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安县坚持“四化”防灾 强力保障民生安全
新华网贵州频道9月10日电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正安县以“四化”工作为抓手,大力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全力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防灾工作常态化。县、乡(镇)、村分别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结合实际编制了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应急预案和防治方案。一是开展一次演练。7月3日,由县国土局牵头多个部门联合成功组织了一次地质灾害应急演练,19个乡镇及县直相关单位到场观演。演练要求各乡镇要层层开展一次地质灾害防灾救援演练,确保群众观演全覆盖,目前19个乡镇共开展防灾应急演练19次,村级60次;二是发放一张明白卡。对126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受威胁的群众发放“明白卡”12000多张,对每一个地灾隐患点设置警示标志126块,切实提高了老百姓防灾知识,增强了防灾意识,看得懂灾害预警标识,有效扭转了不躲不避的麻痹意识;三是签订一份责任状。县、镇、村、组(点)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10000余份,形成监测责任具体落实到人,监测全覆盖的的工作格局。
汛期工作特殊化。一是汛期领导随时待命。灾情就是命令,一旦汛情发生,县分管领导把防灾减灾工作放到第一位,并要立即赶赴一线指挥救援工作;二是汛期领导小组随时待命。汛期要求领导小组各成员一律不准请假(包括年休假),一律不安排周末休息时间,并按要求开展地质灾害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工作;三是汛期监测员全天待命。各乡镇、村监测员要对危害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变化情况和监测情况逐一进行详细核查,形成详细工作记录,24小时值班,做好灾情速报,安全撤离等工作。
救援管理精细化。一是台账管理。建立全面详细的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台账,细化治理工程实施步骤,以施工设计和工程质量评验的标准,严格履行合同约定安全目标。二是工程管理。严格要求监理旁站施工,全权负责质量和安全监控。目前已成功避让桴焉乡红岩村、流渡镇和平村、凤仪镇梨坝村、凤仪镇山峰村、中观镇桂花村山体滑坡地质灾害5起,保障了158户72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有效防止因治理发生的次生灾害;三是物资管理。坚持对材料、配件、设备抽样检查,对不合格的救援物资一律更换,对不能用的物资一律清理。目前已清理锹、镐等生绣救援物资155件,新增雨衣、帐篷、麻绳等物资300余套。
宣传工作多元化。一是抓希望教育。把安全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通过动画、漫画及故事讲解等形式2次,向 6000多名学生讲解和展示了灾难应急避险及逃生知识,有效提高了学生应急逃生能力;二是抓节日教育。充分结合4.22世界地球日、5.12防灾减灾日、6.25全国土地日、8.29测绘日等节日开展防灾减灾主题宣传活动4 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0多份,接受群众咨询400多人,向群众有效传达了预防和应急救护灾情的能力;三是抓环境教育。采用以会代训、电视广播、手机短信、微信、网络平台、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标语、制定宣传展板、移动宣传车等形式,形成全方位高密度的宣传氛围,着力提升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识灾、报灾、避灾和防灾意识,提高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许建峰 郑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