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开创绿色富民产业新局面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开创绿色富民产业新局面
——访贵州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美钧
近日,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发展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在今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也明确提出要推动林下经济发展打开新局。近年来,我省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产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实现林下经济大见成效?对此,贵州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美钧接受了记者采访。
张美钧表示,林业产业一头连着百姓富,一头连着生态美,是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桥梁和纽带。作为耕地面积有限的林业大省,推进农业现代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能仅盯住耕地打主意。经过多年生态建设,我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0%,森林面积达1.58亿亩,为耕地面积的3倍左右,发展林下经济优势很明显、空间很广阔。
党的十九大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林下经济发展,全省林业系统坚持以生态扶贫为统揽,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林下经济产业在种植面积、产业效益和助农增收实现“三增长”。截至2020年底,全省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2203万亩,产值400亿元,同比增长21.2%。发展林下经济的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实体达1.7万个,带动285万群众增收。有力助推了全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对于其他省份来说,贵州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加上贵州基础设施薄弱,投入成本大,技术欠缺等诸多因素影响,我省林下经济产业还面临着本土特色资源开发利用不够、产品开发与品牌建设环节薄弱、带动能力不足、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力度不足等问题。
张美钧表示,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要加快全省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就要坚持规划先行,围绕提质增效目标,编制全省特色林业产业“十四五”专项规划,开展深度调研,抓紧完善《关于加快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市场规律和群众意愿,将林下经济真正培育成为绿色富民产业,掀起全省林下经济发展的热潮。
抓好试点示范建设,做高标准、做优品质。坚持“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用好现有的国有林场、地方公益林和商品林,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大力发展林果、林禽、林畜、林菌、林药、林蜂、林旅等复合经营模式,全力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高产高效林下种养基地。同时,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让林业产业与林下经济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生力军。
注重适宜品种、精深加工、品牌创建和市场开拓。实施政企合作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托现有加工企业和引进优质企业,标准化建设一批高端加工生产线,提高产品附加值;依托贵州林草发展有限公司带动全省林业产业、林下经济发展,为我省林特产品创建公共品牌、拓展销售渠道、创新流通方式、促进稳定销售,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抓好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深入推动产学研结合,推进良种选育、产品加工、储藏保鲜等先进实用技术的转化和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更多高附加值产品。同时,加强技术培训推广,用好产业专家团队、科技特派员和驻村干部等队伍,将更多先进实用的技术传授给广大群众。
按照旅游产业化的要求,精心打造2至3个国际国内一流的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目的地,推动“生态旅游+多产业”深度融合,研究推出一批既有实用价值又具有工艺价值的高附加值林产品、工艺品,带动旅游消费增长。同时要加快修改完善林下经济统计指标体系,规范统计口径和标准。
充分发挥优良生态环境这个最大优势,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2021年,全省计划完成新建改培特色林业产业基地274万亩,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达到2400万亩,实现林业总产值3700亿元。
张美钧强调,全省林业系统将按照省委“一二三四”工作思路,主动作为,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支持配合,形成合力,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同时,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守牢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将林下经济打造成巩固脱贫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优势支柱产业,使林下经济在推动我省生态文明建设中出新绩,在助推乡村振兴中立新功。(记者 吴采丽)
[责任编辑: 栾小琳 刘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