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小部制” 改革 改出一片新天地

28.05.2015  13:06

    新华网贵州频道5月28日电 “自从有了‘三办三中心’,干部们干事创业的激情高了,大家为民服务的意识增强了,政府形象也好了。”这是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推进乡镇“小部制”改革以来,群众感受到的新作风、新气象、新面貌。

    在推进乡镇“小部制”改革工作中,印江17个乡镇通过优化结构,整合资源,形成管理扁平高效、运行机制灵活的新型基层政府机构,真正实现集中力量办快事,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目标,赢得民众的高度评价和普遍赞誉。

    近日,笔者在板溪镇崭新的便民利民服务中心看到,各窗口工作人员正耐心地为群众办理业务,中心公示栏上张贴着办理事项所需提供的证件、办事流程及办理时限,前来办事群众只需看看公示栏心里就有谱了。

    “以前来办事,要走好几个部门。现在只需进一个门,看看流程图就明白了,如此高效、简洁的服务方式我们很满意。”前来补办农村养老保险卡的板溪镇泉溪村泉溪组村民任进满意地说,“没想到,补办这个本本,不到半杯茶的功夫就办好了。”拿到养老保险卡,任进笑着跟工作人员道别。

    板溪镇“小部制”改革让群众享受到了阳光服务,获得群众良好口碑,而罗场乡小部制改革则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益,全乡干部精神面貌呈现出新气象。

    该乡通过整合人力资源,优化人力配置,采取集中办公的形式,使之形成强大的合力,做到“一人多能、一岗多责”,避免了站办所忙闲不均、人力资源浪费、下村人走门关的现象发生,从而达到部门之间相互监督,站所瘦身、效益放大、“1+1大于2”的效果。

    “我认为这种场所相对集中、人员相对固定的办公方式非常好,既节约了群众办事的时间成本,又激发了干部职工干事的激情,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益,从根本上杜绝了庸、懒、散的现象。”罗场乡组织委员涂金江说。

    据了解,该县自今年1月9日正式启动乡镇“小部制”改革工作以来,严格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各乡镇将原来的“七所八站”按照职责相关或相近的办、站(所)实行集中办公,整合优化为“三办三中心”,落实AB岗工作职责。采取“集中办公、公开办事、规范操作、限时办结”的运行模式和“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运行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益,真正做到变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零距离”。(梅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