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沃斯热议国企高管降薪:有人鸣不平 有人称理解

11.09.2014  11:47

 

  中新社天津9月11日电 (记者 石岩)作为近日一个当仁不让的焦点,围绕国企高管降薪的争论毫无意外地“延烧”至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部分外企高管对中国同行的“遭遇”表示同情,但以中石化老总傅成玉为代表的“当事人”们尽管坦言对被降薪“谈不上高兴”,但仍旧对此举表示理解,并予支持。

 

  此前有官方媒体报透露,《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通过审批,根据该方案,央企、国有金融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薪酬将削减到现有薪酬的30%左右,削减后年薪不能超过60万元人民币。

 

  “如果减少(对高管)激励的话,可能会造成人才的流失,对任何的企业来说,人才都是基础。”美国铝业公司董事长KlausKleinfeld说,“如果有合资方怎么办?该如何确定薪酬?

 

  Klaus Kleinfeld认为,如果国企高管的薪水过高,后者或将出于减税的目的把其收入的一部分转到其他领域。“这对社会也是一种回馈,也是好事。”Klaus Kleinfeld说。

 

  “(关于国企高管降薪的)问题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实应该有更细致具体的探讨。”Klaus Kleinfeld说。

 

  Klaus Kleinfeld的“吐槽”得到了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Mohammed H.AlMady的声援,他认为,单纯的减少薪酬“不会对国企高层产生很好的激励”。

 

  “高管的薪酬需要与很多因素挂钩,如公司职员的薪酬、效率等。”MohammedH.AlMady说。一个值得提及的背景是,MohammedH.AlMady所在的公司亦是沙特一家国有企业。

 

  相较于减少高管薪酬,Klaus Kleinfeld认为,要更关注于打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下(如金融环境),每一个人每一个公司都能够以平等透明的方式来获取到他们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否则这些资源就没法自由地流动。”Klaus Kleinfeld说。

 

  中国政府正在推进的国企改革,其目的之一就是要打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在傅成玉看来,国企改革的核心在于解决好企业如何更加市场化和如何去行政化。

 

  但作为降薪“首当其冲”的对象,傅成玉尽管笑称就个人而言,对降薪“不高兴”,但其观点却与前述两位国际同行有所不同。

 

  “从国家层面来看,(降薪)是应该做的。”傅成玉说,中国有自己“特殊的国情”,即民众和职工才是国家的主人翁,如果国企职工与高管的收入差距过大,会影响队伍的积极性。“中国发展的目的是共同富裕,但在现实中,社会上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考虑发展成果让更多民众受益。”他说。

 

  傅成玉以自己的职业生涯为例指出,并不是高管个人收入多,公司发展就能好。“高管的收入应与员工有个合适的比例。”他说。

 

  “在中国,国企高管的意义不在于赚钱。我把公司做大,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走到世界各地都能受到同行尊重,这是比收入更重要的。”傅成玉说,“如果我们国有企业的领导者想赚大钱,最好离开这个平台,跳出去别在这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