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外院士专家服务团贵州行——刘科教授为化学与化工学院作报告
贵大新闻网讯 ( 文/谢云江 )10月17日,在中央统战部党外院士专家服务团贵州行•贵州大学系列活动开展之际,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首席科学家、国家千人计划化学化工委员会主任刘科教授,应邀在西校区化学与化工学院235会议室为化学与化工学院师生就低碳、节能、绿色、环保为主题作报告。
报告会上,刘科教授从雾霾和PM2.5的成因、组成以及解决办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他分析道,雾霾和PM2.5的主要成分是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可吸入颗粒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主因。雾霾和PM2.5的成因除少部份是自然因素外,关键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究其根本是不清洁煤大量使用的结果。
如何降低PM2.5?刘科教授提出了自己建议。他表示,降低PM2.5要减少煤的使用或加大煤的净化,具体来说可以让全国的中小锅炉使用清洁煤,这样可以从总体上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的产生。
报告会上,刘科教授还谈到煤的转换问题。他认为,煤在转换使用过程中反而会增加污染,因为煤向气的转换本身就会带来一定的污染,转换成的气在使用过程中也会有一定的污染产生,只是相对煤的使用要少而已,但总的污染却没有减少。同样,电瓶车的使用也不一定能降低污染,因为,全国70%多的电都是靠火力发电,电瓶车的使用只是转移了污染而已。综合分析下来,刘科教授认为,汽车的驱动使用天然气可能更好,这样相对于煤的使用更能降低污染。
对于贵州煤的综合使用,刘科教授提出了自己意见和建议。他表示,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二氧化硫排放,而硫磺却靠大量进口,而贵州煤的储藏量丰富,硫、氮含量却很高,希望贵州在煤生产的同时增加投入,加大煤的净化,同时对煤含有的硫、氮等进行回收、利用、生产,这样也可以弥补国内市场上硫磺、硫酸的不足。
最后,刘科教授对师生们的疑问进行了解答。
【 责任编辑:田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