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17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项目规划及培训单位遴选有关工作的通知
黔教师发〔2017〕73号
各市(州)教育局,贵安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仁怀市、威宁县教育局,各培训院校(机构):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培训指南的通知》(教师厅〔2016〕1号)、《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17〕2号)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现将我省2017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国培计划(2017)”)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项目设置及要求
贵州省“国培计划(2017)”分“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两大类实施,具体项目分别按照乡村教师培训团队研修、送教下乡培训、乡村教师网络研修、乡村教师访名校和乡村校(园)长培训五类设计,集中支持乡村教师、校(园)长培训。实行项目资源整合,在“国培计划”中整合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所有项目培训需严格按照教育部《乡村教师培训指南》要求进行。培训主要项目设置及要求如下:
(一)乡村教师培训团队研修(含跨年度递进式整县推进项目)
1、项目目标任务
(1)培训对象:县域内具有良好发展潜力、能够承担县级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送教下乡培训、网络研修指导工作的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和教研员。
(2)培训目标:全面提升县级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教研员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培训指导能力,为项目县打造一支“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乡村教师培训团队,提高县级教师培训团队的培训能力、教研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
(3)培训时间:培训时间90天,其中跟岗实践时间不少于1/3,开展分阶段递进式研修,可跨年度分段实施,本年度完成培训时间不少于1/2。主要包括院校(机构)集中研修(30天)、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和中小学幼儿园“影子教师”跟岗实践(30天)、返岗实践(25天)和总结提升(5天)等四个环节,须建立教师研修网络工作坊,将网络研修贯穿始终,网络研修不少于80学时。
(4)培训内容:培训课程应充分考虑教师培训者能力结构,着力于参训教师培训、教研和培训资源建设能力提升,按照教研类与培训类内容并重的原则,遵循“听一次、看一次、做一次、教一次”的路径将理论与实践有机整合,合理配置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培训类课程和实践性课程总学时数应分别不少于50%,系统整合网络研修课程。集中研修与跟岗实践课程须涵盖送教下乡培训、网络研修、教师工作坊研修、培训课程资源生存与加工等方法和技能,返岗实践应完成送教下乡培训、网络研修指导和教师工作坊主持三项任务。课程设置中应明确参训教师跟岗实践期间的任务,以任务驱动参训教师跟岗和返岗实践。
2、项目实施要求
高等学校牵头负责项目总体设计并牵头实施,重点负责理论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影子教师”跟岗活动内容和总结提升阶段的工作,联合远程培训机构制定网络研修课程及线上线下研修计划,安排项目首席专家和主持专家担任工作坊坊主,充分发挥省名师工作坊的作用,指导参训学员开展网络研修活动,鼓励和支持培训单位按县(区)要求通过置换方式,将教师培训团队培训与师范生实习支教统筹实施。远程培训机构(或高等学校)负责建立教师工作坊,提供网络研修课程和网上网下活动计划。市县教师发展中心和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全面参与高等院校制定“影子教师”跟岗活动内容和返岗培训实践安排,实施参训学员影子跟岗和返岗实践,配合高等学校、远程机构监督和指导学员网络研修。
跨年度递进式整县推进项目:优选教师工作基础较好、积极性高的县(市、区)作为试点县,培训周期为三年,按照“试点先行、整县推进、覆盖全部、建构常态”的原则,通过基线调研、规划实施、总结提升和成果推广等四个阶段,采取县级教师培训团队研修、送教下乡、网络研修、专家指导、校本研修等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方式,进行跨年度递进式培训。遴选县级教师培训团队,到培训院校开展研修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90天(集中培训30天,跟岗研修30天,返岗实践30天,三年周期内分段组织实施);由培训院校(机构)组建专家团队分年度分阶段赴项目县开展主题式“送教下乡”示范培训,每年不少于5个学科、培训人数不少于500人,培训天数不少于8天,剩余部分教师由项目县区组织县级教师培训团队(县级教师团队研修项目参训教师),按照“国培计划”送教下乡项目模式,在项目承担院校(机构)的指导下,按年度分阶段实施主题式送教下乡培训,实现送教下乡培训全覆盖。组建教师工作坊,将网络研修培训贯彻始终,三年全体教师参与网络研修不得少于80学时。建立骨干引领全员的教师常态化学习机制。同时,开展行动研究,进一步推动教师培训综合改革。
3、经费标准
省外240元/人/天;省内220元/人/天;网络研修3万元/工作坊;跨年度递进式整县推进项目中“送教下乡”项目50万元/县/年(承担单位要按年度将一定比例经费用于送教期间项目县区参训教师组织管理、场地设备<器材>租赁,未覆盖到的其他乡村教师县级“送教下乡”培训及其他相关开支,具体经费比例和给付方式由培训单位与项目县区商定)。
(二)送教下乡培训
1. 项目目标任务
(1)培训对象:项目县(市、区)乡镇学校(幼儿园)、村小和教学点教师为主体。
(2)培训目标:解决乡村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升乡村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3)培训时间:原则上同一乡镇片区每年送培不少于4次,每次不少于2天,全年实际送教授课(培训)时间不得少于8天。
(4)培训内容:按照送教下乡与校本研修指导并重的原则,以任务驱动为主线,按年度分阶段实施主题式培训,具体包括诊断示范、研课磨课、成果展示、总结提升等阶段。
2.项目实施要求
各院校(机构)牵头根据项目县区需求设计送教总体方案,重点负责过程指导、效果评价和生成性资源加工审核,市、县教师发展中心协助院校(机构)分学科(领域)组建以省内外一线教育教学岗位上的特级教师、教学名师为主体的教师培训送培团队(教师培训团队研修学员要有一定比例),省外一线教学名师、特级教师不低于30%,赴项目县开展送教下乡示范活动,采取“诊断示范、研课磨课、成果展示、总结提升”四个环节实施培训。原则上送教学科要覆盖中小学不少于5个学科,每个学科(领域)不少于100名乡村教师,全县不足100名教师的学科实现全覆盖。剩余部分教师由项目区县组织县级教师培训团队(教师培训团队研修项目参训教师),按照“国培计划”送教下乡项目模式,在项目承担院校(机构)的指导下,实现“送教下乡”培训全县全覆盖。
送教到校项目。每个送教县(区)遴选5所不同学段的农村中小学,开展送教到校活动,支持其建成校本研修示范学校,建设开放的校本研修网络环境和稳定的校本研修校外指导专家团队,选派专家到校指导学校开展经常性的校本研修活动,着重于提升学校校本研修能力和水平,指导学校加工、生成校本研修过程中产生的优质课程资源,并将送培课程及生成性成果进行再加工,形成校本课程资源包,支持乡村学校开展校本研修。作为项目申报、实施和绩效考核重要内容。乡镇片区中心校要配合县(市、区)教育局做好送教场地安排、培训期间学员接待与服务等工作。
精准扶贫“整乡推进”项目。项目聚焦全省65个集中连片贫困县特别是省精准扶贫的20个极贫乡镇,采取乡镇骨干教师省级集中研修+训后跟踪指导+送教上门“整乡推进”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现整乡教师培训全覆盖。骨干教师省级集中研修时间不少于10天。训后跟踪指导和所辖区域内省级极贫乡镇送教上门每个乡镇不少于1次,时间不少于2天。
3.项目经费标准
送教到县40万元/县/年(承担单位要按将一定比例经费用于送教期间项目县区参训教师组织管理、场地设备<器材>租赁、培训课程开发,未覆盖到的其他乡村教师县级“送教下乡”培训及其他相关开支,具体经费比例和给付方式由培训单位与项目县区商定)。
送教到校10万元/校(培训单位要将一定比例经费用于项目学校,主要用于学校开放性网络研修平台建设,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校外指导专家团队聘请,以及常态化校本研修活动的开支,具体经费比例和给付方式由培训单位与项目学校商定)。
精准扶贫“整乡推进”项目集中研修300元/人/天。
(三)教师网络研修项目(含“能力提升工程”和教师工作坊项目)
1.项目目标任务
(1)培训对象:各地乡镇中心校及具备网络条件的乡村中心小学(幼儿园)教师,重点培训各地还未完成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的乡村教师。
(2)培训目标:建立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形成区域与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遴选建设一定数量的校本研修示范学校,帮助学校建立稳定的校本研修校外指导专家团队,搭建校本研修示范学校教师网络研修平台,开展经常性的校本研修活动,选派省内外专家指导和帮助学校教师开发利用校本课程资源,作为项目申报、实施和绩效考核重要内容。
(3)培训时间:全体参训教师网络研修不少于80学时,其中不少于50学时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参加教师工作坊项目的教师线下集中研修不少于4天。
(4)培训内容:坚持整体规划与突出特色相结合,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分类设计培训者培训、区域研修和校本研修课程,有机整合线上与线下研修课程,预设丰富适用的优质课程,加工汇聚生成性课程,建立本地课程资源库。
2.项目实施要求
培训机构(院校)根据各地需求,预设丰富适用的课程资源,以任务驱动为主线,确定研修主题,分阶段设计系列课程模块,提出线上与线下研修活动和成果要求,建立区域性教师网络研修社区,为学员开通“个人空间”,建立“学校社区”,形成“区域社区”,组织开展研修活动。并在参加教师培训团队研修的学员中或省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特级教师、教学名师中遴选工作坊主持人,组建“三人行”团队,分学科(领域)组建工作坊,开展集中面授培训、线下有组织的现场实践活动,实施个性化研修。能力提升培训要分学段、层次提供丰富的培训课程,以学员自主选学的形式实施培训,要按要求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重点解决参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的问题,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深度融合。研修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各级校本研修示范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与校本研修示范学校形成“结对子”,所属地的省级校本研修示范学校要选派教师参与线上线下研修全过程。
遴选建设一定数量的校本研修示范学校,采取专家引领与实践指导、同伴互助与自我反思、线上学习与线下研讨、能力提升与理论武装相结合,帮助校本研修示范学校搭建网络研修平台,提供丰富的可供学校和教师自主选择的网络研修课程资源,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有效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组建稳定的校外研修指导团队,定期到校开展校本研修指导活动,帮助学校提高校本研修能力和水平,指导学校加工、生成校本研修过程中产生的优质课程资源,形成校本研修课程资源包,促进学校常态化校本研修活动开展。
县(区)要会同培训机构(院校)研制线下校本研修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组建网络研修指导团队(以参加教师培训团队研修学员为主),对校本研修活动进行指导与监管,定期组织跨校现场交流活动,展示成果,分享经验,汇聚校本研修中生成的典型课例、微课程等优质资源,会同培训机构建立本地课程资源库。项目校根据总体方案制定本校校本研修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并组织全体教师开展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常态化校本研修活动,整合校本研修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建立校本资源库。按教育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要求做好其他相关工作。
精准扶贫重点县教师专业能力精准提升试点项目。根据国家培训模式改革的政策要求,遴选省级精准扶贫重点县(区)作为试点,基于县级培训需求与目标,面向全县中小学和幼儿园,按照校(园)长、各级名师名校长、各级骨干教师、新任教师等不同层次和类别教师,分层分类设计培训项目,采取集中研修+网络研修+线下研修(校本研修)+送教到校等“混合式”、“个性化”培训模式相结合,创造实现全县各级各类教师专业能力精准提升。培训中实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全覆盖,重点关注乡村学校校本研修学校建设和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加工生成一批校本课程资源,推进校本研修活动常态化,优势互补、协同实施、螺旋递进,将课程改革相关要求纳入培训重点,培训课程要有效嵌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与学转型”、“深度学习”、“智慧课堂”、“中高考改革”等新内容,培训中基于真实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引用典型案例剖析与引领、走进教学现场诊断与研评、借助研修工具交互与生成,突出“实践导向”和“问题”解决,服务县级教师专业能力精准提升,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向纵深。项目需与县区联合申报,根据项目规划设计经费不足部分由县级补助。
3.项目经费标准:网络研修3元/学时;工作坊6万元/坊;校本研修示范学校建设10万元/所(培训单位要将一定比例经费用于项目学校,主要用于项目学校开放性网络研修平台建设,校本级教师培训课程开发与生成,校外指导专家聘请,以及常态化校本研修活动开支,具体经费比例和给付方式由培训单位与项目学校商定)。
(四)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
1.项目目标任务
(1)培训对象:集中安排全省范围内长期工作在偏远山区、贫困地区,未到过中心城市培训学习的乡村学校教师。长期在教学点、村小和乡村幼儿园工作的教师参训比例不少于1/2。
(2)培训目标:帮助其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掌握教育教学新方法、新技能和新技术,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3)培训时间:乡村名师项目20天,其他项目10天。
(4)培训内容:针对乡村教师、特别是边远贫困农村村小、教学点、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采取问题诊断、示范观摩、情境体验、案例解析和任务驱动等实践性培训方式进行培训。
2.项目实施要求
培训机构在培训设计中要重点针对教育教学突出问题,采取专题讲座、案例研讨与名校、优质中小学、幼儿园观摩实践等方式,帮助乡村教师开阔视野、更新理念、提升能力。要组织强化跟岗实践研修环节,提升课堂教学能力和乡村教师的实操实训能力。访省外名校项目参训人数不少于1/2。县级教师培训团队培训能力持续提升项目参训对象2015年前参加过培训团队研修项目的参训教师,对教师培训能力进行总结诊断、持续提升。足球教练员、教研员、中小学校医项目要以模拟练习、操作示范等实操性、实践性培训课程为主,实行小班化教学,每班不超过50人。校医培训要根据参训人员情况,与省红十字会合作,分初、中、高级将应急救援(护)知识和技能提升纳入重要内容。乡村新建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园新招聘教师访名校,跟岗实践不少于10天。通过培训,提升乡村幼儿园教师保教能力,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教师培训管理者高级研修项目,需提供3-5个省外教师教育工作开展在全国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市县教师发展中心、“国培计划”项目县区作为观摩基地,组织部分项目区县负责人实地观摩学习。
3.项目经费标准
访省外名校项目400元/人/天(其中需开展小班化、实操性培训的乡村教育家培养对象、教研员、足球教练员等培训项目450元/人/天),访省内名校和其他项目300元/人/天。
(五)乡村校(园)长培训项目
1.项目目标任务
(1)培训对象:全省范围内边远农村中小学、村小、教学点和幼儿园校(园)长。部分未获得校(园)长任职资格的乡村高(完)中、幼儿园正副校(园)长。
(2)培训目标:选派乡村校(园)长外出培训,到省内外名校、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开展跟岗研修和观摩实践,拓展乡村校(园)长视野,增长见识,全面提升乡村校(园)长专业能力。
(3)培训时间:省外访名校项目15天;省内集中培训项目10天;高(完)中校长任职资格培训项目20天。
(4)培训内容:乡村校(园)长教师发展政策、校本研修设计与实施、乡村教师发展支持策略与方法等。
2.项目实施要求
遴选高等学校和城市优质中小学、幼儿园,采取集中培训+影子研修+返岗实践“三段式”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围绕《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中小学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按照学校规划、文化建设、课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管理及师德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等维度,对乡村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进行专项培训,帮助乡村校园长开拓教育视野,更新办学理念,提升专业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项目经费标准
省外400元/人/天;省内300元/人/天。
二、项目实施要求
(一)做好项目区县遴选。按照深化教师培训综合改革,推进培训转型提质,打造教师培训新常态的要求,在全省遴选30个左右有条件的县(区)组织实施“国培计划”项目,项目县在2016年的基础上根据绩效考核情况,淘汰率不得少于10%。由培训机构对接项目区县,项目县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层次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乡村教师培训团队研修、送教下乡培训、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教师工作坊研修等项目培训计划,并提出培训内容和方式等需求“菜单”,与培训院校(机构)一起共同研制项目实施方案和课程计划,参与项目评审。项目县重点支持65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等精准扶贫重点帮扶地区,其遴选条件为:乡村教师占全县教师总数50%以上;县政府重视教师培训工作,足额落实教师培训专项经费;能整合地方院校、教研和电教等部门的教师培训功能,专业组织与指导力量较强,开展教师培训的积极性高,教师参加动力较强,信息化基础条件较好、能够区域性整体推进项目实施的区县。
(二)实行项目协同申报。根据培训重心下移和常态化培训的实际需要,面向高等学校、市县教师发展中心、优质中小学校幼儿园和具备资质的公办民办教师培训机构,遴选培训任务承担机构。培训机构要优先遴选“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省域外专家原则上不少于35%,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不少于50%。实行周期招标与年度报审相结合,对绩效考评优良的单位实行2-3年周期招标制,同时严格落实年度末位淘汰。原则上乡村教师培训团队研修、送教下乡培训、网络研修、教师工作坊研修等项目,由高等学校(机构)整合资源,协同市县教师发展中心、优质中小学校申报。各项目申报时,需提交各申报项目分学科、学段的具体培训时间和课程安排计划表。跨年度递进式整县推进项目和送教下乡项目申报书需加盖市(州)、县(区、市)教育局公章,或由地方教育局出具协同申报证明(项目县区一个项目只能与一个培训单位开展协作),否则视为无效申报。
(三)突出实践性培训。各机构和项目县(区)要扎实开展训前调研,形成调研报告,以实施好基础教育新课程为主要内容,将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为重点,针对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开展主题鲜明的主题式培训。要依据国家制定的中小学幼儿园培训课程标准,诊断乡村教师培训需求,系统设计分层、递进式培训课程,要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党建工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制意识教育、师德教育、书法艺术教育等纳入培训重要内容。要优化课程结构,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专题课程与微课程相结合,实践性课程不少于教师培训课程的50%。实践性课程以改进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为出发点,强化典型案例应用,主要采取实地观摩、跟岗实践、课例研磨、同课异构、情景体验、技能训练、行动研究等形式,支持教师实践参与,帮助教师解决问题、提升技能。项目申报书中需提交分项目、分学科的具体培训课程内容、授课专家及课程安排。
(四)推行混合式培训。各机构和项目县(区)要有效利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在各类项目中全面推行集中面授、网络研修和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集中面授重在问题诊断、专家引领、案例示范、实践体验,明确发展目标、方法与路径,制定行动方案。网络研修要利用“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一体化网络平台,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通过专家跟进指导、同伴交流、过程追踪、即时反馈、成果分享,促进教师常态学习。现场实践要结合校本研修,通过线下有组织的学习和个体自主学习,将所学内容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加深专业理解,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自身经验,生成研修成果,改进教学行为。
(五)推进学员自主选学。各机构和项目县(区)要根据乡村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通过购买、组织开发和征集遴选等方式,加强课程资源库建设,重点建设网络课程和培训生成性课程,形成一批贴近我省乡村教育实际的优质培训资源,并依托所形成的优质培训资源和网络研修社区平台,建设教师自主选学服务平台,采取教师自主选学与培训团队指导选学相结合的方式,为教师创造选择培训项目、培训机构和培训课程等方面机会。原则上自主选学人数不少于年度培训人数的1/2。
(六)强化项目经费监管。各培训任务承担院校(机构)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提前下达2017年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资金预算的通知》(财教〔2016〕323号)有关规定,以及《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贵州省省级党政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省教育厅 省财政厅关于印发<贵州省教师培训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黔教师发〔2016〕79号)和《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培计划”项目经费管理的通知》(黔教办师〔2013〕720号)等经费使用和管理要求。要切实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将专项经费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不得以任何名义挪用,经费使用厉行勤俭节约,不得安排与培训无关的参观考察活动,自觉接受财政、教育、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监督检查。按要求及时提交经费预决算报告。
(七)加强培训宣传报道。各县(区)和培训单位要切实加强项目实施过程及成效的宣传报道,要总结提炼好的经验和做法,形成典型经验报送省国培项目办全省进行推广,每个子项目向省国培办报送培训简报、信息不得少于5篇,每个培训机构在当地主流媒体上报道贵州省“国培计划”项目实施不得少于一次。
三、培训院校(机构)条件
申报院校(机构)要符合教育部《关于完善“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培训机构遴选条件的通知》(教师司函〔2015〕22号)相关要求,熟悉贵州教育情况,培训效果明显的省内外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省外院校(机构)需具备教育部规定相关资质。各院校(机构)必须按照教育部的规定组建培训专家团队,各项目都要实行首席专家制度,首席专家原则上为本校高级职务以上教师。原则上承担我省“国培计划(2016)”项目教育部匿名评估排名在倒数20%,以及承担的项目在2016年度没有启动实施的,不得申报同类项目。各项目对机构的具体要求:
(一)乡村教师培训团队研修项目:熟悉贵州教师培训情况,培训效果突出的省内外高等院校,联合有资质的网络培训机构、能发挥示范作用的市县教师发展中心和中小学、幼儿园联合申报。
(二)送教下乡项目:具备教育部“国培计划”承担资质的省外高等院校(机构),或培训实效明显的省内相关高校和县(市、区)教师培训中心、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协同承担。县教师发展中心必须实现培训与教研功能整合,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必须是拥有一批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教育教学成果较丰富,长期承担过县级以上教师培训实践活动、送教下乡培训任务的基地学校和幼儿园。
(三)教师网络研修(含教师工作坊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项目 : 具有教育部“国培计划”项目培训资质,熟悉贵州教师培训情况,培训效果良好的院校(机构)优先推荐。
(四)乡村教师访名校和校(园)长培训项目:具备教育部规定培训资质的省外培训院校(机构),或培训效果明显的省内相关高校与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协同承担。邀请北京、上海等承担过“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且培训效果较好的高校参与。
四、评审工作安排
各申报单位对应项目申报要求和规划表(见附件1),2017年4月28日17:00前,提交项目申报情况统计表(见附件2)到省国培项目办邮箱(电子版和扫描版);2017年5月3日17:00前,按照教育部“国培计划(2017)”项目申报书模板,分项目填写申报书,将项目申报情况统计表、项目申报书纸质版及相应资质要求(一式4份,加盖印章)报送到贵州省百年招标中心 (贵阳市观山湖区金朱东路162号省教育厅大楼0402房间,邮编:550081;联系人,张立志:13308503239) 。同时提前发送电子版到贵州省国培项目办邮箱。逾期不再受理。
贵州百年招标中心在省“国培计划”评审专家库随机抽调专家组成评审组,对各院校(机构)的投标方案进行综合评审,遴选出项目培训院校(机构),报送教育部、财政部审定。
附:1.贵州省2017年“国培计划”、“能力提升工程” 项目规划表
2.贵州省“国培计划(2017)”-中西部、幼师国培项目申报情况统计表
贵州省教育厅 贵州省财政厅
2017年4月21日
联系方式:
贵州省百年招标中心:张立志
电话(传真):0851-85281796,13308503239
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省国培项目办):任明勇
电话:0851-85283558 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