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俯下身子真蹲实驻注真情

24.12.2015  16:42

俯下身子真蹲实驻注真情

——贵州省机关事务管理局驻印江帮扶队工作纪实

    走访慰问困难群众、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到省直部门协调项目……

    今年来,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从省纪委接过帮扶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接力棒后,帮扶干部进村入户与群众促膝谈心、结成帮扶对子,帮助贫困村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路子。

    截至目前,帮扶队帮助印江协调项目20余项,涉及资金1285.38万元,争取到位资金1010万元,募集社会爱心资金9.96万元,发放慰问金3.24万元,走访慰问群众237户548人。

     摸清底数绘图景

    初春时节,寒气依旧笼罩着印江县大地。帮扶队冒着严寒赶赴印江,前往朗溪、合水、木黄等乡镇了解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群众生产生活等情况,与退休干部、村支两委、党员同志、在家群众促膝交谈,深入交流,并详细记录每家每户生活生产状况、发展意愿、驻村帮扶期望,为帮扶队工作制定帮扶措施。

    驻村工作队副队长余文步行2个多小时逐一走访木腊村三角庄村民组,低矮的木房、破败的村寨展现在他的眼前。回来后将看到的与工作队其他同志交流,大家一致同意,不论工作有多困难也要帮助改组将道路打通。

    一年来,帮扶队干部走访印江县合水镇木腊、兴旺两村群众230户520余人次,组织召开“院坝会”21场,梳理意见建议186条,帮助办理助学金申报、合作医疗报销、低保金查询等便民利民事项52次,协调化解群众矛盾纠纷33次。

     部门联建谋发展

    帮扶队到印江后,一门心思放在帮扶村上,为群众生活用水、农田灌溉、道路建设、路灯亮化等往返于省城、县城、村寨路上。时常为了争项目带着印江的干部回“娘家”诉苦、哭穷。

    为争取兴旺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工作队往返于镇、村之间,更是多次自费到市、赴省跟踪对接。一次为等开会的领导签字,队员张雷顶着寒风站在会场门外足足等了3个小时。

    一年来,通过帮扶队对接、沟通,成功的将板溪镇凯塘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兴旺村民族文化传统村落发展等项目挤进规划盘子;在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的牵线搭桥下,贵州建工建筑装饰环境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到印江县开展爱心捐赠,为合水镇新旺小学捐赠资金6.27万元及部分文体用品;局党组动员干部爱心捐款9400元……

    与此同时,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局党组及局下属3个党支部党员干部与两村11户困难群众家庭孩子结成帮扶对子,助其完成学业。与组织合水镇部分村干部前往贵阳乌当区交流学习基层党支部建设,参观考察乡村农家乐发展。同时,通过贵州师范学院驻印江干部协调争取,印江县涉农部门副科级干部、业务骨干、乡镇分管农业的副科级干部、部分村支部书记41人前往师范学院接受农业产业化与美丽乡村建设专题培训课程。

     干群互动显成效

    项目资金争取来后,摆在帮扶队面前的棘手问题是如何将规划落到实处,将蓝图变为现实……

    帮扶对多次前往住建、交通、农委、扶贫等部门对接工作,为争取部门技术、政策支持。

    帮扶队领着村镇干部帮着技术人员扛包拿尺的深入荒山深沟、进入泥田水塘,为道路硬化、机耕道选址、供水管道铺设等丈量距离、测绘线路,日以继夜的与技术人员、村支两委协商、比对建设方案,千方百计的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如今,小昔场至三角庄组6.8公里的机耕道已初见雏形,公路两侧近千亩荒地因公路连通吸引着茶叶、烤烟、精品水果等种植大户视觉神经,其中不少合作社已着手与村委会、群众洽谈土地流转租金问题……

    在实施木腊村小昔场至三角庄机耕道时,为减少挖掘机来回加油时间,提升工作效率,在道路不通的情况下,帮扶队干部与群众通过肩挑背扛,将挖掘机所需柴油、施工人员生活用水一点一滴的运到施工现场。

    “只要这条路能够修通,将山上出栏的牲畜、种植的粮食运下山来变卖成钱,即便我们再背两个月我们也乐意。”一位背油群众的话语,无不表露出当地群众想发展、盼致富的强烈愿望。

    一年来,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帮扶队帮扶合水镇木腊、兴旺两村,协调并成功组织实施通组道路硬化2.1公里,建成机耕道9.2公里,完成村寨路灯安装130盏,协调资金30余万元完成木腊村村委会、兴旺村小学校舍维修等。通过引导雁归人员回乡创业,已在木腊、兴旺两村发展林园、果园养鸡场200亩,建成猪羊牛圈舍2000平米,现养特色香猪300余头及其它家禽万余只。(吴家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