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暨2017国际出版论坛孔学堂国学分论坛在贵阳举办 中国新闻社贵州分社新闻报道引海外媒体高度关注 反响良好
2017年9月22日至24日,第二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暨2017北京国际出版论坛孔学堂国学分论坛在贵阳孔学堂举行。中国新闻社贵州分社就本次活动,发挥国家级新闻通讯社优势,为本次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共发布稿件18条/组,其中全球通讯稿发布1条;图片通稿1组(7幅);网络稿件4条,网络转载过百条;中国新闻社贵州分社旗下新媒体平台“掌中新贵州”微信图文推送3条;微博@中国新闻社贵州分社发布稿件2条。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稿件通过中新社平台扩散至全球范围内多个国家和地区,截止26日中午,共有欧洲、澳洲、北美洲等地区7家主流华文媒体转载传播,影响人群超过百万,效果显著。
一、全球通讯稿件(1条)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书五年“走出去”1.2万种 年均增长10%
中新社贵阳9月23日电 (记者 刘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书版权走出去,规模和质量逐年提升,初步统计,五年来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版权书达到1.2万种,年均增长10%。
23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在此间举行的“第二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暨2017国际出版论坛孔学堂国学分论坛”上透露了上述信息。
2017国际出版论坛孔学堂分论坛的主题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多位国家部委领导、“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汉学家、文化名人、孔子学院代表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吴尚之表示,随着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为世界关注和认可,一大批中华文化经典和优秀读物走出国门,为更多的外国读者知晓和喜爱。初步统计,五年来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版权书达到1.2万种,年均增长10%
同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实施了“丝路书香工程”,和沿线29个国家签订政府间协议,不断促进中国与沿线各国的深层文化互动。并通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国际书展等活动,与海外华文书店以及海外营销平台搭建了中华优秀文化图书线上线下一体化国际营销网络,加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步伐。
论坛上,专家学者们从树立文化自信、国学出版、翻译工作及对外传播的方法等不同侧面,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提出了诸多宝贵建议。
“在所有的交往中,语言是一把钥匙,是一条纽带。”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要发挥语言的功能,加强语言的人才培养,发展语言信息载体以及科学保护语言文化等,实现语言铺路,文化架桥。
土耳其汉学家吉来曾将《孙子兵法》翻译为土耳其文,一时成为畅销书。吉来也是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一所大学的教授,平时除了翻译工作,吉来在大学里致力培养懂中文的翻译人才。他认为,翻译工作是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希望两国加强翻译人才的培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共同努力。”对此,吴尚之提出了五个创新建议。
创新走出去内容,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资源和丰富内涵,着力推出一批中华优秀文化经典和读物;创新表达方式,研究不同国家、不同读者的文化传统、价值取向和习惯;创新传播渠道,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推广和贸易互动、互补的立体化走出去格局。
创新合作平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书与国际知名出版机构合作出版,加强与国际知名出版机构的开发,深化务实合作;创新技术应用,充分发挥现代传播媒体和渠道天然落地,积极应用各种网络手段,智能终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线上线下的立体化传播。(完)
二、网络稿件(4条)
(一)品国学盛宴 “第二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将举行
中新网: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7/09-06/8324195.shtml
发布会现场。 刘鹏 摄
中新网 贵阳9月6日电 (记者 刘鹏)记者6日从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二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暨2017北京国际出版论坛孔学堂国学分论坛”(以下简称,书博会)将于9月22日至24日在贵阳孔学堂举行。届时,海量经典国学书籍及一系列精彩文化活动将为民众献上一场丰富的国学盛宴。
据悉,该书博会是全国唯一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专业博览会,对提升和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学出版物的生存力、发展力、影响力正在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暨2017北京国际出版论坛孔学堂国学分论坛”以“传承中华文脉、弘扬中华文明,品读国学经典、增强文化自信”为主题,旨在引导提升全社会对国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活动由贵州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光明日报编辑部、贵州省文明办、领导干部学国学促进会、贵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据贵州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书记朱新武介绍,本届书博会九大展区特色鲜明,海量图书精彩纷呈。目前,古联体33家成员单位和商务印书馆、中国书店出版社、社科文献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西泠印社等280多家出版单位已确认参展。
展会按专业类别和专题布局,展出面积达7000平方米,分为主场馆(贵州馆)、主宾单位馆(中国出版集团)、联展展示展销馆、国学类精品电视节目线下互动专题展、国学童书专题展、国学新媒体专题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集萃展、国学书店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目展演等九个展区。其中,图书板块实行线下、线上同步展销,预计图书品种达10多万种。
同时,一系列高品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演讲、论坛等活动精彩不断,好戏连台。本届书博会将举行2017北京国际出版论坛孔学堂国学分论坛、国学类畅销图书“编印发”出版链话、孔子学院教材建设研讨会、“外国人眼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讨会、书香贵州·阅读盛典”等十余项主体活动。
此外,为充分满足广大读者的文化需求,博览会期间,组委会还将组织开展水袖、昆曲、黔剧、茶艺、古琴、传统体育项目展演等各类传统文化活动不少于100场,以及多彩贵州“双百”创作工程书画展活动。
正值盛世书香浓。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何力表示,希望本届书博发扬优良传统,增强文化自信,尽显黔风古韵,播撒读书种子,激发读书热情。(完)
网络转载:
新浪新闻:http://news.sina.com.cn/o/2017-09-06/doc-ifykpzey4829867.shtml
中华网:http://news.china.com/baike_5Zu95a2m5Zu-5Lmm.html
21CN新闻:http://news.21cn.com/caiji/roll1/a/2017/0906/18/32693114.shtml
华夏经纬网:http://www.huaxia.com/zhwh/whxx/2017/09/5458122.html
中国图书馆网:http://www.bjninhao.com/wenhuadongtai/2017-09/340499.html
沿河沙子网:http://www.yhszz.com/szbk/20170907/6883.html
(二)“第二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贵阳启幕
中新网: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7/09-22/8337788.shtml
“第二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暨2017国际出版论坛孔学堂国学分论坛”22日在贵阳孔学堂启幕。 袁超 摄
中新网 贵阳9月22日电 (记者 刘鹏 袁超)“每一个社会成员行动起来,让阅读国学经典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每一个家庭行动起来,让阅读国学经典成为一种优良传统;每一个单位和社会组织行动起来,让阅读国学经典成为一种风气……”
22日,“第二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暨2017国际出版论坛孔学堂国学分论坛”(以下简称,书博会)在贵阳孔学堂启幕,文化名人代表阎崇年在开幕式上宣读的《国学阅读倡议书》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并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让阅读国学经典成为个人的生活方式,家庭的优良传统,以及社会的时尚。
“书博会”现场一隅。 袁超 摄
据悉,书博会是全国唯一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专业博览会。本届书博会以“传承中华文脉、弘扬中华文明,品读国学经典、增强文化自信”为主题,旨在引导提升全社会对国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国学书籍展示。 袁超摄
本届书博会设置了主场馆(贵州馆)、主宾单位馆(中国出版集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集萃展等9个展区,图书品种达10多万种,吸引了古联体33家成员单位和商务印书馆、中国书店出版社、社科文献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等近300家出版单位参展。
贵州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朱新武表示,书博会致力打造成为集聚世界及国内国学类优质资源、具有国内及国际影响力的专业博览会文化品牌,集中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版成果,为推进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文明交流交融作出努力。
书博会期间,一批业界大咖名流的到来为书博会增添了不少“看点”。叶小文、阎崇年、叶辛、王杰等文化名人、十几位孔子学院中外方院长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知名汉学家齐聚贵阳,通过举办讲座、论坛以及签售会的形式,与广大读者互动交流,分享国学感悟,共享国学魅力。
近年来,贵州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不断作出积极努力和探索。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何力表示,希望以书博会的举办为契机,引导提升全社会对国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推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
据悉,本届书博会期间还将举行2017国际出版论坛孔学堂国学分论坛、“书香贵州·阅读盛典”、国学类畅销图书编印发出版链话、孔子学院教材建设研讨会、“阳明学的当代价值”对话论坛等一系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以营造全民阅读活动良好氛围。
本届书博会由贵州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贵州省文明办、光明日报社、领导干部学国学促进会、贵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完)
网络转载 :
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o/2017-09-22/doc-ifymeswc9222862.shtml
网易新闻:http://news.163.com/17/0922/15/CUURP28D00018AOQ.html
中国网:http://media.china.com.cn/hzlt/2017-09-23/1142192.html
儒家网:http://www.rujiazg.com/article/id/12350/
中华网:http://news.china.com/news100/11038989/20170922/31504198.html
华夏经纬网:http://www.huaxia.com/zhwh/whxx/2017/09/5480585.html
石狮网:http://www.ssxww.com.cn/wenhua/2017/0922/12667.html
沿河沙子网:http://yhszz.com/szbk/20170923/7627.html
泉州山东商会网:http://www.fjsdsh.com/txls/qlfqwh/20170924/3485.html
中新网: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7/09-22/8337823.shtml
小学生在现场吟诵《王阳明咏良知四首示诸生》。袁超摄
中新网 贵阳9月22日电(袁超 刘鹏)2017年,是贵州省“全民阅读”活动第十一个年份。从“读不读”,到“读什么”“怎么读”,经11年间的不断努力,读书的需求,正在贵州蔚然成风……
“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 9月22日,一首《王阳明咏良知四首示诸生》吟诵拉开了2017年第二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以下简称:书博会)“书香贵州·阅读盛典”的序幕。
嘉宾在现场分享阅读心得。瞿宏伦摄袁超摄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贵阳市政府副市长王玉祥介绍,为普及“全民阅读”,贵阳市建立公共图书馆10个,图书馆小站51个,全市75个乡镇全部建立图书室,94个社区全部建立了阅读书屋,全市70%以上的社区、乡镇建有标准的公共电子阅读室,全市912个行政村建有942家农家书屋。
贵州布依族学生韦方雪朗诵《农家书屋,有你我不孤单》。瞿宏伦摄袁超摄
“作为一名母亲,我在家里营造了一个读书氛围;作为一名老师,我在教室建立图书角,孩子们能够读书,他们是快乐的。”贵州盲人女教师刘芳以自己多年的读书经历和阅读体会告诉观众,良好的阅读环境对孩子读书的重要性。
据了解,自2006年,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部门大力倡导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以来,贵州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截至2016年,全省共建成农家书屋18781个,数字农家书屋723个。自动借书机、流动图书角、24小时书店相继在贵州建立,民间图书馆、阅读推广公益组织随之成长起来,省内各级图书馆、文化馆、道德讲堂、乡村学校、少年宫举办的读书活动丰富多彩……贵州全民阅读的风气正在形成。
“农家书屋陪伴了我,我用书中学习到的知识帮助邻居。”因父母外出打工,农家书屋成为了贵州布依族学生韦方雪的“好伙伴”,在台上,韦方雪朗读了她所写下的作文《农家书屋,有你我不孤单》博得阵阵掌声。
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巡视员、“北京阅读季”代表董明表示,“书香贵州”阅读盛典期间,以全民阅读为纽带,充分发挥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示范引领作用,与贵州省全民阅读建立了结对帮扶工作长效机制,旨在有效推动贵州省全民阅读活动的持续、深入、高效开展,加快文化建设。
在本届书博会中,10万种精品国学图书,280多家参展的出版单位,数十位参加论坛活动的全国知名学者,以及即将举办的100多项精彩纷呈的传统文化活动,将在此共同搭建起展示、交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端平台,以多彩贵州文化新形象引领全民阅读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让书香飘满贵州。(完)
网络转载:
网易新闻:http://news.163.com/17/0922/15/CUUTJ24600018AOQ.html
凤凰新闻:http://news.ifeng.com/a/20170922/52121185_0.shtml
中华网:http://news.china.com/news100/11038989/20170922/31504449.html
东方头条:http://mini.eastday.com/a/170922173908862.html
大众网:http://culture.dzwww.com/zx/201709/t20170922_16457584.html
华夏经纬网:http://www.huaxia.com/zhwh/whxx/2017/09/5480617.html
黄河新闻网:http://ll.sxgov.cn/content/2017-09/22/content_8298578.htm
聚行业:http://zhanhuixinxi.juhangye.com/201709/news_19403203.html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书五年“走出去”1.2万种
中新网: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7/09-23/8338365.shtml
论坛现场。 刘鹏 摄
中新网 贵阳9月23日电 (记者 刘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书版权走出去,规模和质量逐年提升,初步统计,五年来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版权书达到1.2万种,年均增长10%。
23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在此间举行的“第二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暨2017国际出版论坛孔学堂国学分论坛”上透露了上述信息。
2017国际出版论坛孔学堂分论坛的主题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多位国家部委领导、“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汉学家、文化名人、孔子学院代表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吴尚之表示,随着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为世界关注和认可,特别是通过文化界、学术界、出版界共同努力,一大批中华文化经典和优秀读物走出国门,为更多的外国读者知晓和喜爱。初步统计,五年来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版权书达到1.2万种,年均增长10%
同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实施了“丝路书香工程”,和沿线29个国家签订政府间协议,不断促进中国与沿线各国的深层文化互动。并通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国际书展等活动,一百多家海外华文书店以及海外营销平台搭建了中华优秀文化图书线上线下一体化国际营销网络,加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步伐。
论坛上,专家学者们分别从树立文化自信、国学出版、翻译工作及对外传播的方法等不同侧面,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提出了诸多宝贵的建议。
“在所有的交往中,语言是一把钥匙,是一条纽带。”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要发挥语言的功能,加强语言的人才培养,发展语言信息载体以及科学保护语言文化等,实现语言铺路,文化架桥。
贵阳孔学堂一隅。 刘鹏摄
土耳其汉学家吉来曾将《孙子兵法》翻译为土耳其文,一时成为畅销书。吉来也是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一所大学的教授,平时除了翻译工作,吉来在大学里致力培养懂中文的翻译人才。他认为,翻译工作是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希望两国加强翻译人才的培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共同努力。”对此,吴尚之提出了五个创新建议。
创新走出去内容,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资源和丰富内涵,着力推出一批中华优秀文化经典和读物;创新表达方式,研究不同国家、不同读者的文化传统、价值取向和习惯;创新传播渠道,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推广和贸易互动、互补的立体化走出去格局。
创新合作平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书与国际知名出版机构合作出版,加强与国际知名出版机构的开发,深化务实合作;创新技术应用,充分发挥现代传播媒体和渠道天然落地,积极应用各种网络手段,智能终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线上线下的立体化传播。(完)
网络 转载:
凤凰新闻:http://finance.ifeng.com/a/20170923/15690784_0.shtml
新浪新闻:http://news.sina.com.cn/o/2017-09-23/doc-ifymenmt6394514.shtml
大河网:http://news.dahe.cn/2017/09-24/108540442.html
华夏经纬网:http://www.huaxia.com/zhwh/whxx/2017/09/5481215.html
百姓观察网:http://baiguanw.cn/news/wenhuajiaoyu/2017/0923/131616.html
多彩贵州网:http://culture.gog.cn/system/2017/09/25/016124234.shtml
广州新闻在线:http://jsdingsen.com/wmcj/2017/0924/17948.html
单县新闻:http://www.inpiao.com/fyrw/2017/0924/8320.html
连州旅游网:http://www.lzly.org/mx/2017/0924/3852.html
湖北网台:http://news.hbtv.com.cn/p/962757.html
二、 图片通稿(1组)
第二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在贵阳开幕(7幅)
中国新闻图片网链接:http://www.cnsphoto.com/newsphoto/detail.jsp?picid=103509914
9月22日,一位老人在书博会现场翻阅图书。当日,“第二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暨2017国际出版论坛孔学堂国学分论坛”(下文简称“书博会”)在贵阳孔学堂开幕。本届书博会按专业类别和专题布局,展出面积达7000平方米,展示了包括国学类、历史类、古籍类等在内的10万种精美国学图书,展览将持续到9月24日。中新社记者瞿宏伦摄 ( 2017-09-22 )
9月22日,《百家讲坛》主讲人韩昇教授在书博会现场举行新书签售会。当日,“第二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暨2017国际出版论坛孔学堂国学分论坛”(下文简称“书博会”)在贵阳孔学堂开幕。本届书博会按专业类别和专题布局,展出面积达7000平方米,展示了包括国学类、历史类、古籍类等在内的10万种精美国学图书,展览将持续到9月24日。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 2017-09-22 )
9月22日,国学图书受民众热捧。当日,“第二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暨2017国际出版论坛孔学堂国学分论坛”(下文简称“书博会”)在贵阳孔学堂开幕。本届书博会按专业类别和专题布局,展出面积达7000平方米,展示了包括国学类、历史类、古籍类等在内的10万种精美国学图书,展览将持续到9月24日。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 2017-09-22 )
9月22日,一对老夫妻牵着手观看书博会“畅销书”展板。当日,“第二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暨2017国际出版论坛孔学堂国学分论坛”(下文简称“书博会”)在贵阳孔学堂开幕。本届书博会按专业类别和专题布局,展出面积达7000平方米,展示了包括国学类、历史类、古籍类等在内的10万种精美国学图书,展览将持续到9月24日。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 2017-09-22 )
9月22日,一位父亲抱着孩子正在书博会选购图书。当日,“第二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暨2017国际出版论坛孔学堂国学分论坛”(下文简称“书博会”)在贵阳孔学堂开幕。本届书博会按专业类别和专题布局,展出面积达7000平方米,展示了包括国学类、历史类、古籍类等在内的10万种精美国学图书,展览将持续到9月24日。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 2017-09-22 )
9月22日,民众在书博会展板前留影。当日,“第二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暨2017国际出版论坛孔学堂国学分论坛”(下文简称“书博会”)在贵阳孔学堂开幕。本届书博会按专业类别和专题布局,展出面积达7000平方米,展示了包括国学类、历史类、古籍类等在内的10万种精美国学图书,展览将持续到9月24日。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摄 ( 2017-09-22 )
9月22日,民众在书博会体验数字借阅机。当日,“第二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暨2017国际出版论坛孔学堂国学分论坛”(下文简称“书博会”)在贵阳孔学堂开幕。本届书博会按专业类别和专题布局,展出面积达7000平方米,展示了包括国学类、历史类、古籍类等在内的10万种精美国学图书,展览将持续到9月24日。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 2017-09-22 )
四、中国新闻社贵州分社新媒体稿件(3条)
(一)新媒体平台掌中新贵州
1、22日书博会开始 这份亮点攻略请您收下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Rf_5IxgVGJPhEZywdHei8w
2、“第二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贵阳启幕 今天你读书了吗?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1TdraIajCwGmM7UmwFfmDw
3、点赞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书五年“走出去”1.2万种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CF4EiyaatFlCmBq8tWGgAQ
(一)微博@中国新闻社贵州分社
四、海外报道(7家)
(一)欧洲时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书五年“走出去”1.2万种
链接:http://www.oushinet.com/china/chinanews/20170926/273442.html
发布时间:2017年9月24日
图为论坛现场。(图片来源:中新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书版权走出去,规模和质量逐年提升,初步统计,五年来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版权书达到1.2万种,年均增长10%。
中新网报道,23日,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在此间举行的“第二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暨2017国际出版论坛孔学堂国学分论坛”上透露了上述信息。
2017国际出版论坛孔学堂分论坛的主题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多位中国国家部委领导、“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汉学家、文化名人、孔子学院代表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吴尚之表示,随着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为世界关注和认可,特别是通过文化界、学术界、出版界共同努力,一大批中华文化经典和优秀读物走出国门,为更多的外国读者知晓和喜爱。初步统计,五年来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版权书达到1.2万种,年均增长10%
同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实施了“丝路书香工程”,和沿线29个国家签订政府间协议,不断促进中国与沿线各国的深层文化互动。并通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国际书展等活动,一百多家海外华文书店以及海外营销平台搭建了中华优秀文化图书线上线下一体化国际营销网络,加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步伐。
论坛上,专家学者们分别从树立文化自信、国学出版、翻译工作及对外传播的方法等不同侧面,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提出了诸多宝贵的建议。
“在所有的交往中,语言是一把钥匙,是一条纽带。”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要发挥语言的功能,加强语言的人才培养,发展语言信息载体以及科学保护语言文化等,实现语言铺路,文化架桥。
土耳其汉学家吉来曾将《孙子兵法》翻译为土耳其文,一时成为畅销书。吉来也是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一所大学的教授,平时除了翻译工作,吉来在大学里致力培养懂中文的翻译人才。他认为,翻译工作是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希望两国加强翻译人才的培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共同努力。”对此,吴尚之提出了五个创新建议。
创新走出去内容,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资源和丰富内涵,着力推出一批中华优秀文化经典和读物;创新表达方式,研究不同国家、不同读者的文化传统、价值取向和习惯;创新传播渠道,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推广和贸易互动、互补的立体化走出去格局。
创新合作平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书与国际知名出版机构合作出版,加强与国际知名出版机构的开发,深化务实合作;创新技术应用,充分发挥现代传播媒体和渠道天然落地,积极应用各种网络手段,智能终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线上线下的立体化传播。
图为论坛现场。(图片来源:中新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书版权走出去,规模和质量逐年提升,初步统计,五年来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版权书达到1.2万种,年均增长10%。
中新网报道,23日,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在此间举行的“第二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暨2017国际出版论坛孔学堂国学分论坛”上透露了上述信息。
2017国际出版论坛孔学堂分论坛的主题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多位中国国家部委领导、“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汉学家、文化名人、孔子学院代表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吴尚之表示,随着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为世界关注和认可,特别是通过文化界、学术界、出版界共同努力,一大批中华文化经典和优秀读物走出国门,为更多的外国读者知晓和喜爱。初步统计,五年来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版权书达到1.2万种,年均增长10%
同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实施了“丝路书香工程”,和沿线29个国家签订政府间协议,不断促进中国与沿线各国的深层文化互动。并通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国际书展等活动,一百多家海外华文书店以及海外营销平台搭建了中华优秀文化图书线上线下一体化国际营销网络,加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步伐。
论坛上,专家学者们分别从树立文化自信、国学出版、翻译工作及对外传播的方法等不同侧面,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提出了诸多宝贵的建议。
“在所有的交往中,语言是一把钥匙,是一条纽带。”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要发挥语言的功能,加强语言的人才培养,发展语言信息载体以及科学保护语言文化等,实现语言铺路,文化架桥。
土耳其汉学家吉来曾将《孙子兵法》翻译为土耳其文,一时成为畅销书。吉来也是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一所大学的教授,平时除了翻译工作,吉来在大学里致力培养懂中文的翻译人才。他认为,翻译工作是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希望两国加强翻译人才的培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共同努力。”对此,吴尚之提出了五个创新建议。
创新走出去内容,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资源和丰富内涵,着力推出一批中华优秀文化经典和读物;创新表达方式,研究不同国家、不同读者的文化传统、价值取向和习惯;创新传播渠道,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推广和贸易互动、互补的立体化走出去格局。
创新合作平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书与国际知名出版机构合作出版,加强与国际知名出版机构的开发,深化务实合作;创新技术应用,充分发挥现代传播媒体和渠道天然落地,积极应用各种网络手段,智能终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线上线下的立体化传播。
(二)澳洲网:“第二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贵阳启幕
链接:http://www.au123.com/china/421512.jhtml
发布时间:2017年9月26日
“第二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暨2017国际出版论坛孔学堂国学分论坛”22日在贵阳孔学堂启幕。(图片来源:中新网)
“每一个社会成员行动起来,让阅读国学经典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每一个家庭行动起来,让阅读国学经典成为一种优良传统;每一个单位和社会组织行动起来,让阅读国学经典成为一种风气……”
22日,“第二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暨2017国际出版论坛孔学堂国学分论坛”(以下简称,书博会)在贵阳孔学堂启幕,文化名人代表阎崇年在开幕式上宣读的《国学阅读倡议书》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并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让阅读国学经典成为个人的生活方式,家庭的优良传统,以及社会的时尚。
据悉,书博会是全国唯一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专业博览会。本届书博会以“传承中华文脉、弘扬中华文明,品读国学经典、增强文化自信”为主题,旨在引导提升全社会对国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本届书博会设置了主场馆(贵州馆)、主宾单位馆(中国出版集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集萃展等9个展区,图书品种达10多万种,吸引了古联体33家成员单位和商务印书馆、中国书店出版社、社科文献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等近300家出版单位参展。
贵州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朱新武表示,书博会致力打造成为集聚世界及国内国学类优质资源、具有国内及国际影响力的专业博览会文化品牌,集中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版成果,为推进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文明交流交融作出努力。
书博会期间,一批业界大咖名流的到来为书博会增添了不少“看点”。叶小文、阎崇年、叶辛、王杰等文化名人、十几位孔子学院中外方院长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知名汉学家齐聚贵阳,通过举办讲座、论坛以及签售会的形式,与广大读者互动交流,分享国学感悟,共享国学魅力。
近年来,贵州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不断作出积极努力和探索。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何力表示,希望以书博会的举办为契机,引导提升全社会对国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推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
据悉,本届书博会期间还将举行2017国际出版论坛孔学堂国学分论坛、“书香贵州·阅读盛典”、国学类畅销图书编印发出版链话、孔子学院教材建设研讨会、“阳明学的当代价值”对话论坛等一系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以营造全民阅读活动良好氛围。
本届书博会由贵州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贵州省文明办、光明日报社、领导干部学国学促进会、贵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三)日本东华新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书五年“走出去”1.2万种
链接:http://www.livejapan.cn/home/home_headLines/20170926/7073.html
发布时间:2017年9月26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书版权走出去,规模和质量逐年提升,初步统计,五年来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版权书达到1.2万种,年均增长10%。
23日,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在贵阳举行的“第二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暨2017国际出版论坛孔学堂国学分论坛”上透露了上述信息。
2017国际出版论坛孔学堂分论坛的主题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多位国家部委领导、“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汉学家、文化名人、孔子学院代表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吴尚之表示,随着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为世界关注和认可,特别是通过文化界、学术界、出版界共同努力,一大批中华文化经典和优秀读物走出国门,为更多的外国读者知晓和喜爱。初步统计,五年来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版权书达到1.2万种,年均增长10%
同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实施了“丝路书香工程”,和沿线29个国家签订政府间协议,不断促进中国与沿线各国的深层文化互动。并通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国际书展等活动,一百多家海外华文书店以及海外营销平台搭建了中华优秀文化图书线上线下一体化国际营销网络,加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步伐。
论坛上,专家学者们分别从树立文化自信、国学出版、翻译工作及对外传播的方法等不同侧面,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提出了诸多宝贵的建议。
“在所有的交往中,语言是一把钥匙,是一条纽带。”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要发挥语言的功能,加强语言的人才培养,发展语言信息载体以及科学保护语言文化等,实现语言铺路,文化架桥。
土耳其汉学家吉来曾将《孙子兵法》翻译为土耳其文,一时成为畅销书。吉来也是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一所大学的教授,平时除了翻译工作,吉来在大学里致力培养懂中文的翻译人才。他认为,翻译工作是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希望两国加强翻译人才的培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共同努力。”对此,吴尚之提出了五个创新建议。
创新走出去内容,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资源和丰富内涵,着力推出一批中华优秀文化经典和读物;创新表达方式,研究不同国家、不同读者的文化传统、价值取向和习惯;创新传播渠道,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推广和贸易互动、互补的立体化走出去格局。
创新合作平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书与国际知名出版机构合作出版,加强与国际知名出版机构的开发,深化务实合作;创新技术应用,充分发挥现代传播媒体和渠道天然落地,积极应用各种网络手段,智能终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线上线下的立体化传播。
(四)日本东华新报:第二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在贵阳开幕
链接:http://www.livejapan.cn/home/home_focusPics/20170926/7074.html
发布时间:2017年9月26日
(五)南美侨报网:“全民阅读”浪潮高涨 书香“飘满”贵州
链接:http://www.br-cn.com/news/ch_news/20170925/94071.html
发布时间:2017年9月25日
小学生在现场吟诵《王阳明咏良知四首示诸生》。中新网
【南美侨报网讯】2017年,是贵州省“全民阅读”活动第十一个年份。从“读不读”,到“读什么”“怎么读”,经11年间的不断努力,读书的需求,正在贵州蔚然成风……
“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9月22日,一首《王阳明咏良知四首示诸生》吟诵拉开了2017年第二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以下简称:书博会)“书香贵州·阅读盛典”的序幕。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贵阳市政府副市长王玉祥介绍,为普及“全民阅读”,贵阳市建立公共图书馆10个,图书馆小站51个,全市75个乡镇全部建立图书室,94个社区全部建立了阅读书屋,全市70%以上的社区、乡镇建有标准的公共电子阅读室,全市912个行政村建有942家农家书屋。
“作为一名母亲,我在家里营造了一个读书氛围;作为一名老师,我在教室建立图书角,孩子们能够读书,他们是快乐的。”贵州盲人女教师刘芳以自己多年的读书经历和阅读体会告诉观众,良好的阅读环境对孩子读书的重要性。
据了解,自2006年,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部门大力倡导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以来,贵州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截至2016年,全省共建成农家书屋18781个,数字农家书屋723个。自动借书机、流动图书角、24小时书店相继在贵州建立,民间图书馆、阅读推广公益组织随之成长起来,省内各级图书馆、文化馆、道德讲堂、乡村学校、少年宫举办的读书活动丰富多彩……贵州全民阅读的风气正在形成。
“农家书屋陪伴了我,我用书中学习到的知识帮助邻居。”因父母外出打工,农家书屋成为了贵州布依族学生韦方雪的“好伙伴”,在台上,韦方雪朗读了她所写下的作文《农家书屋,有你我不孤单》博得阵阵掌声。
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巡视员、“北京阅读季”代表董明表示,“书香贵州”阅读盛典期间,以全民阅读为纽带,充分发挥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示范引领作用,与贵州省全民阅读建立了结对帮扶工作长效机制,旨在有效推动贵州省全民阅读活动的持续、深入、高效开展,加快文化建设。
在本届书博会中,10万种精品国学图书,280多家参展的出版单位,数十位参加论坛活动的全国知名学者,以及即将举办的100多项精彩纷呈的传统文化活动,将在此共同搭建起展示、交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端平台,以多彩贵州文化新形象引领全民阅读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让书香飘满贵州。
(六)南美侨报网:"第二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贵阳启幕
链接:http://www.br-cn.com/news/ch_news/20170925/94070.html
发布时间:2017年9月25日
【南美侨报网讯】22日,“第二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暨2017国际出版论坛孔学堂国学分论坛”(以下简称,书博会)在贵阳孔学堂启幕,文化名人代表阎崇年在开幕式上宣读的《国学阅读倡议书》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并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让阅读国学经典成为个人的生活方式,家庭的优良传统,以及社会的时尚。
“每一个社会成员行动起来,让阅读国学经典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每一个家庭行动起来,让阅读国学经典成为一种优良传统;每一个单位和社会组织行动起来,让阅读国学经典成为一种风气……”
据悉,书博会是全国唯一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专业博览会。本届书博会以“传承中华文脉、弘扬中华文明,品读国学经典、增强文化自信”为主题,旨在引导提升全社会对国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本届书博会设置了主场馆(贵州馆)、主宾单位馆(中国出版集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集萃展等9个展区,图书品种达10多万种,吸引了古联体33家成员单位和商务印书馆、中国书店出版社、社科文献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等近300家出版单位参展。
贵州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朱新武表示,书博会致力打造成为集聚世界及国内国学类优质资源、具有国内及国际影响力的专业博览会文化品牌,集中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版成果,为推进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文明交流交融作出努力。
书博会期间,一批业界大咖名流的到来为书博会增添了不少“看点”。叶小文、阎崇年、叶辛、王杰等文化名人、十几位孔子学院中外方院长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知名汉学家齐聚贵阳,通过举办讲座、论坛以及签售会的形式,与广大读者互动交流,分享国学感悟,共享国学魅力。
近年来,贵州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不断作出积极努力和探索。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何力表示,希望以书博会的举办为契机,引导提升全社会对国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推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
据悉,本届书博会期间还将举行2017国际出版论坛孔学堂国学分论坛、“书香贵州·阅读盛典”、国学类畅销图书编印发出版链话、孔子学院教材建设研讨会、“阳明学的当代价值”对话论坛等一系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以营造全民阅读活动良好氛围。
本届书博会由贵州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贵州省文明办、光明日报社、领导干部学国学促进会、贵阳市政府联合主办。
(七) 俄 罗斯龙报:“全民阅读”浪潮高涨 书香“飘满”中国贵州
链接:http://www.dragonnewsru.com/dragons/60900.jhtml
发布时间:2017年9月26日
小学生在现场吟诵《王阳明咏良知四首示诸生》。(图片来源:中新网)
2017年,是中国贵州省“全民阅读”活动第十一个年份。从“读不读”,到“读什么”“怎么读”,经11年间的不断努力,读书的需求,正在贵州蔚然成风……
中新网报道,“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9月22日,一首《王阳明咏良知四首示诸生》吟诵拉开了2017年第二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以下简称:书博会)“书香贵州·阅读盛典”的序幕。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贵阳市政府副市长王玉祥介绍,为普及“全民阅读”,贵阳市建立公共图书馆10个,图书馆小站51个,全市75个乡镇全部建立图书室,94个社区全部建立了阅读书屋,全市70%以上的社区、乡镇建有标准的公共电子阅读室,全市912个行政村建有942家农家书屋。
嘉宾在现场分享阅读心得。(图片来源:中新网)
“作为一名母亲,我在家里营造了一个读书氛围;作为一名老师,我在教室建立图书角,孩子们能够读书,他们是快乐的。”贵州盲人女教师刘芳以自己多年的读书经历和阅读体会告诉观众,良好的阅读环境对孩子读书的重要性。
据了解,自2006年,中宣部、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部门大力倡导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以来,贵州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截至2016年,全省共建成农家书屋18781个,数字农家书屋723个。自动借书机、流动图书角、24小时书店相继在贵州建立,民间图书馆、阅读推广公益组织随之成长起来,省内各级图书馆、文化馆、道德讲堂、乡村学校、少年宫举办的读书活动丰富多彩……贵州全民阅读的风气正在形成。
贵州布依族学生韦方雪朗诵《农家书屋,有你我不孤单》。(图片来源:中新网)
“农家书屋陪伴了我,我用书中学习到的知识帮助邻居。”因父母外出打工,农家书屋成为了贵州布依族学生韦方雪的“好伙伴”,在台上,韦方雪朗读了她所写下的作文《农家书屋,有你我不孤单》博得阵阵掌声。
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巡视员、“北京阅读季”代表董明表示,“书香贵州”阅读盛典期间,以全民阅读为纽带,充分发挥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示范引领作用,与贵州省全民阅读建立了结对帮扶工作长效机制,旨在有效推动贵州省全民阅读活动的持续、深入、高效开展,加快文化建设。
在本届书博会中,10万种精品国学图书,280多家参展的出版单位,数十位参加论坛活动的全国知名学者,以及即将举办的100多项精彩纷呈的传统文化活动,将在此共同搭建起展示、交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端平台,以多彩贵州文化新形象引领全民阅读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让书香飘满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