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 两会是这样开的
两会一年一次,是媒体报道的重要“战场”。密集的信息、各种释放的信号铺天盖地而来,占据着大篇幅的版面和网站页面,也让很多人对两会有了自己的想象和描绘:
一群代表、委员正装出场,台上一排领导坐席,上面负责念各种报告,下面主要任务是听……表决环节,按按表决器、举举手……
其实,真正的两会远比这来得繁忙、来得节奏快,现场有更多场景是这样的:
带着选题开启“圆桌会议”
代表、委员带着一年来关注的选题,通过调研、找资料、查证、核实,初步形成提案、议案、建议,走进会场。在小组讨论中,20多位代表围坐在一起,开启“圆桌会议”,对政府工作报告、两院报告、财政预算、人事选举等等事项进行逐一审议。
有意见直接提
有的地方有感觉了,代表们会多说两句,有意见建议了,会直接提出。一旦一个话题展开,话筒也就跟着传递出去,也就有了两会现场常见的“抢话筒”现象。等待发言的时刻,“下一个发言让我来”。在这里,气氛既紧张又热烈。因为时间短,这几年两会,对于发言的质量、讨论的效率要求更高。往往一上来,主持人都会强调让大家开门见山,不要重复发言,少说成绩、少表态,多摆问题、多提建议,尽可能给每个人都留出发言时间。
两会的会议形式很多
其实,两会大部分时间内就是这样开的。两会的会议形式有很多:全体会议、主席会议、专题会议……而除了三次全体大会和专题会议,最多的,就是这种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中,人大代表一般按照属地原则划分成不同的代表团,比如西安、渭南、宝鸡。每个代表团再分成数量不等的几个小组。这些小组少则十几人,多则20多人,设有组长、召集人。政协会上,委员是按照不同界别划分小组的,比如经济、教科文卫、农业、妇联等。
记录会议建议上报
在我省两会召开的固定地点——陕西大会堂,每一个地市人大代表团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会议室,政协每个界别也一样。在会期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里,代表和委员云集在这里。全体大会时聚在一起听取各类工作报告,其他时间,要么就分散进各自的会议室讨论审议,要么就继续完善提案、议案、建议,奔走在提交提案、议案、建议的路上。
每一次会议都有现场记录,将会场上讨论的关键点、谁提了什么建议、意见,乃至争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一一记录下来,然后形成建议上报。这些内容会在会议简报中呈现,会出现在媒体报道中,而最终,它们可能在某项政策、制度、或者法规之中体现出来,直接影响着你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