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部差别化政策助推试验区跨越发展
2013年3月7日,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复同意毕节市国土资源差别化政策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以来,在国家国土资源部在智力支持、建设用地、扶贫攻坚等方面对毕节试验区提供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事关我市经济建设发展的重点建设项目和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用地得到有力的保障,有力助推了毕节试验区跨越发展。2014年前三季度,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821.1亿元;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286.9亿元;27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成效凸显,建成高标准示范基地39.32万亩,完成投资3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实现利润10亿元;全市2000万以上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594.1亿元,工业增加值完成226.6亿元。1-9月500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不含跨地区工程)完成671.1亿元;1-9月完成进出口贸易23518万美元。
在国土资源部的支持和指导下,毕节试验区国土资源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耕地保护管理目标全面实现,土地、矿业权市场秩序逐步规范,地质灾害防治体系逐步建立。一是全面开展了用地深化改革创新。全面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等确权登记颁证,夯实扩大农村农民土地权能基础。推进矿产资源配置体制改革,围绕“政府掌控资源、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实行矿产资源分级分类管理,全面推行矿业权招拍挂出让制度,引导优势矿产资源向资源深加工优强企业集聚。着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矿业权市场,积极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改革。
二是积极探索了耕地保护和管理。试验区国土部门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防死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规划管控和执法监管,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土地占补平衡和保护补偿新机制,从数量、质量、生态等方面研究完善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指标和评价体系。全面实施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制度,开展百万亩土地整治工程,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实行供地率、土地利用违约率、土地闲置率与建设用地指标安排、建设用地审批挂钩,开展了单位GDP建设用地消耗下降工作和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活动。率先在织金县开展全省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利用试点,建立了建设项目申报与耕作层剥离利用挂钩制度。同时,通过大力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土地综合整治,三年共投入资金4.57亿元,整治面积28万亩,耕地得到有力的保护,生态功能得到有效修复和提升。2013年,给予试验区乌蒙山片区扶贫专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40公顷,并在给贵州追加的2000公顷用地指标中安排540公顷用于支持毕节试验区职业教育基地建设,有力地推动试验区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三是逐步规范了土地、矿业权市场秩序。通过严格执行矿业权有偿取得和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强重要矿产“三率”指标的监管和考核,扎实推进了“矿山复绿”行动和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通过推进“矿山整合”和“和谐矿区”建设,加强了矿政管理,大力整顿和规范了矿产资源开发秩序。2013年矿产经济为毕节财政带来90多亿元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26%,成为各县区的财政支柱。
四是拓展了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建设。2013年以来,在国土资源部的关心支持下,总投资4.25亿元的织金县织河煤矿片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示范工程得以顺利实施,这是贵州省唯一得到中央财政扶持的矿山环境治理项目,第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第二期工程已全面启动。同时,国家地质调查局2013年投入经费4520万元,在毕节加强地质勘查工作,为我市摸清了资源家底,为实施缺水地区抗旱打井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省级地勘基金2014年投入7100万元,为我市群众找水打井284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