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财政合作贵州省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工作座谈会在贵阳召开

09.03.2016  19:54

3月8日,中德财政合作贵州省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工作座谈会在贵阳召开。参加会议的有贵阳市生态委、毕节市林业局及开阳、息烽、金沙、黔西、大方、百里杜鹃等6县(管委会)分管中德项目的局领导、项目办主任和财务人员,省财政厅、省审计厅及省林业厅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省林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沈晓春到会并讲话。

沈晓春指出,中德项目是中德财政合作最后一个林业赠款项目。自2008年11月启动实施以来,在项目区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省林业厅、省财政厅、省审计厅的大力支持以及各项目市、县(管委会)林业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项目总体进展顺利。截止到2015年底,完成项目投资4393.44 万元,其中国内配套支出1885.56万元,德方赠款支出2507.88万元。实施可持续森林经营面积32452.2 公顷,占任务计划面积3.5万公顷的92.72%,建立森林经营单位161个,培训技术人员、财务人员和农户15.5 万人次,购置汽车、林业工具和电脑等设备,修建林区道路 210余公里。项目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区林分得到改善,促进了林木生长。项目区群众从中获得经济收入8344万元,其中劳务收入2631万元,间伐收入3486万元,其他收入2227万元。德国近自然林业理念和森林经营技术逐步被项目区林业技术人员和农户所接受,项目培养了许多农民专业技术人才,林区交通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沈晓春强调指出,中德项目的实施,对推动我省林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认真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中德项目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林业理念和技术,积极探索提高森林质量、推动林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设模式符合我省林业实际,特别是项目倡导通过农户参与式森林经营方式,赋予农户决策权,增强农户主人翁意识,维护农户经营利益,提高农户经营森林积极性,以及追求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都充分体现了五大发展理念的内容。二是助力林业扶贫开发的重要措施。贵州是一个典型的山区省份,林业在扶贫开发中占有重要位置,做好“三农”工作,林业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林业必须在破解“三农”难题上不断探索,有所突破,有所作为。中德项目通过实施森林经营、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户能力培训等内容,必将会为加快项目区农村建设、林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作出应有的贡献。三是探索林业发展模式的有效途径。项目的森林经营模式与我国现行的森林经营模式有所不同,特别是经营主体和经营模式上有明显区别。中德项目是农户经营为主,参与项目规划设计和对森林进行自主经营。而我国对森林培育一般是以政府或公司为主体,农户一般是以劳务人员的形式参与。在森林经营分类上,中德项目不对森林进行商品林和公益林分类,是对所有的森林采用近自然林的经营措施,让所有的森林都能发挥多种功能和效益。四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有益借鉴。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集体林木产权和林地经营权已分解落实到户,由农户自主经营森林。但是,林改后农户如何对森林进行科学地经营仍是一个需要研究探索的重大课题。中德项目农户参与式森林经营的方式和近自然林的森林经营措施在许多方面都符合我省林改后的森林经营特点和要求,通过项目的实施,能为我省森林经营工作提供成功的经验。五是展示我省良好形象的重要平台。中德项目是一个国际合作项目,项目实施的好坏、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荣誉,对加强中德关系和我省引进外资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中德项目是中德合作实施的第一个近自然森林经营项目,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为我国南方省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试验示范。国家林业局对中德项目的实施非常重视和关心,给予了很高的期望。扎实推进项目实施,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交出满意答卷,向外展示贵州干部群众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良好形象。

沈晓春指出,2016年是项目收官之年,各地要切实做好项目收官之年最后“一公里”的工作。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二是要进一步理清思路,制定计划。三是要进一步强化措施,确保质量。四是要进一步加强监管,严格报账制。五是要进一步找准问题,认真整改。六是要进一步做好总结,积累经验,为我国南方集体林区提供成功经验和经营模式。六是要精打细算地抓好项目结余资金的使用。

会上,各项目市、县(管委会)交流了经验,省财政厅、省审计厅及省林业厅有关部门负责人对抓好项目工作提出了有益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