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悉心服务让"归雁"安心"筑巢"
新华网贵州频道3月23日电 “现在家乡创业环境好,我用在外学到的技术回家创业,不仅方便照顾小孩上学,还可以照顾老人,心里既踏实又开心。”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木黄镇三合村雁归创业能人杨胜亮高兴地告诉笔者。
今年印江县创新工作思路、强化服务措施、把服务雁归工作落到实处,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广大城乡在外务工者返乡就业和创业,让广大回乡创业者免除了后顾之忧,纷纷落枝“筑巢”。
该县政策明确规定,在县里的经济开发区企业就业满一年以上的职工子女,由县教育局安排就近入学,与城镇居民子女享受同等教育待遇;就业三年以上的农村人口,经相关部门审核后,在农村承包土地不变的情况下可自愿转为非农户口,可携子女转为城镇常住人口;工作三年的可享受公租房、廉租房购买政策;可享受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另外家庭困难的可优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或其他资金困难补助等。
随着这些惠民利民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该县大量在外学到技术和赚到人生第一桶金的农民工纷纷返乡就业和创业,他们中有的在县经开区的厂里上班,有的回家建厂房买设备干起了自己事业。现在他们都在家乡的土地上尽情的展示着自己的才华和能力的同时,为印江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一分力量。
合水镇鱼泉村村民李柳群,今年打工回家后,看到县里对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的优越政策后,就与爱人一起到经开区的厂里上班去了。正在厂里干活的李柳群高兴地告诉笔者,在县城上班不仅周末可以回到家里看看老人和小孩,还节约了外出打工来回的路费,照顾家里和务工赚钱两不误。
该县中坝乡蔓庖村回家过年的陈世贵,看到县里对返乡创业的扶持政策后,他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积蓄全都拿出来,又向银行贷款10万元,筹集了30万元,利用自己在外学到的养牛和烤酒技术,在村里建起了煮酒的厂房和修建了250平方米的牛舍,厂房和牛舍建好后,他迫不及待的就去外地购买了15头肉牛回来,开始了他的创业梦想。现在他把买来玉米、高粱、小麦用来煮酒,在收获酒的同时用酒糟喂牛,使资源得到的充分利用,正快速踏上致富路。
如今,杨胜亮的养殖场里大小猪存栏40多头、肉牛10多头,还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种植了36亩烤烟。杨胜亮说,等今年有一定积蓄后,在2016年要进一步扩建猪场和养牛场,让圈里的猪和牛在原来的数量上翻一番,继续扩大烤烟种植,让年收入从现在的20万元变成50万元。
据悉,自从该县对返乡农民工返乡创业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以来,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已达1300多人,创办企业60多家,个体工商户400多人,总投资规模达3.4亿余元。(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