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老司城遗址申遗成功 成为湖南首个世界文化遗产

04.07.2015  23:53

老司城宫墙

人民网长沙7月4日电(实习生 万韵)7月4日,在德国波恩举行的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传来消息,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和贵州海龙屯遗址联合代表的“中国土司遗产”顺利通过审议,成为全国第48处世界遗产,老司城遗址也成为湖南省首个世界文化遗产。

老司城遗址位于永顺县城以东灵溪河畔,是古溪州彭氏土司政权的司治所在地,是土司时期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彭氏土司政权始建于后梁开平四年(910年),鼎盛时期辖20州,范围涉及湘鄂川黔渝滇等省市边区,止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改土归流”,历经五代、宋、元、明、清,历时818年,历经28代,共35位刺史或土司。

老司城遗址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古代土司城市遗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其体现了迄今已消亡的土司文化传统,反映了土司及土司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全过程,填补了中国土司制度考古学的空白,见证了汉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中国古代中华民族大融合和民族区域自治的成功案例。此外,老司城遗址与周边魅丽的山水融为一体,体现了文化与自然紧密结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特征。

湖南省文物局局长陈远平介绍,老司城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完整地体现了迄今已消亡的土司文化传统,为研究集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家族文化、政治文化等多元文化为一体的土司文化提供了独特见证;完整地反映了土司及土司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全过程,填补了中国土司制度考古学的空白,为研究土司制度提供了物化载体;完整地见证了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中国古代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典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成功案例,为研究土家族传统民族文化、乡土文化提供了实物例证,为探讨当今世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和谐共处之道提供了难得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