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十套组合拳推进精准脱贫攻坚
新华网贵阳4月22日电(通讯员 罗亨祥)2016年,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在精准打赢脱贫攻坚战上下“猛药”,组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和就业、林业生态、扶贫生态移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财政金融、电商、党建和社会等十套组合拳,织密责任,推进创新,加强扶持,采取超常规措施,拿出过硬办法,举全县之力全面快速消除绝对贫困,实现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精准脱贫同步进入小康。
打牢基础设施建设攻坚组合拳。把基础设施作为扶贫开发的先决条件,深入实施“六个小康”行动计划,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抓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通达自然村、打通断头路、对接大交通,改善出行条件,到2020年,实现建制村100%通沥青(水泥)路和通客运车辆;加强农村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耕地有效灌溉率达到40%以上,贫困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加强农村贫困地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解决自然村用电问题;加强农村贫困地区信息建设,到2020年,建制村通光纤和4G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加强农村贫困地区住房建设,到2020年,累计完成危房改造2万户;加强农村贫困地区村庄环境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现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和道路庭院硬化。
梆定产业和就业长短组合拳。以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农村小微企业,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破解“三农”难题,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长期以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将茶叶、精品水果、食用菌、核桃四个主导产业培育四个十亿元级产业,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短期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计划,提升美丽乡村景观品质和乡村旅游价值,带动旅游消费市场,促进百姓富裕。发挥新型工业化在产业扶贫中的龙头作用,促进农村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向工业领域转移。探索和推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推进农业龙头企业与贫困人口的利益链接机制建设,加快贫困人口致富步伐。重点培育“六型”农民,增加农民“三金”收入;实施“雁归工程”行动计划,加强创业扶持,引导外出务工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
加实林业生态密集组合拳。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和通道绿化以及花卉苗木三个“三年行动计划”、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治理等重点工程;加快生态景观林、城周森林屏障建设。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林、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特色优势林业产业。重点抓好生态茶、木本油料、核桃、楠竹、花卉苗木、精品水果等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健全服务体系;着力推进林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延长产业链,提高林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建立“菌林挂钩”机制,到2020年,全县食用菌规模达1亿棒以上。实现人工造林3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累计培训人数达到6万人(次),使贫困户掌握1-2项产业实用技术,参与1-2项富民产业增收项目。
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动员组合拳。加强规划引领,因地制宜确定搬迁安置方式,对贫困人口实行差别化补助,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力度。整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新农村建设等多个项目资金,完善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探索以生态补偿方式让有劳动能力的就地转化为生态保护工人。到2020年,实现易地扶贫搬迁23000人。培育发展就业容量大的产业,引导移民向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工业园区、旅游景区、小城镇、重要交通枢纽和农村集中建房规划点搬迁。支持移民积极发展个体工商户、商贸流通企业、小微企业,鼓励贫困群众就近务工,为符合条件的搬迁户提供建房、生产、就业培训、创业贴息贷款等支持,解决好移民住房、医疗、社保、子女就学等问题,确保移民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
实施教育套餐组合拳。全面推进“新两基”教育,深入推进山村幼儿园建设行动计划,全力攻坚教育“9+3”计划和“4+2”突破工程。到2020年,实现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95%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5%以上。整合教育资源,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以职校为主,其他培训机构为辅的农村现代职教培训体系。落实贫困学生资助政策,推进资源合理配置,全面改善贫困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实施贫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加快补齐贫困农村教育短板。
精制医疗健康靶心施策组合拳。认真实施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创新医疗救助扶贫机制,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标准化建设,逐步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计生服务网络。到2020年,实现建制村有合格卫生室达到100%,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5人,千人拥有注册护士数达到3.14人,千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6张。完善新农合管理制度,确保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构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大贫困人口大病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使贫困人口大病得到兜底保障。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新生儿疾病筛查、出生缺陷干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提高贫困人口健康素质,有效遏制和阻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细定社会兜底保障组合拳。加强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制度衔接,实现农村低保与扶贫两个标准实现统一,将无业可扶、无力脱贫人口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到2020年全县农村低保保障标准达到6200元/年,五保供养床位达到五保对象总数的60%。建立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农村贫困户和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工作,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做到应保尽保。加快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引导农村贫困人口积极参保续保。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和临时救助等救助制度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对特困供养人员、残障人群、低收入人群等特殊群体的关护救助,提高救助标准,提升救助精准度。
优先财政金融支持扶贫组合拳。建立财政、扶贫、银行、担保协调配合的新型扶贫模式。积极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确保投入力度与扶贫攻坚任务相适应。县级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各类涉及民生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和基建投资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倾斜,农业综合开发、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等涉农资金优先投向贫困村。鼓励创办村镇银行,探索建立由县财政出资引导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和贷款担保风险补偿基金,支持融资性担保机构从事中小企业担保业务,发展特色农业保险和小额扶贫保险。创新扶贫金融产品,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扶贷”,为贫困户提供免担保抵押、低利率、财政贴息补助的小额信用贷款。为贫困地区开展特色农产品保险提供保费补助,支持贫困农村开展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和信用保证保险。
罗列电商双向组合拳。紧紧围绕打造“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和“全省电商扶贫产业示范县”的目标,依托淘宝网、1688、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大力实施电商扶贫,统筹推进全县电商惠农工程。加快印江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完善贫困乡村综合服务网点建设,打造农村电商物流专线,加强贫困地区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加快实现全部贫困村电商综合服务网点全覆盖,对贫困家庭开办电商业务给予网络资费补助、小额信贷支持。促进“农货上行”和“网货下行”,节约购销成本,发展“订单农业”,加强农业产业园区、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工企业、家庭农场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对接,促进大宗农产品网上交易,让本地特色优势农产品源源不断“走出山门、销往各地”,有效突破农产品从“小农户”迈向“大市场”的瓶颈。
做实党建和社会力量包干组合拳。大力开展集团帮扶,深入推进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实现党建帮扶对贫困村的有效覆盖。建好服务型、发展型党组织,选好配强贫困村“第一书记”。优化驻村干部配备,选拔有农村工作经验、能力较强的干部从事驻村帮扶工作,加大扶贫工作考核力度,不稳定脱贫不脱钩。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认领帮扶贫困村,开展点对点精准包干扶贫,多形式、多渠道激活贫困村内生发展动力,实现包扶一村、脱贫一村。用好对口帮扶力量,用好各类企业力量,深入开展国有企业“百企帮百村”活动,总结推广中煤集团在印帮扶做法。建立扶贫社会公益企业认定制度,对吸纳贫困人口就业的企业给予政策优惠,鼓励支持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扶贫开发,实现社会帮扶资源和有效脱贫有效对接。
据悉,全县干部群众正按时间表、路线图有序作战,推进2016年度年内减少贫困人口2.14万人,实现62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5.3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 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