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县水务局加快骨干水源工程建设保障区域经济社会超高速发展

26.09.2014  15:27

“十二五”以来,为破解我县工程性缺水难题,遵义县共规划融资30多亿元,规划开工建设了一批以绿竹坝水库、上水水库等小(二)型以上10座水库和遵义灌区续建配套为代表的骨干水源工程,为全县经济社会超高速发展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水资源保障。

        第一,加强领导,深化认识。针对水资源短缺的实际情况,树立“与水共生、依水发展”的科学理念,将骨干水源工程建设作为民生工作的第一要务切实抓紧抓好。为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和副组长,水务、国土、财政、发改等部门为成员的骨干水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助推全县骨干水源工程建设的组织和实施,为加快工程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第二,科学规划,超前启动。紧紧抓住国发2号文件发展的大好机遇,以抓好水利项目前期工作为切入点,以骨干水源为重点,争取县财政每年落实1000万元作为加快推进前期工作的滚动经费,用于策划包装项目,  “十二五”期间规划储备了16个大项、150多个子项共30多亿元的水利项目。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全县新建中型水库1座、扩建中型水库1座,新建小(1)型水库4座、新建小(2)型4座,其中新(改)建小塘坝1149座,小泵站906座,小水池、小水窖15240口,小沟渠2223公里,加大解决34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涉及南白镇、鸭溪镇、龙坪镇、苟江镇等17个镇(乡)76个行政村,新建渠道200公里,灌溉面积15万亩的遵义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建设等工作。通过努力,绿竹坝水库、上水水库、影山湖水库、苦寨田水库工程等一批重点骨干水源工程得以顺利开工建设。

        第三,多措并举,筹集资金。为筹集水利建设资金,加快推进骨干水源工程,不等不靠,充分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采取县级投入、政府信贷、土地储备等多种融资措施,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有效解决了骨干水源项目的资金来源问题。一是成了水投公司融资平台融资3亿元解决项目经费不足问题,目前到帐0.8亿元;二是县政府每年落实1000万元作为加快推进前期工作的滚动经费用于水利建设。三是从县政府土地出让资金中提取10%用于重点水源工程建设,目前已经提取2150万元。

第四,强化监管,提速推进。在骨干水源工程建设中,采取一个工程一套人马、一套制度、一套措施的“三个一”办法,切实加强监管,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等制度,确保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有力地促进了工程建设。一是总投资2.5亿元,总库容546万m 3 ,设计供水能力568万m 3 a,建成后年供水量511万m 3 ,同时解决1.02万人、0.82万头大牲畜饮水安全问题的绿竹坝小(1)型水库工程将于2014年底完工并实现大坝下闸蓄水,不仅极大地改善了乐山花木基地及集镇人畜饮水条件,而且每年还可以向下游及鸭溪茅台循环经济产业园供水600万m 3 。二是总投资4.9亿元的上水中型水库工程,总库容1150万m 3 ,经过两个月的紧张施工,目前已完成导流洞开挖、临时输电线路架设等工作,2016年即可竣工投入运行,建成后对于增强苟江工业园区的供水及三岔、苟江、尚嵇、新民、茅栗和团溪五个镇5.13万亩的农业灌溉用水提供保障。三是总投资0.94亿元的遵义灌区续建配套工程,2014年底完工,建成后将恢复灌溉面积15.5万亩,对于缓解遵义县17个镇乡中长期缺水矛盾,打破“瓶颈”制约,确保全县生产、生活、生态用水,促进全县经济社会超高速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周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