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贫困 始于创新

25.11.2014  14:00
  对贫困的感受,缘于“纳威赫,去不得”的说法。小时候酷爱吃洋芋,父亲便调侃:送你去威宁吧。然后说起他出差去威宁的见闻:茅草房子,孩子们冬天也光着脚,全家人只有一套完整的衣服可以轮流穿着走亲戚。
  这是30年前的事了。
  大学时,花了很多力气来写《论经济新闻在扶贫攻坚中的作用》。最大的收获不仅是论文评上优,更是从图书馆的各种文献和数据中,看到远比我的感性认知更深广的贫困状态,以及政府和社会各界为反贫困做出的持续努力。
  第一次去紫云采访,从省里来挂职的科技副县长们在那里交流经验。我听到无数动人故事,也听到无数艰辛曲折。还记得当时大家热议的话题:造血和输血,扶贫与扶智。还记得就石漠化的治理和持续利用,紫云和普定的科技副县长谈得兴起,饭后迎着大风围着堤坝绕了一圈又一圈。我默默地跟着,一边视野大开,一边冻得连话都说不出来。
  去关岭采访,时任县委书记和县长巧合地都名为“国富”。两位“国富”分头到乡到村督查玉米良种种植,在现场,除了见识什么是营养球,我深深体会到一线扶贫工作者的艰辛:为了让农民改种良种,他们跋山涉水一村一寨去讲解,去动员,去示范。
  这是20年前的事。
  2008年,重返记者岗位后,又做过多次与扶贫有关的采访。从黔西南的草地养羊,到安顺的板贵花椒;从黔东南的乡村旅游,到毕节的生态重建——仍然是路途坎坷,却已有一大批因地制宜、成效卓著的扶贫发展经验,历多年积累和百折不回,厚植于黔中大地,造福于贫困人群
  最近,令人振奋的消息频频见诸报端。比如中央政府提出,新时期连片与精准相结合的扶贫发展思路;比如老家安顺,一些戴了几十年贫困帽子的县、乡,终于有望要摘掉了;比如刚刚在双11上创造吉尼斯记录的阿里巴巴,要出巨资参与平坝县的扶贫了。和这些宏大事件相对应的是,黔中大视野前线记者发来报道,在安顺的关岭和镇宁两地,分别摸索出新的发展模式,利用山地资源探索创新型的农业,以实现山地增效,农民增收。
  终有一天,我们会告别贫困。作为记录者,我们看到的只是这条波澜壮阔的河流里,或大或小的浪花。作为参与者,那些经历的人和事,那些爱和温暖的传递,那些助人自助的坚持,那些孜孜不倦的探索,即使已成传说,也深深地渗进我们的血液与生命中,成为不断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