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电商引领农货“走俏”网络

22.01.2016  14:57

               

  “在深圳我看见我的朋友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卖特色产品,销路很好。我就想我们家乡的特产红薯粉,也可以通过电商进行销售。”印江自治县洋溪镇蒋家坝村村民刘勇看准了电商带来的商机,2014年4月从深圳辞掉出租车的活儿,回家做起了红薯深加工,如今已成为当地发展农村淘宝与特色产业的带头人。

  2015年刘勇的红薯基地发展到560亩,红薯加工成红薯粉后,通过线上线下销售,产值达500多万元。

  近年来,印江自治县将电子商务与农村淘宝发展结合起来,通过发展电商平台、完善物流通道,强化平台建设、强化品牌建设、强化市场开拓,着力实现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快、卖得好的目标。2015年9月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印江服务中心率先在全省开业运营,15个乡镇、36个村级农村淘宝服务站同步开业运营。苏宁易购、华商街、神州买卖提、度度速联等龙头电商企业入驻该县电商产业园。印江通过注册武陵山农特产品贸易公司,对全县农特产品进行“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营销”,提升品牌效应。积极扶持企业开展QS认证,建立农特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和可追溯体系,确保农特产品的质量。目前,该县已开发80款网络特色商品并建立了二维码,有20多家企业通过电商已经转型或正在转型。

  该县投入1000多万元建成了集运营中心、商品展示区、企业孵化培训中心、冷链物流中心、农特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等为一体的电商平台,为入驻电商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打造完整的O2O电商生态链;打通城乡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建立了两条“农村淘宝”物流专线,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连接17个乡镇(街道)的物流运输网络;于此同时加大农村的光纤覆盖面。2015年通过电商平台累计销售茶叶、牛肉干、精品水果等农特产品总额达1500余万元。

  板溪镇是以食用菌为主导产业的乡镇,该镇将产出的食用菌和雪莲果利用电商平台进行交易,仅仅一个月就将50吨的雪莲果售磬,供不应求。而500万棒规模的食用菌基地仍旧无法满足市场对食用菌的需求。在总结产业发展与电商销售时,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以前的产品滞销到现在的供不应求,这就要求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产业发展朝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方面发展,以满足市场供应。为了适应电商新常态,板溪镇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新布置了占地面积达200亩的食用菌基地,结合生态小城镇打造现代农业和观光农业。

  如何让优势变为胜势,“木桶效应”的短板如何补齐?而印江对电商的引导扶持从未缺席。“我们在加强电商平台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企业对电商平台的应用,电商对企业的引领作用,用‘电商+’引导和倒逼传统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充分盘活市场,让黔货更好出山。”该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印江将通过培育一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形成一个企业集群。以企业来带动专业合作社,让老百姓参与进来,解决百姓增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