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狂欢劫”消费调查
贵大新闻网讯(记者团 谢云江 实习记者 覃会 报道) 11月11日“光棍节”当天,天猫商城、京东商城等电商展开“双十一”商品折扣促销。打开网页可以看到“双十一”半价、一折秒杀等促销广告。
据南都网报道,“双十一”网购狂欢产生天量包裹。仅“双十一”当天邮政、快递企业揽收快递包裹8860万件,整个“双十一”期间(11月11日至16日),全行业处理的邮件(快件)业务量达到5.86亿件,比去年同期增长近70%。虽然大面积爆仓并没有如期而至,但快件变慢却是不可避免。有天猫商家对南都记者透露,“双十一”当天产生的订单,估计要一周才能消化。同一天拍下的商品,手慢一秒,发货可能就要多等一天。
对于“双十一”期间产生的天量包裹我校学生“贡献”了多少?我校每天的的快递量有多大?“双十一”“狂欢劫”对我校学生产生了多大影响?
调查发现,在我校新校区,韵达、中通、申通、汇通、圆通、天天快递目前每天的包裹个数分别为300、400、500、120、300、130不等。北校区韵达、申通、圆通、汇通每天的包裹个数分别为1000、1000、1000、400个不等。南校区申通、中通、圆通、分别是700、300、500不等。三个校区快递的包裹数量基本都是“双十一”前的2倍到3倍不等。
在这些包裹的背后,随机抽选我校学生调查发现,近五分之三的同学参与了“双十一”购物。其中多数人觉得“双十一”期间东西便宜,希望最大程度地享受“双十一”的“优惠”,甚至发展到疯狂抢购、盲目消费。但也有少数同学觉得是骗人的,都是先提价后降价,其实东西根本就不便宜。也有少数同学没有“双十一”的概念,他们觉得东西需要时再买,不必赶这潮流。
双十一“狂欢劫”过后,对于双十一的“冲动”,有受访同学表示,双十一哪是在购物,那是在“血拼”,甚至是勒紧裤腰在消费。南校区张书轩同学受访时说:“我在双十一买了7样东西,现在生活费不足,这对我后面生活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阳明学院姚财同学受访时也表示,他后期生活费因为“双十一”购物已经花差不多,之后的生活费严重不足,还得向家里申请“救灾款”。网友戏称这些疯狂购物的消费者为“剁手党”,这些“剁手党”中的多数都在“劫后”受访时表示,他们后悔买了一些东西,因为买来后发现有些东西根本不是很需要。
有“剁手党”在“劫后”强调,理性消费是面对这场钱包“劫难”的关键。结合他们自己的后悔经历,他们呼吁,希望同学们能在“促销降价”中淡定下来,从自身实际出发,更加理性地进行消费。
【责任编辑:何羽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