垮桥移民的幸福搬迁
垮桥村后寨河河滩上,已迁到大坡安置点的大地组移民李玉良、李发龙、李辉、李长青、李义龙,把从家里带去的两只公鸡宰杀了,就着清澈的河水洗净,放在旺旺的木炭火堆上烧烤,“宴请”张家湾镇政府干部职工邱林、王森、夏真奎等人。
这已经是几个月前的事儿了。当时的垮桥库区在整个库区最早完成清库,邱林、王森、夏真奎等人原本是去回访移民的,没想到移民执意要盛情“宴请”他们。夏真奎不忍让移民破费,自掏400元钱让李玉良等人收下,可劝了半天李玉良就是不肯收。
鸡烤熟了,就着两斤老白干,移民畅想种养转型,干部畅谈环境治理、街道美化、学校建设。大家边吃边喝边谈,笑声洒满了一片河滩。
移民请干部吃烧烤?这种太阳从西边出的稀奇事,无疑是垮桥移民彰显干群和谐的一大亮点。
为了保住黔中“大水缸”,移民们早于两年前就在水位线上种起了冰脆李、柑橘、桃子,治山上,保山下,让山绿,让水清。总而言之,打造生态和谐,让失地人不失业。
移民们结合集中安置新村的规范建设修建卫生厕所,规范垃圾倾倒,打造了和谐环境。从大地、院子、后寨河、山脚几个村搬迁到后寨河、大坡两个集中安置点后,尽管原来的村民组“建制”还在,但地理位置的集中让搬迁移民形成了“你帮我拉砖、我帮你砌墙”的互助关系,孩子们端着自家的饭碗就可串到邻居家夹菜。曾经松散的农村变得更加紧密,形成了从未有过的街区和谐。
政府的态度
黔中水利枢纽工程移民搬迁是政治工程,也是民生工程。
“大树摸到根,镰刀割得断。”镇党委书记陈兰华说,“从来没有经历过,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摸着石头过河;但由于基础打得牢实,移民出现了‘齐步走’现象:响应政府,支持政策,签订协议时间和搬迁安置都相对集中。”
这种“批发”式的移民效果,得益于政府的移民态度:为民、务实、清廉。
2012年,后寨河移民安置点大规模建房。缺水,镇政府买来水管水泵,从后寨河抽水保障施工,暖了移民心窝,保证了清库不“晚点”。
去年冬天,移民搬到安置点,自来水管道安装了,但取水池渗漏,饮水不保。当时天寒地冻,派出所所长夏真奎赶到取水池,徒手拌了黄泥巴,一一把渗漏处糊住。与他一道糊池子的村主任张发军服了:“恐怕他自家的事情也没这么贴心过。”
院子组移民李勇的135号地块登记为荒地,李勇认为弄错了,要重新核实。去年冬天一个凝冻日子,村主任张发军陪同镇长周晨,与李勇一道前往地名溺水鸡的135号地块现场核实。山陡,路滑,周晨抓着冰冻的枝条艰难行走,因为找不到依据,那块地还是没得到更正,但李勇说:“不管了,干部真心帮移民,就够了。”
干部刘鑫回忆说,去移民家中动迁的那些日子里,天干,口渴,守着老百姓满地的地萝卜,干部职工没有谁动过一个,而几个人同喝一瓶自带水却是常事。
有求必应,是为“为民”;每事躬亲,是为“务实”;不喝群众一口水、不损百姓一分利,则是“清廉”。干部职工做到了。
准备的精度
“样样做得精准细,就算是哪家还差一块电表没有安装,干部的心里都一清二楚。”谈起移民工作准备的精度,工作组干部吴元忠如是说。
干部唐启卫说起他在移民工作中的一个特殊“准备”。
第一次去动员院子组移民李玉文,话说了几箩筐,李玉文好歹不开口。听说李玉文爱下棋,唐启卫特地准备了象棋,声称要和李玉文“战”一盘。两人押了酒,谁输谁喝。象棋下了三天,话聊了三天,一大群围观者看了三天棋、听了三天话,移民的底线亮出来了,水到渠成,动员工作收到了“批发”式效果……
移民诉求有合规的,也有不合规的。对照前期实物登记台账,干部解决合规的,解释不合规的。有些问题虽然不在政策框架内,但确实合乎情理的,政府也努力帮助解决。后寨河移民小学就是一例。
垮桥虽属纳雍,但境内无近便学校。以前,垮桥村的孩子必须去织金县务朴村“跨县读书”。水库蓄水,“跨县读书”的小路被淹,学生再也“跨”不了“县”。就此,大地村民组的移民陈兴明、李龙虎等提出诉求,希望建所小学。结果是,镇政府往上争取,县有关部门特事特办,就近在后寨河移民安置点配套学校。
眼下,新建教学点场平结束,教学楼正在施工,以赶在秋季开班。届时,137名移民孩子将实现“家门口上学”的夙愿,悬在陈兴明、李龙虎等移民心头的石头落了地。
垮桥人不仅“跨县读书”,还“跨县用电”、“跨县赶场”。为解后顾之忧,政府协调供电,交通等部门搭“县内电”、建“县内街”,让垮桥人迈出门槛就上学、逛街。这些准备,没有哪样不是精心的
情感的温度
移民的前提要“益民”。周晨说,移民工作中,政府“贴钱贴米”,干部“可圈可点”,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大堆故事。
确实如此。现在回头说说移民中的情感“温度”。
如果说,周晨是用寒冬到野外核实土地的务实精神感动了移民李勇,那么,干部杨巍则是用帮助搬运石头砌坟的诚心打动了大地组移民李永。
杨巍第一次带着干部余朝勇、阳天富去李永家丈量院坝,李永不干。
第二次去,李永带着移民背石头砌坟,不理。杨巍加入背石头的队伍,一趟一趟帮助搬运石头。天黑收工,李永喊住杨巍:“去我家吃饭,喝杯酒。”就是那一顿饭,“吃”出了李永和杨巍两个人的感情。
温暖的不止于此。山脚组移民周某某患了麻风病,邻居都不愿和他往来。要搬家了,移民们更不愿他跟着搬到安置点。政府特事特办,把他安排到敬老院。几乎与外界隔绝的他终于有了回归社会的感觉,成天见人就笑,笑得暖暖的。
尚荣民是大地组移民,未娶妻,一直与弟弟一家生活。弟弟搬到百兴镇,不能再照看他了。政府特事特办,将他安排住进敬老院,群居日子让他觉得没有“落单”。
院子组移民李发群去世了,儿媳出走了,儿子李奎打工去了,家里只留下李发群的老伴和几个孙子。政府在他们一家搬迁后给了低保,留下了温暖。这样的温暖,几乎在每户移民家中都有体现。
搬迁的速度
搬迁,既要搬实物,更要搬人心。政府争取的公路建设资金硬化了8公里公路,让移民搬得心安理得。而水、电、学校的配套,更让垮桥移民新村的移民们省却了后顾之忧。
在集中安置点上,后寨河组移民黄志全修了几百平方米大房子,出门抬脚就上车,拧开龙头就有水吃的便利,让他感到了新生活的舒坦。尤其是他的3个儿子都在浙江余姚等地开挖掘机赚钱,移民新村有了学校以后,他的几个孙子读书的事也不用他操心了。说起这些,老黄满心欢喜,“刚开始的时候不懂政策,老想着离开几块‘干巴土’就活不下去。后来,政府的关心一样接一样,先是接自来水,后来又修大公路,最后还要建学校。老百姓想的,政府想了;老百姓没有想的,政府也想到了,每年每人600元的后期扶持以及每年同步补偿的涉淹土地补助款,还像银行一样保证了我们衣食无忧。”
村主任张发军说,在长达4年多的移民搬迁工作中,干部精心部署,职工齐心努力,工作耐心开展,办事细心入微,服务巴心巴肝,搬迁速度超出了预想,协议签订快,移民搬迁快,库区清理快,垮桥拔走了黔中水利枢纽工程移民搬迁的“头筹”。
转型的广度
“230万元的街道硬化资金、100万元的排污资金将让集中安置点既漂亮又卫生。”镇党委书记陈兰华说,政府目前又争取到100万元圈舍建设资金,打算引领移民转型养殖。
垮桥移民转型谋划早。2012年,还在大规模修建新村的时候,这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子就已迈开了。当年,政府将县扶贫办无偿提供的1万多株冰脆李树苗绑定在垮桥,250亩连片李子园建成了。黄志全种了2亩李子、2亩桃树、1亩柑橘。等到盛产期,单是水果就是一笔大买卖。
院子组移民李勇建了600平方米住房,室内布置和城里人一模一样。住的改善了,头脑活络的他又谋划转型,去年从紫云县引进葡萄苗种植,全部成活。现在,隔个三五天他都要接到一次来自紫云的“遥控电话”,接受技术指点。“1亩葡萄要产8000斤,就算批发也赚钱。”他表示要带着大家一起种,然后整车整车拉出去卖。
镇长周晨说,政府目前又规划了葛根种植项目,争取扶贫资金让大家都“腾笼换鸟”,一帮助移民增收,二治理库区岸边的石漠化,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满意的程度
清库过后,竹林、树木、房舍不复存在,昔日的大地村民组只剩下一个地名。而在大地组上方一个叫大坡的地方,两排新建的漂亮平房分列公路两旁,基本上围成了一条街。
大地和大坡之间有条山路直通。站在大坡,就看见大地下面昼夜不息的一湾流水。年前才从大地搬上大坡的移民马世民现在住的是平房。那天他趁农闲提着弯刀沿着山路下到大地,先到原来的老屋遗址看了一眼,然后转到路旁堆放着的楸树边,用刀子一一剔去树皮,打算搬回大坡,在自家平房内搭个晒炕,秋后好晒粮。
阳光下,憨厚的马世民一脸纯朴的笑。他说,这次库区移民,他领到了12万元赔偿款,“以前住的是几片土墙房,如果不是得到这笔款,根本修不起平房。”
在大地,马世民以前住的是茅草盖顶的土坯房,这是一苦。第二苦是吃水,守着大河却吃不上自来水,得辛辛苦苦去背水吃。大人用绳子套了胶壶背,小孩子则用几个可乐瓶子串在一起背。这样的日子,他们坚持了几代人。
在大坡移民点,自来水管道现已安装到门口,拧开龙头就可以接水;公路修到门口,要去镇上出门抬脚就上车。马世民高兴,像他一样从大地搬到大坡的老百姓也高兴。用马世民的话说,真的就像“翻了一个身”。
店铺是垮桥质变的标志性事物。杨明慧老人和她的3个儿子一大家子人,以前就住在后寨河组。知道要搬迁,杨明慧老人让孩子们赶紧建房到后寨河移民集中安置点。然后,不等镇党委政府动员搬迁,就先搬到修好的新房里,率先开起了垮桥村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店铺,卖酱油、面条、棒棒糖、洗衣粉等。这些东西都是农村人居家过日子的“刚性需求”,店铺一开,生意就来。以前在后寨河居住的时候,农户东一家,西一家,一应日用物品,要等到赶场天去镇上买,很不方便。政府平整了集中安置点的地基后,杨明慧一大家瞄准了商机,先建先搬先开了店。老人说,移民后,上半山的土地还在,粮食还继续种,现在开了这个店,每天都要有个人在店里张罗,生活方式成了“半农半商”。上游商家开车上门配送商品,“坐地”就可以赚个差价。“如果不是移民,那就没有‘街’,店铺还不知要到哪年哪月才会有……”
移民事件给杨明慧的启示是开店,而杨明慧给周围移民的启示则是效仿。现在,后寨河移民街上,已经冒出了4家店铺,以后可能还会再增加。而在告别“小农经济”的阵营中,除了开店,有些移民还买了车搞运输,车辆都增加到3台了。
移民马世民们已经走过了昨天。今天,他们又在设计明天。等待他们的时代,必将是一个日渐向好的“移民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