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县平原镇烤烟生产中的“公仆情怀”
14.01.2015 18:18
本文来源: 贵州地方新闻网
“这个水沟不够大!那片田翻得不够深!这堆肥铺得不够均匀!”近日,平原镇新任党政主要领导潘辉和杨芬协同烤烟生产分管领导郑礼军深入下竹村督查烟地翻犁情况,指导烟田排水沟挖掘和堆肥等工作,全面启动2015年烤烟生产各项基础性工作。 近年来,烤烟作为平原镇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在推动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4年,平原镇共交售黄烟111.2万斤,完成5000亩烤烟计划收购任务的101.8%,其中上等烟叶比例达50%,总产值1325万元,2013年更是创下历史之最,超额完成6000亩生产任务,总产值达1625万元。 成功并非偶然。2014年10月,黄烟交售刚结束,时任党委副书记、镇长潘辉就召集联系村领导、村干部和包村干部召开专题会议,超前谋划2015年烤烟生产,对烟农种烟意愿和能力进行全面摸底排查统计,初步落实5500亩烤烟任务。 同一块田土连年种烟,各种“烟叶病”易发多发,一直是广大新老烟农的心头之患。为切实有效解决烟农后顾之忧,该镇于2013年启动规划了烤烟“基地单元”1.4万亩,对烟地进行连片规划,轮流种植,按需修建中小型蓄水池,雨季可排洪,旱季可灌溉,从源头上预防各种因天气、地质等因素对烟苗成长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烤烟烘烤技术也是三年一变,烤房更新工作就成了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2012年,平原镇仅前期就耗资100万元用于修建、维修烤房。为支持烤烟事业发展,时任班子成员每人私人贷款10万元才安然度过了财政资金紧张的困境。两年来,该镇共修建改造了大大小小烤烟产业路20余条30余公里,为做大做强烤烟产业扫清了发展障碍。 “除了海拔高度适中,地质资源丰富等自然因素外,明确责任,奖惩有力,勤于督查,提升服务,一心一意为烟农增产增收,是我镇连年来超额完成烤烟生产任务的主要原因。”平原镇烤烟分管领导郑礼军这样说。 据悉,对于每年的烤烟奖金分配,仅村一级就花去了近百万元。从中不难看出,该镇在发展烤烟产业过程中的“诀窍”所在,也彰显了该镇党员领导干部勤政为民的“公仆情怀”。 (陈松)
本文来源: 贵州地方新闻网
14.01.2015 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