选择5个以上重点专科进行重点帮扶。
(二)开展远程医疗协作。支援医院与受援医院建立远程医疗服务关系,积极开展远程会诊、远程查房、远程病理及医学影像诊断、远程继续教育等活动,帮助贵州省贫困县县医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三)开展人才培养合作。支援医院通过招收受援医院符合条件人员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接收受援医院重点学科骨干医师进修学习,派遣专家到受援医院开展教学查房、手术带教、学术讲座等方式,有计划地为受援医院培养一批技术骨干,显著提升受援医院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运用适宜技术的能力。
(四)支持提升急诊急救能力。支援急救中心指导受援急救中心完善管理运行机制,帮助受援急救中心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提升医疗救援能力和技术水平,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规范、便捷、适宜、有效的急救服务,推动贵州建立功能较为完善、反应迅速、覆盖城乡的医疗急救网络。
(五)支持中心血站提升管理服务能力。支援中心血站(血液中心)通过派出专业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到受援中心血站进行现场指导和技术培训,接收受援中心血站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修学习,帮助受援中心血站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协助受援中心血站建立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六)开展疾病防控帮扶合作。通过建立人才交流和业务培训机制,合作开展疾病防控技术研究,帮助受援疾控中心提升传染病、地方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等监测检测、预警预报、调查处置等能力。
四、工作要求
(一)增强机遇意识。开展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对提升贵州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受援医疗卫生机构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积极抢抓发达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对口帮扶机遇,认真梳理研究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加强与支援医疗卫生机构的沟通协调,找准目标和关键点,全面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升整体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二)提升互动效果。支援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大真帮实促力度,主动与受援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帮扶合作良性互动机制。要坚持开发式帮扶,增强受援医疗卫生机构“造血”功能,全面提升对口帮扶质量和效果。要创新支援模式,确保对口支援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提高受援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服务能力。
(三)强化协作保障。支、受援双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主动向地方人民政府报告,积极协调本地相关部门,为对口帮扶提供必要的政策和经费支持;要加强对口帮扶典型事例、经验做法、先进事迹等信息报送,按月编写信息简报并逐级报送。贵州省卫生计生委要加强与国家卫生计生委汇报沟通,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对口帮扶工作统筹协调。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贵州省卫生计生委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联合成立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口帮扶工作组织实施、效果评估。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贵州省卫生计生委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相关负责同志组成,负责日常工作。
(二)严格督导考核。支援医疗卫生机构和受援医疗卫生机构要认真落实双方结对帮扶协议明确的各项帮扶工作任务。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对照帮扶工作任务每年开展不少于一次的工作进度督查和成效评估。
(三)完善帮扶机制。支援医疗卫生机构和受援医疗卫生机构要保证派出人员各项福利待遇不变,并给予一定补贴,同时,对在帮扶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员,在职称晋升、岗位聘用、提拔任用、评优评先时给予优先考虑。受援医疗卫生机构要为派驻帮扶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和安全保障。
(四)确保实施进度。2016年12月召开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全覆盖启动大会,支援医疗卫生机构与受援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帮扶协议书。2018年11月开展中期评估,2020年10月,按照对口帮扶协议内容进行终期评估。
(五)加强宣传引导。支、受援双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要做好宣传引导、典型挖掘和经验推广,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提高贫困县群众对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工作的知晓率,确保及时有效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附:东部七城市对口帮扶贵州医疗卫生机构对应关系表
东部七城市对口帮扶贵州医疗卫生机构对应关系表
序号 | 受援医疗卫生机构类别 | 受援市(州) | 支援 城市 | 受援医疗卫生 机构名称 | 支援医疗卫生机构名称 |
1 | 贫困县医院 | 遵义市 | 上海市 | 正安县人民医院 |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 |
2 | 六盘水市 | 大连市 | 盘县人民医院 |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
3 | 安顺市 | 青岛市 | 平坝区人民医院 | 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 | |
4 | 关岭县人民医院 | 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 | |||
5 | 西秀区人民医院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
6 | 毕节市 | 广州市 | 大方县人民医院 | 天河区中医医院 | |
7 | 黔西县人民医院 | 花都区人民医院 | |||
8 | 纳雍县人民医院 | 天河区人民医院 | |||
9 | 七星关区人民医院 | 荔湾区中心医院 | |||
10 | 铜仁市 | 苏州市 | 玉屏县人民医院 | 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 | |
11 | 江口县人民医院 | 苏州市中医医院 | |||
12 | 石阡县人民医院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13 | 思南县人民医院 | 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 | |||
14 | 德江县人民医院 | 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 |||
15 | 沿河县人民医院 | 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 |||
16 | 印江县人民医院 | 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 | |||
17 | 松桃县人民医院 |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
18 | 碧江区中医院 | 昆山市中医院 | |||
19 | 黔东南州 | 杭州市 | 丹寨县人民医院 | 杭州市中医院 | |
20 | 麻江县人民医院 | 余杭区中医院 | |||
21 | 雷山县人民医院 | 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 |||
22 | 镇远县人民医院 |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 |||
23 | 黄平县人民医院 | 浙江萧山医院 | |||
24 | 施秉县人民医院 | 临安市人民医院 | |||
25 | 从江县人民医院 | 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 | |||
26 | 锦屏县人民医院 | 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 | |||
27 | 天柱县人民医院 | 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 | |||
28 | 黔南州 | 广州市 | 独山县人民医院 | 广州开发区医院 | |
29 | 平塘县人民医院 | 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 | |||
30 | 三都县人民医院 | 黄埔区中医医院 | |||
31 | 罗甸县人民医院 | 越秀区中医医院 | |||
32 | 惠水县人民医院 | 南沙区第六人民医院 | |||
33 | 贵定县人民医院 | 南沙区中医医院 | |||
34 | 瓮安县人民医院 | 海珠区中医院 | |||
35 | 黔西南州 | 宁波市 | 普安县人民医院 | 慈溪市人民医院 | |
36 | 兴仁县人民医院 | 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 | |||
37 | 册亨县人民医院 | 宁波市余姚市人民医院 | |||
38 | 市(州)级 医院 | 遵义市 | 上海市 |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上海瑞金医院 |
39 | 遵义市妇幼保健院 | 上海市儿童医院 | |||
40 | 遵义市传染病医院 |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 |||
41 | 六盘水市 | 大连市 | 六盘水市人民医院 | 大连市中心医院 | |
42 | 六盘水市第三人民医院 | 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 大连市结核病医院 | |||
43 | 安顺市 | 青岛市 | 安顺市人民医院 | 青岛市市立医院 | |
44 | 贵航302医院 | 青岛市中心医院 | |||
45 | 安顺市妇幼保健院 | 青岛妇女儿童医院 | |||
46 | 毕节市 | 广州市 | 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
47 | 毕节市第二人民医院 |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 |||
48 | 铜仁市 | 苏州市 | 铜仁市妇幼保健院 | 苏州市立医院 | |
49 | 铜仁市人民医院 | 苏州市立医院 | |||
50 | 黔南州 | 广州市 | 黔南州人民医院 |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
51 | 黔西南州 | 宁波市 | 兴义市人民医院 | 宁波市李惠利东部医院 | |
52 | 黔西南州妇幼保健院 | 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 | |||
53 | 急救中心 | 贵阳市 | 无锡市 | 贵阳市急救中心 | 无锡市急救中心 |
54 | 遵义市 | 上海市 | 遵义市急救中心 | 上海市急救中心 | |
55 | 六盘水市 | 大连市 | 六盘水市急救中心 | 大连市急救中心 | |
56 | 安顺市 | 青岛市 | 安顺市急救中心 | 青岛市急救中心 | |
57 | 毕节市 | 广州市 | 毕节市急救中心 | 广州市急救中心 | |
58 | 铜仁市 | 苏州市 | 铜仁市急救中心 | 苏州市急救中心 | |
59 | 黔东南州 | 杭州市 | 黔东南州急救中心 | 杭州市急救中心 | |
60 | 黔南州 | 广州市 | 黔南州急救中心 | 广州市急救中心 | |
61 | 黔西南州 | 宁波市 | 黔西南州急救中心 | 宁波市急救中心 | |
62 | 疾控中心 | 遵义市 | 上海市 | 遵义市疾控中心 | 上海市疾控中心 |
63 | 六盘水市 | 大连市 | 六盘水市疾控中心 | 大连市疾控中心 | |
64 | 安顺市 | 青岛市 | 安顺市疾控中心 | 青岛市疾控中心 | |
65 | 毕节市 | 广州市 | 毕节市疾控中心 | 广州市疾控中心 | |
66 | 铜仁市 | 苏州市 | 铜仁市疾控中心 | 苏州市疾控中心 | |
67 | 黔东南州 | 杭州市 | 黔东南州疾控中心 | 杭州市疾控中心 | |
68 | 黔南州 | 广州市 | 黔南州疾控中心 | 广州市疾控中心 | |
69 | 黔西南州 | 宁波市 | 黔西南州疾控中心 | 宁波市疾控中心 | |
70 | 血站 | 六盘水市 | 大连市 | 六盘水市中心血站 | 大连市血液中心 |
71 | 安顺市 | 青岛市 | 安顺市中心血站 | 青岛市中心血站 | |
72 | 铜仁市 | 苏州市 | 铜仁市中心血站 | 苏州市中心血站 | |
73 | 黔南州 | 广州市 | 黔南州中心血站 | 广州血液中心 | |
74 | 黔西南州 | 宁波市 | 黔西南州中心血站 | 宁波市中心血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