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守护者:鄯善县父子养路工半个多世纪的养路人生
今年58岁的李万成是鄯善县养路队的一名养路工。从18岁参加工作起,他在一线养路工岗位上一干就是一辈子。养路队主要负责全县境内的乡村公路的养护,特别是受损路段的修复。在养路队,李万成的工作重头戏就是抢修受损毁的道路。鄯善县与沙漠相连,下辖的乡镇多是处于沙漠中的绿洲地带。因此,连通县城和各乡镇的道路都要穿越戈壁沙漠。沙漠恶劣的环境和天气条件使得养路工作异常艰苦,“(经常在)沙漠(里修路)。这边也是沙漠,都是沙漠。沙漠里格外艰苦。刮风的时候沙子吹得眼睛都睁不开。那个地方反正就是艰苦,(因为是)矿山的路嘛。”
李万成说,他父亲那一辈人当养路工的时候,道路都还是砂石路,很容易被山洪冲垮,并且那时候还没有使用机械,抢修道路靠的是驴车、牛车,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他参加工作后才有所改变。李万成参加工作后不久,不仅道路养护有了机械手段,而且县城通往乡村的道路越修越长,越修越直,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的出行和发家致富,“原来我们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路线都(绕)着走。现在就把县城(通往乡村的)路段都弄成直线了。(这样)村民从这个乡到那个镇,就近了。(公路村村通)这样一通,农民都高兴了,他们走哪儿都方便了。现在路好了,路近了,他们就搞运输,用一点时间就能挣好多钱,他们很高兴。以前我们修好路,他们就说很高兴,路修好了,农民高兴了。”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原先的砂石路都变成了柏油路。路好了,但李万成的工作却比以前更加繁重。鄯善县矿产资源丰富,随着矿产资源的开采,运矿车辆的交通量剧增,所以道路也坏得快。李万成所在的养路队要负责全县1370公里的城乡道路、乡村道路的养护维修工作。由于人手有限和养护里程长,李万成和他的同事经常刚忙完一个路段的抢修工作就要奔向另一处抢修现场。尤其在抢修任务最为繁重的夏季,李万成忙得几乎没有休息时间。
抢修任务重的时候,李万成没日没夜地奔波在现场。稍微闲下来的时候,又要检修机械、准备材料。从事养路工作三十多年间,李万成基本顾不上自己的家庭,没能好好陪伴家人也是他心中的一大遗憾。
鄯善县养路队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收入并不高。李万成没退休的时候工资才1000多块钱。工作繁重,收入微薄,又无暇照顾家庭。然而,在这样的岗位上,李万成却无怨无悔地干了一辈子。他说,一路走来支撑他的,是内心里对父亲的情感及对养路工作的热爱,“因为我的父亲在这个单位(工作),我们对这个养路事业、对这个单位有感情。(受父亲的影响)爱养路这一行,我们都喜欢这一个行业,爱这一行。因为我父亲干养路事业这行,我爱这行也懂这行。”
正是出于这份热爱,三十多年来,哪怕工作再苦,收入再低,李万成从未动过换个工作的念头。
鄯善县交通局公路科副科长姚雷鸣曾经与李万成在养路队共事多年。在姚雷鸣眼中,李万成是一位良师益友,对养路工作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感情,“(他)是我刚参加工作时接触比较多的,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我们很多书本上接触不到的都是跟他们学的。他对工作勤勤恳恳,为了我们的公路的养护,无怨无悔。他对公路的养护工作是一种感情,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感情。你说让他调到别的单位,他不一定会干下来。”
去年,忙碌了一辈子的李万成退休了,离开了他所热爱的一线养路工的岗位。尽管依依不舍,但他欣慰地看到年轻一代的养路工已经接过了他手中的接力棒,继续为养路事业挥洒着自己的青春热血。古老的丝绸之路,正是在千千万万个像李万成这样平凡淳朴的丝路人的世代守护中,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