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全省“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现场推进会于11月5日在六盘水市盘县召开。副省长陈鸣明、省关工委副主任吴嘉甫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教育厅党组书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王凤友,省妇联主席罗宁、省文明办专职副主任朱文东分别作了发言,六盘水市政府市长周荣致辞,省政府副秘书长樊新中主持会议。
陈鸣明副省长指出,自“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开展以来,特别是去年贞丰现场会后,各地各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协同推进,全省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关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农村学生在校幸福指数稳步提升。开展“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体现,是落实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载体,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抓手,是实施教育精准扶贫的内在要求,是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有力举措。
陈鸣明副省长强调,要采取更加精准的措施,深入抓好“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一要抓标准,促进学校建设标准化。二要抓整改,推进“贵州特色”营养餐。三要抓提升,促进师资配备均衡化。四要抓管理,建立安全管理新常态。五要抓帮扶,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陈鸣明副省长要求,要以“输不起”的态度、“马上办”的作风、“系统性”的思维、“比天大”的责任,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一要落实好各级政府责任。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规定,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依法加强办学经费管理,杜绝挤占、截留、挪用教育经费的行为,保证专款专用、全部用于发展教育事业。二要整合好各部门力量。继续发挥部门联合优势,整合部门力量,实现效益更大化。三要推动好督导检查工作。省教育厅要会同省有关部门对“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进行专项督查并予以通报,宣传和推广好经验好做法,督促整改突出问题。
吴嘉甫副主任指出,“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是实现农村教育后发赶超的重要抓手和长期工程,现场推进会开得很好,很及时,也很重要,对“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深入开展、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他要求要进一步化认识、精准聚集、抓好落实,并希望“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能够遍地开花,惠及每一个农村孩子,成为在贵州叫得响、在全国有影响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重要品牌。
王凤友书记指出,“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得到各级党政和社会各界更多的重视,活动经费得到了更多的投入,载体和内容得到了更多的丰富,育人效果得到了更多的显现,已经成为我省农村学校教育改革和内涵发展的“贵州品牌”,尤其在落实中央和省委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部署上,做出了不懈努力。他要求全省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活动向纵深发展。一要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强力推进“全面改薄”,改善硬件条件。抓好“百校示范”创建,完善设施和人员配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主动联合关工委、文明办、妇联等部门,形成工作合力。二要在教育精准扶贫上下功夫。通过学校标准化建设、精细化管理,把每一所学校建设成为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阵地。通过学区化管理、集团化办学、学校对口帮扶或结对帮扶等举措,使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共享办学理念、教育资源、管理体制,有效缩小校际、城乡办学差距。按照“应助尽助、精准资助”原则,进一步加强农村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实施新的精准帮扶政策,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子女因贫失学、不让一个脱贫家庭因学返贫。三要在德育、美育上下功夫。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进一步开展素质教育主题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确保到2016年底实现每校至少1名专兼职心理健康辅导教师的目标,中小学校100%设立心理辅导室(咨询室),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四要在关爱留守儿童上下功夫。牢固树立大爱之心,“爱校如爱家,爱生如爱子”,精准排查留守儿童、精准制定帮扶措施、精准落实教管责任。加快推进标准化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到2017年底,每个乡镇建成1所标准化农村寄宿制学校,并配套建成1个标准化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和学校少年宫,实现有寄宿需求的农村留守儿童学生小学80%在校寄宿、初中100%在校寄宿。落实校长的第一责任,建立完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班主任责任制和教师联系帮扶制度,确保每一名在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都有一名联系教师对其关爱帮扶。办好家长学校,建立完善家校联动机制,形成学校与家庭共同关爱培育的格局。
与会代表实地观摩了盘县部分中小学和盘县职业技术学校,并观看了六盘水市“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专题片。六盘水市、盘县、麻江县政府作了会议交流发言。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省教育厅分管副厅长、相关处室负责人,贵安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各市(州)政府分管市(州)长,市(州)教育局、文明办、关工委、妇联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市、区、特区)政府分管领导、教育局长等300多人参加会议。
(责任编辑:gzsedu_yt)
全省“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现场推进会在六盘水市盘县召开 -
贵阳18:20 06.11.2015 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