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纪委督导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落实监督责任
湖北省纪委调研督导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落实监督责任情况——
聚焦问题 问诊“开方”
“有的县级派驻机构改革不彻底、有的纪检监察干部怕得罪人、有的纪检监察机关不会监督……这些都是省纪委监察厅在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落实监督责任督导调研工作中发现的问题。”4月23日,湖北省纪委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为推动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责任落实,今年3月中旬起至4月下旬,湖北省纪委监察厅班子成员分别带队,组成10个调研督导组,带着“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责任落实得到底怎么样,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如何改进”等问题,对17个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和101个省直单位纪委(纪检组)落实监督责任情况进行了“全覆盖”式的调研督导。
这既是一次“把脉问诊”,也是一次压力传导。
传导压力 层层压实
3月6日至8日,湖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侯长安深入湖北最为偏远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及所辖恩施市、建始县、巴东县,督导调研监督责任落实情况。
其间,侯长安在恩施州委党校与参加全州首期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专题培训班的州县两级党政领导干部座谈,在巴东县召开州、县(市)纪委书记和基层纪检干部代表座谈会。他强调,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各级纪委要强化责任担当,聚焦中心任务,严格工作措施,创新履职方式,切实履行好监督执纪问责职责。
去年以来,湖北省高度重视向基层传导落实监督责任的压力,侯长安形象地比喻为“不仅要向池塘中央扔石头,还要向池塘四周扔石头,激活一池春水”。
这“一池春水”到底激活没有?各调研督导组通过实地调研、集体座谈、个别约谈、查阅资料、工作抽查等方式进行调研,结果令人欣喜。
各级各地各单位亮出问责的“撒手锏”,去年全省共查处落实“两个责任”不力问题555个,处理739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461人。
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三转”为统领,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不断加大。今年一季度,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四风”问题719个,处理党员干部874人,党纪政纪处分531人。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查处市(厅)级干部13人、县(处)级干部157人、乡(科)级干部695人,同比分别增长8.3%、55.4%和90.9%。
把脉问诊“开方”下药
“要进一步将监督责任的压力传导到位,压紧压实,更要及时发现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到办法和对策,逐一解决,各个击破。”在调研督导活动启动之时,侯长安就告诫各调研督导组。
各调研督导组坚持问题导向,引导各地各单位深入思考、认真分析落实监督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把脉问诊,找准“病灶”。有的个别座谈,“当面锣,对面鼓”;有的开展抽查,眼见为实;有的进行书面测试,不打招呼……一些问题就此浮出水面。
记者从各调研督导组的报告中看到,各地各单位在落实监督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占据较大篇幅。
“少数地方和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履行主体责任还停留于开开会、讲讲话、表表态的层面,‘口动手不动’,缺乏具体实在的措施,没有真正将主体责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同志认为,主体责任落实不力影响了监督责任的落实。
还有的同志为纪检监察干部“抱不平”:“一些地方和单位党委(党组)对纪检监察干部支持不够,一些纪检监察干部本职工作成绩突出,但在所在地方和单位年度评先、民主测评或选拔任用时排位‘靠后’,这客观上影响了监督积极性的发挥。”
更多人将目光转向了纪检监察机关自身:“有的市县纪委内设机构仍然较多,人员分散,每个室仅配备一两个人;聚焦主业的成效不明显。有的县级纪检监察派驻(出)机构改革不彻底,实行综合派出与重点派驻两种模式,重点派驻的纪检监察机构仅配备1名工作人员,监督执纪力量薄弱,难以发挥作用。”“有的纪检监察机关对‘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缺乏研究和探索,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在监督执纪中存在思路不清、方向不明、措施不当的问题”……
有的报告中直指纪检监察干部中存在的问题:“有的纪检监察干部对监督执纪问责畏首畏尾,怕得罪人、怕丢选票,监督执纪失之于软、失之于宽”;“有的基层纪检干部普遍感到本领恐慌、能力不足”……
暴露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在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和深入研究后,湖北省纪委开出一系列“药方”:适时召开全省落实监督责任经验交流会,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履职情况进行检查,持续强化压力传导;出台“两个责任”问责办法,严格执行“一案双查”;深化“三转”和纪检体制改革,严格落实纪委书记(纪检组长)“一律专职专责”制度,推动各级纪委内设机构改革;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突出执纪特点,把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的行为作为执纪重点,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纪检监察机关履职能力,对那些长期不办信、不办案,导致所在单位不正之风滋生蔓延或腐败案件连年发生的纪委书记(纪检组长),严格实施责任追究,以零容忍态度查处纪检监察系统内部违纪违法问题。(记者金颂 通讯员 李瑞 李丽 徐晓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