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信访代理”畅通群众诉求渠道

07.08.2015  19:08

    新华网贵州频道8月7日电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着眼于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合理解决群众利益关切,探索了“信访代理”制度,着力解决群众“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的问题,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有效促进了社会稳定和谐。

    印江县位于黔东地区,经济落后,群众法律意识淡薄,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加快,各种矛盾愈加突出,群众上访、缠访、越级访事件时有发生。如何畅通老百姓的诉求渠道,疏通干群关系,是印江县思考颇多的问题,也是老百姓很关心的问题。近年来,印江县意识到只有畅通信访渠道,及时妥善地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才能促进社会稳定,创造性地实施了“信访代理”制度,转变观念,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有效地化解了矛盾纠纷,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是编制“信访代理”网,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在推行信访代理中,印江县着力构建信访代理网络,形成信息搜集、专人代理、备案销号等机制。县级层面开展了百名政法干警访民意活动,组织350余名政法干警,每人负责调查群众50户以上,围绕社会治安整体情况、突出的社会治安问题、对政法各部门的满意度、政法机关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如何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意见和建设,针对调查收集的建议和意见,该县将针对性制定方案加以落实,确保走访成效,推进平安建设。在行政村分别设立信访代理联络点,明确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群众信任得过的驻村干部或村干部为信访代理联络员,信访代理联络员主动到各村排查了解群众的信访诉求,对排查出来的信访诉求能化解的及时当场化解,不能化解的征求信访人的意见,主动代理其信访案件在限期内给予化解和答复。在管理区成立信访代理工作站,负责辖区内群众信访事项的接待、调处和联络,制定统一规章制度。在乡镇成立信访代理窗口,乡镇纪委、综治办、司法所等相关人员为信访代理员。同时,明确要求乡镇党政一把手坚持每月初一(赶场天)到街面开展大接访活动;每个赶场天明确两名党政领导在乡镇群众工作站坐班接访;群众工作站每天24小时值班接访,从多个层面畅通了信访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