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低电压 摘掉“穷”帽子

04.06.2014  22:27

     告别低电压 摘掉“”帽子

    ——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惠及农户“点亮”迤那新生活

    题记: 地处乌蒙山的迤那镇平均海拔2200多米,全镇14个行政村中有13个贫困村,属二类贫困乡镇。近年来,毕节供电局加快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步伐,切实解决迤那电网“卡脖子”问题。2013年底,迤那镇实现户表安装全覆盖。如今,当地村民的生活是否发生了新变化?电压质量能否满足需求?带着一系列问题,笔者于今年3月中旬就迤那镇农网改造后的生产生活情况进行回访,倾听村民享用“新农网”的心声,真切体会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给迤那带来的变迁。

    迤那,彝语意为“美丽的海子”。从威宁县城出发,一路向西,一片连一片平整的高原热土张扬着丰收的希望。两小时车程后,一片曾经贫瘠的热土呈现于眼前:一台台崭新的变压器,错落有致的电力线路,整齐排列的电杆,透明的塑钢电表箱……如今的迤那已彻底改头换面展新颜。供电可靠性大幅提高,电压质量明显改善,电网构架更加坚强,电力带来的变化翻天覆地。

     改造旧电网 撑起新天地

    近年来,随着家电下乡政策的推广及农村家用电器的普及,迤那镇用电需求急剧增加,旧电网设备老化、网架薄弱、供电可靠性低、供电能力不足等“卡脖子”问题导致电力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毕节供电局以加快电网建设为重点,助力迤那镇脱贫致富奔小康。2011年4月13日,贵州电网公司与迤那镇签订“双万帮扶”协议,以“提高供电保障能力、帮助脱贫致富”为主线推进扶贫开发,加强农村电网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为解决威宁县33个乡镇的供电“卡脖子”问题,贵州电网公司2012年对威宁投入6.7亿元进行农网改造升级。2012年7月,威宁电网10千伏及以下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启动。2013年3月初,迤那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破土动工,杆塔组立、放线等工作全面铺开。为确保工程顺利推进,迤那供电所根据供电辖区实际情况,早策划、早布置,就线路通道、树木砍伐等相关问题认真做好政策宣传和沟通对接工作,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和村民配合。

    2013年12月,10千伏迤迤线、10千伏迤麻线先后改造完毕竣工投运,标志着迤那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圆满完成,实现户表率100%。至此,威宁“以220千伏变电站为中心、110千伏电源为支撑、35千伏网架辐射全县”的网架格局全面形成,环网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大幅提升,电源点不足、低电压、过负荷等“卡脖子”问题迎刃而解,农村居民生活及生产用电有了保障,“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网正为迤那的发展撑起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