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铺就农民小康梦

16.07.2014  14:43

    新华网贵州频道7月16日电 “四在农家顺民意,科学发展创辉煌。四在农家惠民利,凝心聚力奔小康。”仲夏时节,徜徉在余庆县的乡村,不由自主地被美丽景致所吸引:一幢幢新颖别致的小洋楼错落有致地坐落在绿树成荫中,一条条宽敞平坦的连户路犹如一条条“玉带”,一个个纯朴灿烂的笑脸映衬出幸福与和谐……

    多年来,余庆县按照为民务实清廉要求,坚持将党的群众路线贯穿于“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中,以“”为基、“”为源、“”为本、“”为的,注重“内外兼修”, 与广大群众同心共筑同步小康“中国梦”。

    余庆地处黔中腹地,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贫困地区的农业、农村、农民如何早日过上富足安康的生活,实现全面小康?一直是摆在历届党委政府面前的“课题”。

    “我们坚持把‘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作为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抓手,大力实施‘六项行动’,推动基础设施向乡镇以下延伸,切实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拉动投资、扩大内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扶贫开发成效,加快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余庆县委书记舒存水一语道破玄机。

    别墅,一个无数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居所。如今,在余庆县松烟镇白沙水乡的农民身上变成现实。

    “开业大半年,一周大概有两三家来自贵阳、重庆、遵义的游客,每月毛收入9000多元,忙时要请人帮忙。”原本在外面做生意的冉月先夫妇,看到家乡面貌焕然一新便返乡发展,去年利用新建的“黔北民居”办起了海月公寓,“要不是新农村建设,我这农家旅馆也开不起来,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后游客会越来越多,生意肯定会更好。

    在余庆广袤农村,像冉月先一样搭乘“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致富快车的农民成千上万,为偏远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奔小康,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据松烟镇党委书记卫长林介绍,松烟镇是余庆县委明确的全面建成小康示范镇,近年来,镇党委坚持把“四在农家”创建作为推进小康建设的重大“引擎”,探索出了“6个5000万”的发展路径,不断拓宽农民致富渠道,加快小康示范镇建设,力争率先在2014年全面建成小康示范镇。2013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215元,金融存款余额5.2亿元。

    无独有偶。如果说白沙水乡的“升级版”成效明显,那么在邻近的敖溪镇中坝生态移民新村建设现场,初具规模的新村轮廓,让人真切感受到升级工程的端倪。

    “没想到我这么大的年纪了,还能住上这么好看的房子,我们祖祖辈辈想都没想过,党的政策好啊。”今年5月才搬进新村的71岁村民廖国军笑着说,“我每天都要绕着河边走两圈,一有时间就会参加村里的文体协会,跳跳花灯、唱唱歌、扭扭秧歌,日子越过越舒心。等新村建好了,我要再活20年。

    干了十年创建工作的余庆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再芬深有感触地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在创建工作中,我们坚持把小康社会建设体系指标融入创建标准中,运用标准化原理、方法推进新农村建设,并在全县进行推广实施,切实做到了有章可循、科学发展。

    精品型小康寨21个、提升型小康寨30个、普通型小康寨100个、自主创建型小康寨213个…… 一个个小康寨的兴起,将使大美余庆更加魅力无限。

    今年,该县将小康寨创建作为“升级工程”的重中之重,投资4.3亿元实施小康寨行动计划,既让农民安居乐业,更要留住美丽乡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牢固的群众基础。截止6月30日,全县累计完成投资2.4亿元,完成总投资的56%。

    “自从启动小康寨创建后,组里喜事一桩连一桩,不仅通了水电路,还建2500平方米的文体活动场所,3000余平方米的广场,安装了地板、雕塑、喷水池等休闲设施,都是咱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直接感受到的实惠。”关兴镇中坝新村村民杨正勇自豪地说。

    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六大行动”计划,中坝新村被列为遵义市“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精品点, 规划创建涉及200户1500人,成立了烤烟、花卉等3个专业合作社,上半年全组农民人均纯收入7100多元。

    用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思维推进工作。该县按照“高标准规划、全境域打造”的总体要求,坚持用“西部山区新农村建设标准化体系”、“旅居农家”等模式引领规划创建,突出黔北生态特征、民族特点和文化特色,着力打造“一村一特、一村一景”的“美丽乡村示范区”。

    “我们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建立了集团帮扶、干群结亲、调度考核等制度,在资金整合和筹措上以向上争取为大头,财政预算为中头、引导社会资金为小头、整合为有效一头。”余庆县委副书记、县长谭诤表示,“县财政每年预算2000万元,县直部门帮扶1万元,拉动4亿元的社会资金注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截至目前,该县投入资金1.2亿元,社会赞助和部门帮扶6000万元,拉动群众投资18亿元,累计建成创建点852个,惠及24.5万人,覆盖全县农村人口的94%。

    阳光照得山川丽,小康美景入画来。漫步在余庆乡村,所到之处,一幅幅田园诗般的新农村景象让人应接不暇,一派殷实和谐的景象让人流连忘返,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城乡发展协调推进,一个充满希望、幸福祥和的余庆正在阔步向前。

    余庆人的美好小康生活,正伴随着春天的脚步如梦而来!(徐启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