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法官张颍漩:法官办案不是故作姿态吓唬别人
人民网成都10月27日电(记者 陈曦)和一般法官给人威严肃穆的印象不同,“青春活力”是很多人第一次见到85后年轻法官张颖漩的印象。在成都市新津县人民法院(以下称“新津法院”)民一庭,记者见到了张颍漩。
张颍漩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毛建军 摄)
如此“青春活力”的法官,在法庭上能压得住场子么?
“法官办案,重要的是让人心服口服,而不是故作姿态吓唬别人。你说是吧?”张颖漩似乎对这类问题早就有了标准答案。
别看张颖漩年纪轻,可是接手了不少“大案”。
今年初,四川曾经的连锁业“航母”互惠超市最终以被红旗连锁兼并的形式结束了自己的“航行”使命。互惠超市“沉没”的大幕,就是从新津县门店关闭开始的。而张颖漩算是第一个接手互惠超市关店引起劳动纠纷的法官。
作为民一庭唯一负责劳动纠纷的法官,张颖漩也是从零开始。“之前在劳动纠纷方面的经验几乎是零,但作为一名年轻法官,应该主动去接受挑战。”张颖漩说。
张颍漩仔细分析互惠超市案发现,持续关店衍生出的主要问题集中于结算拖欠工资、加班费用,以及老员工的再就业问题。“互惠超市的员工大多是四十岁左右的妇女,互惠一下子关店,她们再就业的困难就比较大。”
案件并不复杂,张颖漩完全可以快速结案。但张颖漩也很清楚,自己这里的判决距离这些上告的员工拿到拖欠工资还很远。“一般这种劳动纠纷官司,如果被告有意拖延的话,有可能拖上几年的时间。而作为原告的员工,根本付不起这么大的时间成本。她们还要继续找工作,继续生活。”本着这样的考虑,张颖漩没有立刻结案,而是主动和员工与互惠超市负责人反复沟通,争取取得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赔偿金额。
“最初员工要求的赔偿金额很高,有的是店长,算上加班费用可以达到十几万。少的也要赔偿几万元。但和互惠超市沟通后,他们没有能力支付这么多。如果我按照员工的要求判决,最后就是互惠再不断上诉,打上一两年的官司。”张颖漩反复沟通后,员工也认识到只能要求部分赔偿,放弃了之前的要求,案件得以迅速完结。
总结这个案子,张颖漩认为:“其实员工也知道公司都要倒闭了,肯定拿不出什么费用。他们更多的是对公司突然关店的气愤。但气归气,还是要继续生活下去。这类劳动纠纷案件,往往都是原告要讨说法,被告也确实没钱。一刀切的判决对双方都没有好处,调解在劳动纠纷案件中的作用很大。”
科班出身的张颖漩在选择法学前,脑子里都是《律政先锋》式的法官形象。现在实际工作中,更多扮演的是社区街道办调解员的角色。虽然和读书时的法官形象相去甚远,但张颖漩很享受现在的工作。
“劳动纠纷案件社会影响力有限,但关系到的是一户户的百姓家庭。如果能真正替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作为法官,是有成就感和满足感的。”张颖漩说。
“法院只是问题解决的最后一站,但问题的源头不堵住,类似案件就越来越多。”张颖漩在其撰写的文章《农民工维权难问题的研究》中提到,要堵住劳动纠纷的源头,需要更加细致的推行普法教育:“很多人在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对一些规定还是了解的,但如果以法律的角度去细琢磨,往往就有漏洞。这些漏洞在他们要维护自己权益的时候就成为硬伤。”
建立多元化的调解机制是张颖漩的另一个观点:“把调解工作都交到法院是不合适的。政府应该出台多元化的调解机制,使得劳动纠纷双方能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调解中。只要利益方面能达成一致,其实大多数劳动纠纷都不必走到司法这一步。”
《农民工维权难问题的研究》2014年被四川省法学会评为“省‘治蜀兴川’法治论坛”三等奖,张颖漩则被市委政法委评为“2014年度法学理论研究先进个人”。
相关新闻:
新津法院打造“互联网+”服务型法院 满足群众多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