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五老”精神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28.08.2015  18:51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在纪念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25周年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上指出,要弘扬“五老”精神,推动关心下一代事业更好发展。“五老”精神指的是广大“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在长期从事青少年社会教育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可贵的精神,这种精神被概括提炼成“忠诚、关爱、创新、奉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祖国的未来属于下一代。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弘扬“五老”精神,学习“五老”,重视发挥“五老”作用,就是要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着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引导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支持和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团结教育广大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 虽然“五老”精神被概括简称只有区区八个字,但是思想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可以说,“五老”精神中的忠诚是信念、关爱是本质、创新是动力、奉献是境界,正确认识把握和认真践行“五老”精神,对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忠诚敬业。忠诚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优秀品质,指的是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其原意是真心诚意、尽心竭力、尽职尽责。天下至德,莫大于忠。传承忠诚敬业是广大“五老”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 关爱后代。关爱后代是“五老”精神的本质特征。老同志有丰富的阅历、广博的知识,他们以长者的慈爱之心,热心关怀,耐心细致地教育孩子,能够起到其他力量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务实创新。在经济、生活全球化的时代,各个领域都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更要务实创新,要不断了解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摸索新规律,要善于总结推广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新思路、新举措。 无私奉献。广大“五老”为了下一代不顾年高、不计报酬、不图回报的行为,是发自内心的自觉。他们日复一日、地敬业奉献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彰显了老同志崇高的精神风貌和关爱后代的责任担当。(黄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