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的眷村故事

11.04.2015  03:37

作为特殊政治局势形成的特殊生活形态,眷村一直是台湾艺术家积极创作的母题之一,而随着两岸文化交流的深入,眷村题材的文艺作品也一直颇受大陆观众的关注。近日,又将有一部以眷村为背景的戏剧亮相北京,那就是2015北京国际女性戏剧节的开幕剧《金花喜事》。然而,不同于以往的眷村题材,这部《金花喜事》里没有那么浓重的国仇家恨,却是一部满含着笑声与泪水的女性故事。

谨以此剧献给默默无声的女人们。”在介绍里,演出组织者写下这样的话。作为2015北京国际女性戏剧节的开幕剧,《金花喜事》用这种方式表达着他的诚意。

上世纪80年代的台湾中部眷村,是个矛盾极为集中的时空。本剧的作者把目光投向了这个矛盾中一群不可或缺却又常被选择性忽略的人群:眷村女性。通过描写她们的日常生活点滴,勾勒出代表一个时代的女性群像,同时,也让观众恍然发觉,那时的女性所遇到的瓶颈与困扰,直到今天,仍然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满富诚意的惊喜之作

今天晚上,这部温馨的家庭超喜剧将首度在国家大剧院戏剧厅上演。故事讲述了上世纪80年代的台湾中部眷村,母亲廖许金花与四个女儿秋美、冬美、夏美、春美共同生活。大女儿秋美与母亲在外工作担负家中生计,二女儿冬美每日在家操持家务,三女儿夏美博士毕业即将取得医生执照、四女儿春美则正面临大学联考。一天,秋美在朋友的喜宴上喝醉了,家中相安无事的局面骤然被打破。秋美把单恋同事的痛苦一倾而出,大家正在为大姐难嫁而着急,四妹春美却突然宣布了自己未婚先孕……表面上看是让人捧腹的爱情故事,实际上却讲述了5个女人相依相惜的真情真意。

金花喜事》改编自凭借《阿信》一剧扬名中国的日本著名女作家桥田寿贺子最受欢迎的话剧作品《结婚》,由台湾大开剧团历经5年潜心磨砺,以完美的故事和戏剧人令人尊敬的踏实与诚意入选国际女性戏剧节开幕剧目。

在赴京演出之前,《金花喜事》曾在台湾引起好评如潮,不仅观剧人数屡次打破台湾剧场纪录,业内人士也对这部戏给予了高度评价:台湾果陀剧场艺术总监梁志民表示,《金花喜事》是“近年来最好的本土作品之一,值得推荐!”京剧名角朱陆豪也称赞:“这是我近几年来看过最棒、最棒的一出舞台剧!”这部戏由曾任电影《色戒》演员指导的朱宏章担任导演,演员阵容方面,由大开剧团艺术总监、老戏骨张丹玮挑大梁饰演母亲许金花,并吸引2014台湾电视金钟奖戏剧配角奖得主谢琼暖、台湾最迷人的男中音及音乐剧小天王程伯仁等一众台湾中生代实力派演员与青春派明星强强联手,同台恣意飙戏。

关照现实的女性故事

这部描写女性生活、情感和诉求的作品选取的时间节点是上世纪80年代,这正是台湾政治、经济发生巨变的时期。蒋经国宣布台湾解严后不久病逝于台北七海官邸,台湾社会随着权威体制的瓦解开始了一段思想“爆炸”的时期,社会思潮层出不穷。而女性主义在台湾兴起和蓬勃发展,也是在这个时期。

1982年,台湾著名的女性主义杂志《妇女新知》成立,一群知识女性开始集结,致力于“使妇女意识觉醒”。在那个主动权仍掌握在男人手里的时代,这群妇女以杂志为阵地,开始了艰难的“让世界看到自己”的过程。而这部《金花喜事》,虽然以精巧的安排和让人捧腹的情节让观众开怀大笑,却并不是肤浅的逗乐,而是在欢笑背后包含着深刻的情怀:任何一个时代的任何一个优秀、真诚、感情充沛的女性,都不该被忘记。

这部戏,描写的就是她们的故事。

在这部戏中,不仅有充满牺牲精神的传统亚洲女性的写照,也呈现了新时代的女性追求自我解放过程中的矛盾与成长。当我们关照这部戏中所描写的女性生活,不论是妹妹春美的奉子成婚、姐姐中西合璧的婚姻,甚至是母亲的“夕阳红”,虽然无不是在自己与家庭的平衡中作出痛苦的抉择,但不再讴歌悲剧式的牺牲,而标志着女性自我觉醒时刻的到来。

从这一点上,我们也能看出2015北京国际女性戏剧节选取这部戏作为开幕剧的原因:在以往的眷村题材作品中,我们看到得最多的,莫过于被政治裹挟的老兵回家无望到安居海岛的心路历程,以及经济窘迫、思想嵌固的时期人们日常生活的坚韧与挣扎。在这些宏阔的历史叙事面前,女性仿佛只是眷村男人身后的影子。殊不知,任何一个家庭,都需要女性付出无数的心神与体力去维系。作为家庭的稳定剂,眷村生活乃至眷村文化理应给女性留有显要的位置。而这部《金花喜事》,将绝对的关注献给默默无声的女人,特别是辛苦的母亲,谢谢她们对家庭无私的贡献与付出,以让家庭其他的成员每一步都走得安稳和得到幸福。

大大的开口

金花喜事》的成功,离不开演出方台湾大开剧团的悉心创作。台湾大开剧团于1998年在台中市成立。团长刘仲伦自美国取得戏剧教育硕士后回台工作。为了让中部民众可以认识、享受戏剧并进一步的分享与创造共同记忆,她成立了大开剧团,希望大开能够以众人为舞台,为众人而开。而“大开”二字是取自于圣经中“你们大大的开口,我就大大的充满”一句。期盼大开是一个以恩典待人,被恩典充满的剧团。

早期的大开以小区剧场的方式运作,招募在地对戏剧有兴趣的台中人来上课、演戏,期望达成“把民众带入剧场,把剧场带入社区,让戏剧成为一种人人都能参与及分享生活经历的体验。2002年艺术总监张丹玮加入大开,带入专业剧团的经营形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多元化的表演团队,并于2012年荣获台中市文化局首届表演艺术金艺奖。

大开制作的许多出戏都与演员训练有关,从生活激发创作,将戏剧与生命结合。像是初期的《酒店母老虎》、《小野菊公寓》主要是为了培育演员的歌舞剧能力;2004年,大开邀请到朱宏章导演来协助加强演员写实表演的功力,因而制作了《呈现本》、《母亲的嫁衣》等戏;而《再说再见》、《男人帮之异想世界》则是请到与大开长期合作“好久茶的秘密系列”儿童歌舞剧的李明泽导演,带领团员即兴创作发展而成;近期的《陪你唱首歌》更邀请了北部专业演员与大开团员相互交流、共同演出,进而提升表演的能力。

同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大陆戏剧院团相比,“融入社区”是台湾戏剧院团尤其是小剧场剧团的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在台湾,小剧场不仅仅是一个演出平台,更是大人们感情融合、孩子们尽情游戏的社交场所。因此,一个小剧场能在一处存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最终成为当地居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每年,大开剧团都会专门安排演职人员参与“大开剧场之旅”,这是专门为学龄前儿童准备的活动,让小朋友能有机会走近小剧场,了解剧场概念和观戏礼仪。大开剧团甚至为“剧场之旅”安排了小丑装扮的演员,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了解小剧场、热爱戏剧。这种看似“无用功”的举措,实际上为一个剧团乃至一个地区的戏剧生态,培养了最坚实的土壤。

(来源: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