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新中传承发展民族文化瑰宝
侗族音乐剧《嘎老》剧照
9月3日、4日的晚上,北京民族剧院内座无虚席,现场观众们在一曲曲轻掠古梦边缘的歌声中,随着台上那群相守深山侗寨的歌者,开启了一次探索嘎老秘境的旅程,踏上了一条洗涤心灵的净化之路……这是中国首部侗族音乐剧,代表贵州登上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舞台。天籁般美妙的侗歌,如画般美丽的侗寨,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全新的呈现形式,让首都观众尽享贵州多彩民族文化视听盛宴。
“我想去贵州!”
9月1日,贵州代表团举行新闻发布会,对贵州参演剧目公开发布,发布会上主演们表演的剧目选段深深吸引了首都观众,正式演出一票难求。剧院负责人介绍说,除预留给专家评委的少量票外,两场演出票均销售一空。很多没有买到票的观众早早来到剧院门前,希望能等到退票。
两场演出,剧院内座无虚席。随着剧情的发展,一首首经典侗歌的呈现,剧场内不时响起阵阵掌声。演出至尾声时,台上演员台下观众一起用掌声打起节拍,和着雄浑优美的侗族大歌,响彻剧场。演员谢幕时,一阵高过一阵的掌声和喝彩声,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演员多次谢幕,观众才停下掌声,却久久不愿离去。
原国务委员戴秉国在观看首演后,连着说了几个“好”,表达他的观后之感。副省长陈鸣明在第二场演出结束慰问演职人员时表示,民族文化是多彩贵州的宝贝,通过民族剧目的展演,把贵州推向世界,这是我省传承发展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成果。
“我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欣赏侗族大歌,原来只在电视上听过,太震憾了!侗族大歌太美了!”演出结束,北京中信国安的职员刘志奇还沉浸其中。
“音乐剧的形式真好,把侗族的主要文化都宣传出来了,让我这从没到过贵州的人对侗族有了一些了解,收获挺大。”来自中国气象局的李梅兴奋地说。
“没听够,还想听侗歌,我好想去贵州啊!”7岁的小观众冯浩全在观看《嘎老》后,对贵州充满了向往。
“我想去贵州!”这是大多数观众的心声。“歌堂对歌”“行歌坐月”“爬窗探妹”……当这些侗族的民族元素呈现在舞台上,观众不仅感受到歌声美、侗寨美,更感受到原生态的民族文化美。演出结束后,到宣传展板前与“嘎老”合影,成为众多观众“去贵州”的第一步,“准备发到朋友圈,告诉大家我想去贵州,我要去贵州!”来自中央民大的观众张新宇笑呵呵地说。
“从源头保护民族文化”
从2014年音诗版亮相贵阳国际生态文明论坛,到2015年音乐剧版巡演30余场,再到登上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舞台,《嘎老》一次次华丽绽放,是贵州人所作的巨大努力。
2014年,我省出台《多彩贵州·侗族大歌传承保护发展行动计划》,计划未来5年省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开展侗族大歌保护传承工作。在建立完善的数据资源库和“侗族大歌生态博物馆”的同时,实施“侗族大歌生态保护工程”和侗族大歌生产性保护与文化精品工程,以扩大侗族大歌社会影响。《嘎老》是其开发性保护的成果之一。
《嘎老》由贵州文化演艺集团出品,贵州文化演艺集团和榕江县人民政府联合历时两年打造。该剧的故事围绕着男女主人公寻歌之旅展开,循着美丽的爱情线索,结合音乐、舞蹈、舞美、灯光、服饰造型等元素,通过全剧《走进侗寨》《山水和声》《乡音乡情》《行歌坐月》《心心相印》这五幕,力图把侗族大歌这一古老的文化瑰宝全方位地呈现给观众。
“‘嘎老’是侗族民间多声部民歌的总称,在侗家人的日常用语中,也称男性长者为‘嘎老’。作为一种民间歌唱艺术,‘嘎老’天成的多声部、纯美的无伴奏音乐让人震撼。”本剧的制作人王德文向记者娓娓道来,“但侗歌的传承、传播有一个问题,就是外面的观众听不懂,传统演唱方式年轻人又不喜欢看,要做好传承与发展,这是一个难点。”
在王德文看来,要让大家喜闻乐见,就必须有创新。“侗族大歌遇上音乐剧的是偶然中的必然,是现代舞台表现形式与原生态音乐结合的有益探索。从演出后专家和观众的反馈来看,我们更坚定了信心。”王德文表示,用音乐剧来表现侗族文化,主创团队在创新与不失根本之间,有着自己的坚持。“我们坚持留住侗文化的根,坚持尊重民族习俗,坚持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相结合,坚持新创如旧,坚持培养本土新人。这些坚持就是我们不可动摇的原则,因为只有这样,侗族大歌才能在创新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作为制作人,王德文对《嘎老》的创新发展充满信心。
据榕江县副县长金文凤介绍,榕江是侗族大歌的发源地。如在榕江宰荡村,3岁的小孩子就开始学唱侗歌,老人七八十岁还在唱。“当地侗族群众虽然在物质上还不富有,但精神十分富有,听他们唱歌就能感觉到他们的快乐以及民族的自豪感。他们的这份文化自信让我们觉得有责任、有义务,将侗族大歌传承发展。
“我们的创作团队、我们的演员,全部来自贵州本土,这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省民宗委巡视员刘晖告诉记者:“《嘎老》的演员80%都是榕江县侗寨的农民,不仅有70多岁的老人,还有6岁的孩子,这样的方式,有利于我们从源头上对民族文化进行保护发展。”
“观众认可就是奖”
“以前不知道侗族人的音乐、侗族人的服装、侗族人的村寨,是这样的迷人。今天通过这部剧听到的音乐和看到的丰富民族文化元素,真是绝妙的视听享受,我是真的被折服了!”供职于中国煤矿文工团的国家一级演员,歌剧声乐艺术家孙禹先生对记者这样说到。
孙禹的感受正是《嘎老》创作团队想要做到的。
“将侗族大歌和音乐剧‘咬合’是前无古人的事,这次的创作,仿佛在做科研。创作团队压力很大,我们是一边学习一边创作,在学习和创作中不断创新,以求最佳效果。”导演张海冰对记者感叹,“要保护好它的‘根’,又要很好地呈现它,同时还要考虑现代观众的观赏习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015年9月起,《嘎老》剧组充分吸收省内外艺术专家对剧目的论证意见,开始了长达3个多月的修改、提升和打磨之路,辗转贵阳、黔东南、佛山等地,在修改中演出、在演出中修改,共计完成演出30场,观众近3万人次,所到之处广获好评。
2016年1月,《嘎老》接到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出征令”,为打造提升会演版《嘎老》,主创团队又“上路了”。为最大限度满足观众的视听需求,在多声部的基础上,会演版《嘎老》进行了在音乐形式上、乐器配置上的多种尝试,并结合剧情,对每一幕歌曲的有伴奏和无伴奏进行了合理的安排。
在简单的故事脉络中,要体现侗族人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十分不容易。为此,编剧余妍洁几易其稿。在排练中,来自侗乡的演员时常会告诉她,“余老师,这和我们习惯不同。”就又需要进行修改。就这样,一边排练一边修改,《嘎老》剧本不断完善。正如制作人王德文所言:“我们必须以最严谨、严肃的态度对待民族文化,尊重民族习俗,这样才能留住《嘎老》的根。”
最直观体现民族之化之“根”的,还有舞美设计。长于北方的舞美设计王遥,为了《嘎老》几进榕江,就是希望能从多样的贵州文化中,寻求到与当下最热的贵州符号不同,而又能代表侗族文化的元素。从今年5月着手设计以来,王遥花费45天时间,前后修改5稿,最终形成现在的舞美设计。王遥告诉记者,他认为舞美设计中最为突出的亮点,莫过于反映侗族农耕文化的“禾晾”。
音乐剧《嘎老》成功创作和演出,实现了诸多艺术领域的创新和突破,其天成唯美的侗族音乐、灵动多姿的舞蹈展示、别具一格的服饰造型、绚丽华美的舞美灯光,在90分钟内全面调动、完美融合,为各个文化空间的观众搭建起一座与侗族文化沟通的桥梁,让观众紧随音乐张力和剧中情绪畅游美丽侗乡,深切感受侗族独特人文生态。
“解决了侗族大歌特殊的艺术规律与当代舞台艺术融合的学术性难题。”有专家这样评价《嘎老》。观众的评价可就没这么专业了,记者听到最多的,就是“真好听!太美了!”张海冰表示,“得到专家的肯定非常高兴,在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舞台上,观众认可就是奖!”
“与《嘎老》一起成长”
《嘎老》由原生态音诗升级至音乐剧是一场华美的转身,而对出演男女主角的王艺和杨春念来说也是一次自我成长和蜕变。
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榕江侗族女孩,杨春念爱侗歌唱侗歌也写侗歌。她历时9年对侗族琵琶歌、牛腿琴歌等单声部侗歌进行整理,出版成书《侗族单声歌》,此次音乐剧《嘎老》中就有好几首侗歌取自此书。但这次“老把式”遇到了新问题。出演《嘎老》之前,杨春念从未有过音乐剧舞台表演经验,排练时她像学步的孩子一般,在每天超过十三个小时的声乐、形体、表演、台词训练和排演中,反复练习,让角色的喜怒哀乐和自己的情感相互通融,也让杨春念成为杨春晓。
对于从美国学成归来的王艺来说,他对现代流行音乐的兴趣远远大于民族音乐。正是因为出演《嘎老》,王艺真正体会到民间音乐的魅力和侗族大歌的博大精深。同时担任音乐制作人和主演两个身份,王艺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不懂侗语的“外乡人”,如何跨过语言的门槛,成为一部侗族音乐剧的男主角和音乐制作人。只要有时间,王艺就向剧组的侗族导演学、向侗族主演杨春念学,向来自田地乡间的侗族群演学,最后他的创作和演唱不仅赢得了导演、观众的赞赏,更得到侗族老歌师的肯定。
三版《嘎老》,近三年的排演,两位年轻的主演王艺和杨春念坦言:“我们与《嘎老》一同成长。”
与《嘎老》一起成长的,还有省话剧团副团长周剑带领的舞美团队。他们是辛苦的幕后英雄——总是第一个进场,最后一个离场。周剑告诉记者,《嘎老》舞美团队是一支平均不到30岁的团队。大部分团员都是从《嘎老》第一个音诗版开始入组,跟随《嘎老》不断的升级打磨,这个年轻懵懂的团队也成长为一个零失误的团队。
其实,从音诗版到音乐剧诞生到成功演绎,全体演职人员都随着《嘎老》的成长而成长。特别是来自榕江的群演,他们毫无舞台经验,表演基础也没有,他们怀着挚爱本民族文化的一腔热情,从零开始学习。侗家人天生会唱歌,祖辈相传的侗歌让他们每一个人都是音乐家,所以演唱部分导演并不担心,反倒是表演需要一点点磨合。“正因为没有表演经验,这些来自田间地头的农民演员在舞台上展现的更加真实。”张海冰导演说,“这部剧就像把侗家人的生活搬上了舞台。”正是他们坚持不懈的努力,让最后的舞台呈现不仅获得了导演组的首肯,更得到了专家评委和观众的认可。
“《嘎老》在路上”
会演之后,《嘎老》会怎样?对此,导演万光伟说了一段特别形象的话,“《嘎老》是一辆驶往艺术精品的列车,有人上车有人下车,在车上的人,都会一直努力。十年磨一剑,我们才磨了三年,我们还会继续打磨提升《嘎老》,一定会让全世界听见,最正宗的侗族大歌在贵州,最精彩的侗族大歌在榕江。”
万光伟所言正是主创团队一直在考虑的问题。在创作初期,主创团队就围绕《嘎老》排演后如何实现既能参加全国各类大型文化交流演出,又能回到它的文化原生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商讨,经过不断研讨后大家一致认为,《嘎老》不走所谓的“大制作”“大手笔”道路,必须坚持雅俗共赏的原则,既能在大舞台展示,又能在榕江县留得下来,努力做到专家认可、本土老百姓欢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给予侗族大歌这样的评价:一个民族的声音,一种人类的文化。”金文凤告诉记者,“侗族大歌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宝贝,将之传承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传承、如何发展,我们已在不断探索之中,希望找到一条最适合的路。”
据悉,榕江县委县政府已经明确将该剧作为本县的文化品牌驻场榕江演出。“这不仅能有效提升地方文化影响力,也能促进地方旅游事业发展。同时,还能作为一个文化扶贫项目,给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带来改善。因为不需要背井离乡打工挣钱了,农忙干活,农闲表演就能挣钱,这样灵活的方式,一定能让老百姓唱出幸福感。”金文凤说。
要实现这样的幸福,还有一段路要走。但不可否认的是,《嘎老》探索了一条侗族大歌传承与发展的创新道路:在打造民族文化精品的同时,也将促进当地旅游文化商品的发展。而且对侗族大歌的活态传承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嘎老》的明天或许就是张海冰所憧憬的那样:“《嘎老》在路上,它会更丰富、更完善、更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