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系统发放助学金468万元 3580名贫困学子获金秋助学金圆求学梦
金秋九月,渐行渐近,开学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对刚刚还沉寂在喜悦中的贫困职工及其农民工家庭,此时,一笔昂贵的上学费让一个个家庭满脸愁云,不知所措。就在万千困难职工家庭焦头烂额时,心系困难职工家庭的市总工会走进了他们,为他们送来了一份“厚礼”——金秋助学金,圆困难职工家庭学子求学梦。
金秋助学 工会在行动
“五千元的学费,对我们这样的家庭来说,就是一笔天文数字,上大学想都不敢想”,今年高考以676分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的肖吉雅说,当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一家人为此高兴了很久,当开学临近,别人家的孩子都在计划怎么上学的事儿,而我却不敢、也不愿提上学的事儿。
原来,肖吉雅的父亲身患残疾,没有劳动力,一家人的生计全靠母亲打零工维持,生活一直过得紧巴巴的。如今,面对争气的女儿考上了中国最好的大学,却拿不出学费来,每当肖母说起自己的乖女儿,眼泪花直打转。
市总工会在得知肖吉雅一家人的情况下,积极为肖吉雅申请了省总工会“梦圆金秋助学”项目,最终获得了5000元的金秋助学金,解决了学费这桩愁事,一家人又眉开眼笑了。
与肖吉雅同样懂事的李佳宴,今年高考以616分获得西南大学录取,让父母欣慰。但父母都是千把元的低收入者,生活一度拮据,很难供李佳宴上大学。市总工会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上门核实情况,为其申请了2000元金秋助学金项目,让其顺利上学。
“2000元对大多数家庭来说,也许是一笔微不足道的小数字,但对我们这样的困难家庭来说,那就是一家人的希望”李佳宴的爸爸说。
以上两个困难职工家庭只是市工会系统开展金秋助学活动的一个缩影。在这个不到3个月的暑假时间里,市总工会发动全市各级工会组织筹集资金468万元,惠及3580个困难职工家庭及其贫困学子圆了上学梦——这是全市各级工会交出的2014年度金秋助学活动“答卷”,且这个“答卷”还在继续答题,从来没有停笔的意思。
不定名额 有一个支助一个
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生活水平整体在提高,但部分家庭或因病致贫或一直就在贫困中奋发等贫困职工家庭,需要社会的关心。对此,作为职工之家的工会组织站了出来,积极为职工说话,多方奔走,为一个个困难职工家庭送去温暖。
今年,在我市金秋助学活动中,市总工会积极向省总工会争取,获得助学金5000元的支助名额52个,总计26万元,对考取重点大学的困难职工家庭学子予以支助。
同时,市总工会针对我市实际情况,除市本级自筹10万元资金为引导外,要求各区、县总工会不得低于10万的助学金规模,并带领各级基层工会组织,扩展助学范围,从企业职工到农民工,从市内户籍农民工到市外户籍农民工,延伸助学覆盖面,让更多地困难家庭及其学子得以享受到金秋助学项目获得的支助,圆梦求学路。
据市总工会王贵勇副主席介绍,今年,凡是在参与建设美丽新铜仁的困难企业职工及其农民工,不限户籍,不分地域,只要家庭子女考取大学或因受到洪涝灾害、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的企业职工(农民工)家庭子女入学均可申请省外大学2000元、省内大学1500元、高中以下800元的金秋助学项目。对此,市总工会不设门槛,不固定支助名额,只要符合条件,有一个支助一个,寄希望不让每一个贫困家庭学子因学费而上不起学、圆不了梦。
就此,全市各级工会组织积极响应起来,工会干部全面出动,利用工会平台自身优势,在接受申请的同时,调出全国工会帮扶工作管理系统建档在册的困难职工及其农民工档案,以及前往社区入户了解或学校全面调查学子情况,全面排查,不放过一个困难学子信息收集,让每一个困难企业职工及其农民工进入工会救助网络,纳入支助范围。
小小支助 情真意切
“工会的恩情,让我深深体会到,金秋助学给人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资助,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支持。将来,一定学成归来,与父老乡亲建设美丽铜仁”肖吉雅字字饱含深情。
肖吉雅这番话道出了广大受支助学子的共同心声,而在其背后,是各级工会的持续探索和不懈努力,在物质上慷慨解囊,在人文关怀情真意切,使金秋助学活动在帮助成千上万寒门学子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立德树人,激励着奔出大山的学子忘不了桃源铜仁这方热土,建设家乡的急迫。
他们的回答响亮且坚定,感恩家乡,感恩铜仁,一个小小举动种下了人才兴铜的热情,让金秋助学项目活动赋予了新的内涵和使命,让铜仁这座山城充满了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