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专家下菜地——记贵州省农科院研究员李桂莲

09.03.2018  02:51

    新华社贵阳3月8日电(记者李春惠、肖艳)贵州省蔬菜专家、省农科院研究员李桂莲致力蔬菜科研工作50余年,由她主持的早熟蔬菜、夏秋等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的研究、示范、推广,累计辐射推广6000多万亩,产值超过3000亿元,为贵州蔬菜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做出重大贡献。如今,已经76岁的李桂莲仍然风里来、雨里去,把心血和汗水洒在田间地头。

    记者近日跟随李桂莲及其科研团队,来到贵州省毕节市农村地区,见证了李桂莲在菜地里的工作。

    “一到地里就精神十足

    在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草海镇卯关村的一片菜地里,七八个村民忙碌着,有的在平整好的土地上铺地膜,有的按照尺寸间隔挖窝窝,有的往窝窝里撒萝卜种。

    李桂莲迈进地里蹲下来,手捏泥土试干湿度,伸开拇指和食指测量窝与窝之间的距离。一位村民看到李桂莲,她放下手上的活儿,走到李桂莲身边和她并排蹲下,两人俨然认识了许久。

    “李老师,我想窝边的土可以稍微多一点,形成一个坡度,下雨时雨水可以流到窝窝里,你看行不行?

    “土不要盖得太厚。土稍微有点干,如果很快下雨应该没问题。”李桂莲说。

    十几年前,李桂莲根据威宁高海拔冷凉气候特点,提出利用天然空调种植夏秋反季节蔬菜,为此,她每年都来威宁蹲点,带领团队开展试验、示范、推广。每次来,李桂莲都不忘到地里给村民作指导,还把电话号码留给村民。

    “打电话咨询的村民很多,快成为热线电话了。”李桂莲笑着对记者说。

    “李老师太热爱蔬菜事业了,说起蔬菜就神采奕奕,一到地里就精神十足。”团队成员、贵州省农科院园艺所所长王天文说。

    “这块地种成了‘反面教材’

    在威宁县双龙镇大地村的一片菜地里,白菜已全部抽薹,地里开满金黄色的菜花。李桂莲摇头、皱眉:“太可惜了,这块地种成了‘反面教材’。

    “这块地土肥,却没选对品种。”李桂莲掐下一根白菜薹,摊开手掌,让周围的学生、当地农技人员、村民都能看到。

    “这是去年9月撒下的种子,现在还没包心就抽薹了,一棵白菜就得一棵薹,还没开花的能掐尖卖,开花的就没人要了。

    大家围上来听,稍远些的伸长脖子聚精会神地听着。

    “要想种的菜值钱,品种要选对,播种期要合适,哪一环扣不上都不行。”李桂莲说。

    “这片地是农民自己买的种子,可能不知道有好品种。”站在李桂莲身边的威宁县果蔬站站长董恩省插话。

    “那就要动员大家种好品种。正季的白菜都在抽薹,但如果种我们选育的‘黔白五号’或‘黔白九号’,现在就不会抽薹,一棵能长5、6斤。”李桂莲用两只手比划着白菜的大小。

    “不能光低头搞研究,还要学会给农民算账,把研究的成果变成农民的财富。”李桂莲说,“黔白五号”一年可种3季,第一季3月10日左右开始播种,5月中旬到6月上旬,正是叶菜的淡季,能卖好价钱。之后再继续种第二季、第三季。再瘦的土,一年的亩产值都超过一万元,好土亩产值能达两三万元。

    “算清楚账,你说农民愿意种不?”李桂莲问。

    “李老师肚里有真才实料,她教的知识学不完。”董恩省相当服气。

    “老百姓能增收我就高兴

    团队在威宁县的相关工作结束,准备返回时,一位农技人员说,相邻的黔西县有一片2000多亩的香葱基地不错,还安装了自动喷淋设施。李桂莲听见了,手一挥,“走,先去看看那片地。

    两小时后,团队来到位于黔西县金碧镇红寨村的香葱基地。放眼望去,连片的香葱长得郁郁葱葱,几十个村民正在一块空地种葱苗,田间地头一片繁忙。

    “这片地从什么时候开始种葱的?

    “去年。”地里的一个村民回答,过去这里都种稻谷,每年9月收割完后,来年5月再进行翻犁栽种,每年有8个月田地是闲置的。去年3月起,金碧镇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这片地种上了香葱。

    听说地里来了专家,基地管理人员、红寨村村民何耀学一溜小跑,从旁边葱地跑到李桂莲跟前。

    “品种上还要优选,要选耐抽薹的。”李桂莲抓紧传授。

    何耀学连连点头。

    “现在种的葱苗是无性繁殖的,长期种植会退化,葱长不大,产量越来越低。

    “那怎么办?”何耀学睁大眼睛看着李桂莲。

    “建议搞一部分种子繁殖,也就是有性繁殖。选一些长势好的香葱,开花后收种子,播种后长成苗子,一方面成本低,另一方面恢复种性,保证葱的品质和产量。还要注意轮作,减少病害。

    “有专家指导太好了!”何耀学说,这片葱地是脱贫地、小康地。镇里引进公司流转了这片地,流转土地的村民每年领取土地租金,还可以到基地务工,一天有几十上百元收入,“每年公司还要给村集体分红,村集体再分红给贫困户。

    “这太好了,我们还会来!老百姓能通过我们的服务增收,我心里就高兴!”李桂莲说。

[责任编辑: 刘昌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