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县稳坪镇铁坑村见闻:产业撑起村民致富梦想
8月10日,笔者随“德江我的家·美丽乡村行”活动采访组走进稳坪镇铁坑村。
交通:连接全面小康的捷径
通组路,连户路,路路相通;机耕道、生产道,道道生财。这是铁坑村真实写照。“铁坑村的地形是一个典型的盆地状,全村18个村民组875户,除四个村民组在山上外,其余14个村民组坐落在盆地的四周。”张支书说,这沟渠是通过上级河道治理资金修建的,工程建设资金600多万,主要功能是排洪,岸边还能通行轿车等小型车辆。谈话间,不时有摩托车、小轿车进进出出。
张支书介绍,这几年,上级对铁坑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大,除河道治理外,还有“一事一议”资金140万元、烟草新村建设资金200万元、傩文化建设资金70万元等,目前,全村通组公路已达10公里、连户路6公里,有生产便道4公里、机耕道2公里。
产业:撑起村民的致富梦想
铁坑村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只有半亩,一直以来,村民都是打工吃饭。“外出打工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只有产业发展起来了,老百姓的收入才真正上得来。”2012年,铁坑村支两委坚定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信心。
通过村干部挨家逐户上门动员,当年流转土地107亩发展蔬菜产业,去年收入41万,盈利3.6万。今年,又流转了117.5亩土地,1至7月,实现销售收入60余万元。张支书指着一片蔬菜地说,“那就是我们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山上我们想发展花椒产业,山下我们正在发展特色经果林、蔬菜产业等。”
正常情况下1亩一年可收入7000元,除出成本赚上2000元应该没有问题,如果管理和科技跟得上,收入还可增加,村主任张玉强扳起手指算起了这笔账。
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大批部分农户自主创业。张金省承包起了村办企业--铁坑砖厂,两台机子作业,除每年向村里上缴9000元承包金,支付9个工人的工资外,每年还有一笔可观的收入。据悉,全村还有其他个体砖厂4家。
如今,该村发展传统产业白酒作坊4家,土面条作坊10余家,各行业个体户100余户,全村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2380元上升到2013年的5820元。
文化:带动傩戏发展
铁坑村为支持教育发展,村里对每学期各年级前三名的学生和单科均分在全镇获第一名的教师给予适当奖励。2013年,发放奖励2100元,还资助了一贫困大学生。这笔钱就是从村级集体经济的盈利支出的。
铁坑村是文化名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傩戏大师张毓福就土生土长在这里。目前,村里正在修建傩文化陈列室,傩文化的传承有了一个很好的阵地,每年国家给1万元的传承补助金。
“我们要打造傩文化旅游村寨。”村支书说,傩戏博物馆、风雨桥已开建,张氏宗祠修缮工程已完工,古香樟树的保护工程即将动工,这些都将会为铁坑的发展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发展活力。
“要通过文化设施建设带动村里的傩戏发展,使这张独特的文化王牌代代相传,经久不衰,让家乡的傩戏真正走向世界。”村支两委一班人充满了信心。 冰 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