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修水利惠及民生 整理土地造福一方——四川凉山发展现代农业见闻
新华网成都10月10日电(记者徐博)水是农业的“命根子”,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实现机械化。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尤其是在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困难,当地农民长期只能靠天吃饭。近年来,凉山州借力烟草行业的帮助,建设了会东县新马灌区改造与续建配套工程、盐源县三道沟水库工程等,不但解决了2.74万烟农的饮水和6.95万亩土地的灌溉问题,还助力农民致富,推动了美丽乡村的发展。
兴修水利惠及民生
“以前我们这里叫‘雷响田’,意思就是靠天吃饭。”凉山州冕宁县回坪乡横路村农民丁云芬说,缺水时人畜饮水和灌溉用水只能靠马车驮,每个来回要四五公里、三四个小时,而产量只是水田的一半。
2013年,烟草行业在这里投资223余万元建设太阳能提灌站、输水管道和蓄水池。当年竣工后,解决了当地两个村3000余人的用水和6000亩农田的灌溉需要。
“过去我们村的阿米子(彝族语‘姑娘’)都要嫁到外面去,现在外面的开始嫁进来了!”横路村农民胡德才一语揭示了这里的变化:无论种植苞谷、荞麦还是烟叶,亩产至少都能提高五成以上,土地承包租金也从过去的每亩每年300元翻了一倍。
回坪乡的太阳能提灌站只是烟草行业在凉山乃至四川进行水源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四川省烟草专卖局局长李恩华介绍,在“十二五”期间,四川烟草争取到了11.34亿元资金,促成了12个水源工程落地,受益农田54.83万亩,受益农户37.17万人,且大多在老少边穷地区。
整理土地实现机械化
有了水,农业可以解决温饱,甚至达到“半个小康”,但距离致富还有一定的距离,尤其是在山区。
“过去这里的田地很陡,连牛都站不稳。”凉山州会东县嘎吉乡响水村农民徐玉华说,这里种地要付出比平原多几倍的辛苦,累死累活只能种3亩苞谷,却只有不到3000元的毛收入。
而通过烟草行业帮助开展土地整理之后,有了梯田和机耕道,实现了机械化耕作。徐玉华告诉记者,“农活少多了”,他如今轻轻松松种9亩地,去年的收入近7万元。
李恩华介绍,2005年以来,从最初的小水池、小水窖、小塘坝“三小工程”,到涵盖烟田土地整理、水利设施、机耕道路等六大综合配套的系统工程,四川烟草已累计投入84亿元,建成近53万个田间基础设施;种烟户户均收入从2011年的不足2.4万元增至2014年的4.73万元。
会东县副县长汤忠国说,依托这些“管成网、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能机耕”的基础设施,当地农民生活、生产条件向前迈进了20年。
建立合作社探索现代农业
有了水,实现了机械化,有了这两个条件,下一步该怎么走?凉山州会理县南阁乡南阁村率先进行了探索——实现规模效益,同时解放劳动力。
“以前我们全家就种6亩地,现在加入了合作社,儿子女儿都在县城打工,每人每个月都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村民李德富说。
原来,南阁村将5个村民小组、473户、1796人的2140块土地,整体存入“土地银行”,由烟草行业扶持投入资金进行集中整治和改造,小块土地被改成每块5亩以上的大片土地,再采取反租倒包的形式,租给种农户。
此举以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形式,有效解决了如何让农民共享土地增值的收益这一难题。
村党支部书记蒋成军告诉记者,存入的土地分红从2009年每亩750元增涨至当前的每亩1500元;分红红利逐年提高,存入土地农户按土地银行年终收益进行再次分红,从2009年每亩6.5元提高到现在每亩750元。
开始不愿加入“土地银行”的蒋天祥如今态度彻底逆转:“稳收租金,你现在把5亩地退给我,我还不知道能干啥呢!”
更为可喜的是,有了集体的收入,南阁村已经旧貌换新颜,除了规划整齐的乡村别墅,路灯、广场、健身场所等公共设施也一应俱全。
“未来5年,我们将继续投入30个亿的资金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李恩华说,努力把每个项目做成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亮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