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生活垃圾每年增速达8% 垃圾分类任重道远
图表设计/刘斌 制图/姚培
本报记者 黄鑫 特约记者 湛莹莹 杨勇 实习生 李韵
什么是 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
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
目前我国的垃圾处理多采用卫生填埋方式,占用大量土地。因此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你是否还记得?很多年以前,我们的垃圾是这样处理的:废铁用来换新锅、牙膏皮攒起来换糖,橘子皮用来制药,废布头、空瓶子,都有它不同的归宿。
您是否还记得?很多年以前,城市还没有如此繁华,街上的车没有拥堵,街上的人没有摩肩接踵。
您是否还记得,很多年以前,我们舍不得倒掉剩饭剩菜,变小的衣服,会继续穿在弟弟妹妹身上。
时间飞逝,岁月匆匆。今天,城市越来越大,生活越来越好,可是,今天的我们,每天制造的垃圾,也越来越多,过度包装、轻易浪费、胡乱丢弃。
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我们的垃圾也越来越多,贵阳高雁垃圾填埋场据说也支撑不了几年了。垃圾围城,绝不是一句轻描淡写的话语。
垃圾分类,不仅可将垃圾变废为宝,而且是解决垃圾围城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我们似乎对垃圾弃而远之,垃圾分类,大多是停留在人们的想象中而已。
就市民垃圾分类的状况,本报科教部调查小组在全省范围内随机抽样调查了93位市民。此次调查将调查对象分为,20岁以下、20至50岁、50岁以上三个年龄段。其中20岁以下的24人;20至50岁的48人;50岁以上的21人。
调查内容包括市民平时处理垃圾的方式;在公共场所是否会根据垃圾桶上的提示,将垃圾分类丢弃;平时是通过何种途径了解生活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的;以及是否能清楚的分辨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等。
从调查来看,三个年龄段的市民中有66.67%平时将垃圾整袋一起处理。有90%以上的市民见过自己所在小区有垃圾分类的垃圾桶。但是都没有人或者只有很少的人按照分类扔垃圾。有82.64%的市民认为现在投入使用的分类垃圾箱没有作用或者作用很小。有89.88%的市民一般了解或者不了解垃圾分类流程。有很大一部分人只知道焚烧、填埋两种垃圾处理方式。
在调查结果中,20岁以下的市民,在公共场所会根据垃圾桶上的提示,将垃圾分类丢弃的占79.17%。该年龄段的人大部分是通过电视、广播以及网络这三种途径了解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其中该年龄段有33.33%的市民认为自己没有将垃圾分类的原因是,别人都没分自己分也没用。
20至50岁的市民中,了解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的途径除了电视、广播和网络,还有相当多一部分人是通过报纸和书籍。70.83%的市民对垃圾回收分类知之甚少。这个年龄段的人中有77.08%的人没有将垃圾分类的原因是,因为太忙或者不知道如何分。
50岁以上的市民中,认为在小区中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困难主要有:居民环保意识淡薄、设施不够完善、宣传力度不够、居民对垃圾回收分类知之甚少。
垃圾围城 不是小说
每年,贵阳市的生活垃圾按8%的速度增长。
每天,贵阳市处理城市生活垃圾达到3228吨。
无害化填埋,是贵阳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的主要方式。
贵阳市城管局2013年9月18日的统计显示,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89%,城区达94%。为了达到这一水平,贵阳市的垃圾填埋场正在超负荷运行。
高雁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是贵阳市最大的垃圾填埋场,设计日处理能力为800吨,而早在2012年,实际日处理垃圾已经超过2100吨。随着城市垃圾量的增加,靠近城市适用的填埋场地愈来愈少。2013年7月,贵阳市在人民网群众留言板回复一位市民关于垃圾处理的问题时这样表述:在不久将面临垃圾无处堆放的窘境。
今年11月17日,贵阳市召开垃圾处理工作专题会。提出贵阳要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而垃圾分类,正是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关键。
垃圾分类 任重道远
对废纸、废铁、废塑料等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是贵阳市推行垃圾分类的第一步。2007年,贵阳开始实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试点,当年建成了绿色回收站40个,到2010年,回收站已经超过500个。统计显示,目前,贵阳市大多数可再生资源,都能实现回收利用。环卫工人和废品回收人员成为分类回收主力军。
不过,废纸、废铁、废塑料等可再生资源,只能占到生活垃圾总量的15%左右,对于占比则高达80%左右的餐厨垃圾,目前,贵阳市只能在几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实现回收。
2012年至2013年,试点垃圾分类的乌当区振华小区一年间回收餐厨垃圾约12437.4公斤,可回收垃圾约2558.6公斤,进入填埋的垃圾不到15%。而乌当区保利温泉新城试点显示,100户家庭分类出的厨余垃圾占家庭垃圾总量的80%;可回收垃圾占15%,需要填埋的垃圾仅占总量的5%。
为推进垃圾分类,目前,贵阳市已在道路两侧等公共区域安装分类垃圾箱达18673个。不过,分类垃圾箱并没有起到作用,本报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市民并没有分类丢弃垃圾的习惯。
最新信息显示,贵阳市已经提出,要形成与800万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垃圾处理能力和水平,并决定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高雁垃圾填埋场沼气综合利用、渗滤液处理站升级改造、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项目建设。这一切,对垃圾分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众说分类 其实不难
贵阳高远收废网创始人:兰亚军
垃圾分类是全社会的动员,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社会参与是最好的模式。”
推行垃圾分类,首先政府要提供法律和政策支持,通过明确的奖惩,让“千斤重担肩上挑,人人头上有指标”;其次是企业创新垃圾回收商业模式,让企业和市民都可以从中得利,而不是仅靠道德意识约束市民。
社区工作者:徐维阳
现在丰富的物质生活让产生的垃圾五花八门,我们了解的垃圾分类知识不够用了,比如饮料瓶和易拉罐我知道是可回收垃圾,但类似卫生纸、塑料袋怎么分类我就不明白。
我建议,大家平时多关注生活垃圾的分类,在家打包垃圾的时候,尽量先进行分类后投放到指定的垃圾区域,随手丢垃圾时顺便看一眼垃圾分类标识,不要看着别人乱扔就跟着乱扔。
IT行业从业者:胡先生
垃圾分类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学校开设专门的课程学习垃圾的分类,同时,街道、社区、校园的垃圾桶要把各类垃圾标识以卡通图形标识出来,使每个人一目了然。
中学教师:陆萍
加大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和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让更多市民了解它们的分类,这样从源头上促使市民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在设计垃圾桶的时候再人性化一点。可以在垃圾箱上贴上可爱的孩子的照片,或者是一个大大的眼睛,这样可以给人予更深的 触动,让人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现场1
卫生填埋 从凌晨出发的“旅程”
隆冬的贵阳寒风刺骨。
凌晨4点,城市还未苏醒,万东花园保洁员宋阿姨和往常一样早早起床,匆匆出门。凌晨5点以前,她要把自己负责楼层的生活垃圾收集到小区的垃圾箱内,等待环卫工人来拉走。同时把垃圾中可回收的纸壳、酒瓶、易拉罐等送到小区回收点。小区物管将用变卖这些东西的钱购买清洁工具。
忙活了将近40分钟,宋阿姨已把垃圾桶装得满满的。这些垃圾,即将开始新的“旅程”。
凌晨4点45分,负责小区垃圾倒运的老李开着红色的电动三轮车缓缓驶入花园里,“天太冷了,不敢开快,今天稍晚了些”。老李说,要是平时4点30分就准时到了。
“得抓紧时间把第一趟垃圾送到中转站去,去晚了碰上高峰期,得排很长的队,影响第二趟。”老李边打开车厢门边说。
万东花园每天分三个时段清运垃圾,老李是第一班。老李说,像他这样的清运工贵阳市就有几千号人。
凌晨4点55分,老李把所有垃圾桶内的垃圾全部装进了车,奔向大营路垃圾中转站。
大营路垃圾中转站安放着垂直式垃圾压缩站,四只粗大的脚占据了屋内三分之一的面积,四脚中间是长约为1.5米的正方形垃圾槽。
在站里工作了6年的陈会大姐负责操纵压缩站。居民生活垃圾及街道果皮箱中的垃圾每天都要拉到这来进行压缩处理。陈会说,“压缩就是减小垃圾的容积,增加运输量”。
老李把车调了个头,把垃圾倾倒在槽内。一车垃圾,分成四次,变成了体积大大缩小的垃圾块。垃圾们将搭载专用的运输车,赶往他们的“新家”乌当区高雁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谭师傅开着垃圾运输车到达高雁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时,已经是清晨6点50分。正值垃圾车入场的高峰,车辆排起长长的车队。
“每天平均每5分钟就有一辆垃圾车进场,高峰期一般出现在凌晨5点至清晨的7点,运输一般会持续到深夜”。
等待了近一个小时,谭师傅进场了。两个小时的奔波,万东花园的垃圾最终来到了白墙红瓦、绿树成荫的垃圾填埋场。接下来,推土机将把它们推平,进行消洒和压实,盖上薄膜和黄土。
目前,像高雁一样的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贵阳市共有5座。为了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数千名环卫工人每天在辛勤劳作,而垃圾填埋场也在超负荷运行。
现场2
试点小区 餐厨垃圾变身购物积分
早晨8点,贵阳市振华小区的林少兰走出家门,拎着红、黑两色垃圾袋,来到小区门前的数字垃圾箱前,短短几秒钟,扫描垃圾袋上的条形码,称重,垃圾重量折算出的积分信息,便能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划入她手中的积分卡内。
“瓜皮果核等餐厨垃圾用红袋,陶瓷等不可回收垃圾就用黑袋,家里还有绿袋子,用来装纸、玻璃、塑料瓶等可回收垃圾。”61岁的林阿姨对生活垃圾的分类了如指掌。
“积分可兑换绿色蔬菜,还能在指定商家购物时抵扣现金,或享受打折优惠。而餐厨垃圾则可以处理成有机肥,用来种有机蔬菜,形成‘绿色循环’产业链。”设立数字垃圾箱的贵阳高远收废网创办者兰亚军说。
贵阳高远收废网自2012年6月开始在振华小区试点垃圾分类,每月为参与的会员免费提供40个三色垃圾袋,并在回收时按餐厨垃圾0.05元/斤,可回收垃圾0.1元/斤的价格回收垃圾。
和其他的废品回收站最大的不同是,高远收废网在试点餐厨垃圾的回收,而餐厨垃圾,占到生活垃圾的80%左右。
2005年,贵阳高远收废网创办,如今,收废网已开启生活垃圾回收的线上线下新模式。“一吨餐厨垃圾用于生产有机肥并销售后,有200——300的毛利润,可回收垃圾每吨变卖后有200元左右的利润,乌当区减量补贴是160元/吨;增值服务方面,贵阳收废网作为再生资源行业电子商务网站可以产生广告费等。”兰亚军补充道:“除此外,我们的运营模式在减量垃圾的碳交易上也是一笔收入来源。”
现场3
废品回收 保洁员拾荒者成主力军
12月11日早上,贵阳市乌当区新星园小区,保洁员刘阿姨将单元楼楼梯口的一纸箱废纸壳、酸奶瓶等搬到了保洁休息室。
她说,这些可回收利用的物品,都会搜集起来卖给废品回收站或者流动收废人,收入用来补贴小区的保洁支出。
李明海就是一位流动收废人。早上6点半,他从迷糊中苏醒过来。“现在天冷,天亮得晚,天热的时候,我5点过就起床咯。”
从挑箩筐走街串巷到今天的骑着电动三轮车寻找“商机”。年过半百的老李多年来一直从事收废品工作,在贵阳市东山片区密集的住宅区,每天,许多像李明海一样的“收废匠”都会穿梭这里的每一个街头巷尾。每当下午收工时,他们会赶往废品回收站,收获一天辛苦的报酬。
乌当区新添大道北段一间不起眼的小平房,是贵阳市金城业物资回收有限公司的7号回收点。
老板黄天会是瓮安人,今年47岁的她和丈夫经营这个废品回收站已有7年之久。她说:“平房前的院子是我们的露天仓库,收来的废品都堆放在这。”
黄天会介绍着最近的生意情况:“废塑料最近行情比较好,每月能拉走两车,废钢铁现在价格走低,所以堆积的比较多。废钢铁、废塑料我们就会分批送到钢铁厂、塑胶回收循环工厂,废书报则送到废纸中转站,再由他们运到省外进行处理。”
现场4
繁华街头 分类垃圾箱形同虚设
12月13日,贵阳市中华中路,人流涌动。
中华中路每隔50米就会有一个分类垃圾箱,垃圾箱上注明,可回收物指废玻璃、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
不过,这些分类垃圾箱里,矿泉水瓶、传单、餐巾纸、方便袋、果皮等混杂一起。
在喷水池站的一个分类垃圾箱旁,短短5分钟内,就有8位市民匆匆忙忙往箱里丢垃圾,他们大都顺手就丢。有位女市民边走边将手里拿的传单往“其它垃圾”箱里丢,一名一身休闲装扮的男士行色匆匆地将刚掐掉的烟头甩进“可回收垃圾”箱。
人群涌动中,一个左肩背着黑色大布袋、右手拿着火钳的环卫工人路过垃圾箱,把刚刚丢在“其他垃圾”箱里的传单拿起放到身后的大袋子里。平均10分钟左右就会有环卫工人经过这个路段巡查,用他们手里的火钳清除地面垃圾。
在随机采访的21名市民中,有15名市民坦言平时扔垃圾没有考虑分类。同时,还有9位市民告诉记者他们压根不知道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市民左小姐告诉记者,她在公共区域丢垃圾是怎么顺手怎么丢,她知道包装纸、一些塑料瓶是可以回收的,但纸巾能不能回收她就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