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残联:六“拐”齐探,“掘”出六方活力
笔者从印江县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获悉,2015年来,该县残联大力探索残疾人基础、创业、就业、培训、康复和维权等工作,在建系统、创示范、强培训、聚资金、争项目和提信仰时不断大力改进,积极创新新方法、新途径,学会多腿走路,全力调动残疾人工作者的热情,有效发挥“代表、管理和服务”残疾人职能职责,挖掘出县残联在争取和残疾人在自强、自立、健康、生存、信仰方面六个活力,探索了一条符合该县残疾人工作的好路子。
建牢专调系统挖掘县残联争取活力。残疾人工作数据一直在各级残联都以“残缺不全”著称。2015年,该县残联为打破这一制约瓶颈,积极探索建立残疾人专调系统。为步调相同,口径统一,逐级召开培训会,发放专调系统实施工作手册,促使调查方式完全一致;以村或社区为单位,组建375支调查队,用开座谈会、拉家常或逐户上门问卷调查等形式掌握需求,调查生活救助、社会保障等享受情况,确保数据收集全部来源一线;抽调乡镇业务熟悉人员集中录入,便于整体把关,一个模式校准,囊括所有享受和需求实际,保证录入所有项目个个齐全。最终完成的8759名残疾人专调系统不漏项、数据准和功能全,为该县残联申报争取残疾人各方面项目争取资金投入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撑。2015年,争取到各级资金197万余元,比2014净增90万元。
创新创业模式激发残疾人自强活力。残疾人创业工作方法多,模式各地不一。为探索建立良好的创业形式,该县残联从帮助残疾人在种植业和养殖业方面创办示范点和示范户寻突破口,取得较好成效。据悉,该县残联多方筹措资金扶助奖励立志创业的残疾人,仅2015年就创建成功2个示范点和40个示范户,全年共投入资金29.5万元。示范点、示范户涉及全县17个乡镇、街道,张金财、田茂启等一批残疾人在种养业创业中获得效率并收到实惠,县残联为其谱写他们今后的精彩自强人生作了奠基开路。
精准就业培训扩大残疾人自立活力。残疾人就业培训方法多种,要找到一条适合残疾人好的培训路子却相当费事。该县残联选准垦植有35万亩生态茶叶主导产业在新寨镇和峨岭街道等开展2期茶叶实用技术培训;县就业局围绕县内小微企业,主产业旅游、电商、规模化蛋鸡养殖及新型实用技术,县农牧科技局从优质稻、食用菌等农业技术进行培训,县残联则主动组织残疾人参加,面向多工种就业岗位开展有的放矢培训,精准提高了残联人就业能力,有效增强了残疾人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本领。2015年度,精准培训职业技能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165人,代传江、张建文等128名残疾人实现了多渠道就业。
大争康复资金增强残疾人健康活力。为让更多残疾人得到康复覆盖,大力争取各级康复项目及资金摆上了县残联的议事日程。据悉,该县残联大争省十一项残疾人康复重点工程,全力争取市级康复资金,向县级跑要钱款投入康复系列工程中,推动了白内障手术,听力残疾人助听器,大、小腿假肢安装,15岁以下脑瘫残疾儿童、智力残疾儿童和听力言语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精神病患者住院和服药治疗等康复项目的实施。2015年共向省市争取到康复项目及专用资金20.83万元,跑县级财政投入康复行动资金19.23万元,促进多类别残疾人获得更多康复覆盖,田茂服、江开凤等136人次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部分康复或部分功能获得代偿。
铺上托养棉被提整残疾人生存活力。重度肢体残疾人和情绪稳定的精神、智力残疾人需要专业机构托养照顾。该县残联则百计千方向上争取县级残疾人托养中心建设项目终获成功,项目总投资570万元,于2015年3月开工建设,建设规模为3000平方米,设计床位86张,预计该项目2016年3月底峻工,届时近90个残疾人将获得全方位的托养照顾,县级托养中心的投入使用,必须将带来他们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完全改善,有效提整其生存勇气和生活活力。
改进维权机制提升残疾人信仰活力。很一部分残疾人信仰大多建立在获得保障上。该县鉴于此种情况,则从增强和改进信访维权机制上入手,在广泛激发残疾人自强自立同时,扎实务实做好残疾人群体信访维权工作。对确需给予保障的群体,采取加强协调相关保障部门方式,增大受保障残疾人的面;对需求得到扶持帮助想自力更生的残疾人,则开动马力游说相关部门降低门坎给予照顾;对因带着怨气和问题而来的残疾人,就多做教育、答疑解惑、化解怨气和协调处置工作,并热心、真心、诚心“三心法”接待来访每一位残疾人,泡上一杯热茶、端来一把椅子、送去一个笑脸“三个一”安抚残疾人各种情绪,切实保障和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残疾人的人生信仰在其中得到高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