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利好因素助贵州上半年进出口总额增四成多

25.07.2014  13:02

    今年上半年,我省外贸进出口呈现出低开高走形势。随着一季度外贸不乐观的形势逐渐褪去,我省二季度的外贸进出口呈现快速发展势头。上半年同比增长43.1%,增速较1—5月再次前移7位,列全国第3位。

    二季度以来,我省外贸进出口环比增长速度以超过15个百分点的速度蹿升。其中,6月出口继续大幅攀升,助推上半年贵州外贸持续向好。截至今年6月份,我省外贸进出口总值37.98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25.1亿美元。对此,贵阳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下半年外贸形势既让人看到希望,又充满着挑战。

     6月单月

    进出口总值 创年内新高

    6月份,我省外贸进出口较5月继续大幅攀升,环比、同比均显著增长,进出口总值创年内新高。今年上半年我省累计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速较1—5月大幅提升32.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对全省进出口环比、同比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104.8%和100.2%,出口的大幅增长是推动进出口整体增长的绝对因素。

    从出口主要商品看,当月出口规模前五大类商品分别为纺织原料及制品、杂项制品、机电产品、化工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前五类商品出口均大幅增长,这五类商品占全省当月出口总值的65%,对全省当月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65.8%。

    从出口企业情况看,当月出口1亿元以上的15家企业中有12家外贸公司实现净增长,共净增出口53.24亿元,拉动全省当月出口增长446.1个百分点,贡献率高达97.4%。

     三大因素

    影响上半年 外贸形势

    贵阳海关副关长须卫平认为,贵州外贸在一季度低迷的情况下,上半年的外贸额能够达到同比增长超四成的水平,得益于三个因素。

    “一是世界经济总体上呈现回暖迹象,全球贸易增长预期有所好转;二是海关总署、国务院以及贵州省、贵阳海关先后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和促进措施。系列政策措施已成合力,有力提振了外贸企业信心,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积极效应不断显现;三是出口关税政策调整对贵州出口促进作用显著。”须卫平说。

    随着全球贸易环境的逐渐好转,贵州主要出口商品化肥、轮胎、白酒等均显现出了强势的上升势头;我省主要外贸伙伴的进出口额均同比大幅增长。海关数据显示,与我省外贸额排名前三的东盟、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增长幅度均在20%以上,其中与澳大利亚的双边贸易额增幅达110%。

    目前,我省经济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各级政府对外贸工作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贵阳综合保税区、贵安新区以及贵阳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的获批,富士康项目的落户为我省外向型经济迎来更多发展空间。

    此外,关税调整方面,今年以来我国对部分化肥品种关税征收改为从量税,并大幅下调旺季出口关税,为我省化肥淡旺季出口带来良好发展机遇。海关数据显示,上半年,我省化肥出口数量和价值分别增长5倍和3.6倍。

     五大因素

    决定下半年外贸总量

        须卫平指出,下半年贵州省外贸总量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主要涉及到外部市场需求、人民币汇率浮动、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下跌、化肥价格下降和贸易摩擦形势逐渐严峻等因素。“这五大因素将决定我省今年外贸进出口的总量。”须卫平说。

    上半年,我省机电产品进出口56.22亿元,同比增长33.9%,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7.17亿元,同比增长33.5%,均为历史新高。然而,随着我省大宗外贸市场的价格变化,我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外贸形势将会受到冲击。受产量增加及库存增加等因素影响,国际大宗商品出现供过于求,进口价格持续低迷。

    此外,化肥出口价格下降将挤压企业利润空间。今年出口关税下调,对我省化肥出口起较大促进作用,但出口价格持续低迷,企业效益未得到有效提升。作为我省出口大项,化肥的出口一直是影响我省外贸增长的主因。今年我国的化肥的出口政策窗口期在5月16日至10月15日,在此期间,化肥将成为我省出口的重头戏。“下半年的开磷的出口量将集中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关税期结束后,开磷化肥的出口将受到较大影响。”开磷化肥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报记者 刘磊

     ■相关新闻

    贵阳海关推出26项措施促进我省外贸稳定增长

    本报讯近日,贵阳海关发布《贵阳海关深化改革支持外贸稳定的26项措施》。其中,贵安新区、贵阳综保区和贵阳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是重点支持建设内容。

    “26项措施”包括推进加工贸易和保税监管服务创新、支持贵州承接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和通关作业改革;支持贵州“内陆开放”战略实施;优化海关监管和服务等四个部分。其中,促进升级包括支持贵阳综合保税区建设、支持“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贵安新区规划建设、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等6项举措,通过监管模式的创新来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推动改革包括推动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改革,全面开展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等6项举措,以切实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出口通关效率;拓宽平台包括支持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等6项举措,以支持贵州“内陆开放”战略实施;优化服务包括全面实行“24小时无节假日预约通关工作制度”、集中力量打击走私、积极引导贵州企业知识产权备案等8项举措。

    (甘良莹 本报记者 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