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评天下·疫:埃博拉敲响警钟 加强合作才是应对之道

28.12.2014  03:12

原标题:汉字评天下·疫:死亡病毒埃博拉敲响警钟 加强合作才是应对之道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李海霞、李晋):2014年年初,当埃博拉病毒的名字首次与西非小国几内亚扯上关系的时候,恐怕没有人能料想到,在此后将近一年的时间里,这种病毒会以惊人的速度与烈度席卷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等西非国家,波及到美国、西班牙等非洲以外的国家,撼动了全世界。为什么这种死亡病毒的扩散会愈演愈烈,人类又该如何又该如何以此为鉴,防患于未然?  

塞露丝是利比里亚一所埃博拉隔离中心的护士,从埃博拉疫情大爆发开始,她每天早上一来就是和同事一起唱歌,祈祷,互相鼓劲儿,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     

塞露丝表示:“当你注视埃博拉患者的眼睛的时候,你看到的只有恐惧。我的信念就是照顾他们,给他们希望和信心,从这里走出去。

在塞拉利昂东部一座隔离中心外,刚康复出院不久的埃里森赶回来看望仍在隔离治疗的亲人。

埃里森表示:“我很幸运,我现在已经痊愈了,但是所有我的家人,一共16个人,全都死去了,现在只有我和我妈妈,小妹妹还活着。现在我每天都向上天祈祷希望我的家人能健康。” 

埃里森是幸运的,至少他还活着。在埃博拉为人类编织的这个巨大的死亡困局当中,还有很多人没能“走出去”,更多的人还在死亡边缘挣扎。截至12月,已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马里、尼日利亚、塞内加尔、美国和西班牙8个国家发现埃博拉感染病例近1万8千人,死亡人数6346人。据世界卫生组织12月8日公布的数据,西非新的埃博拉病例依然在持续上升。实际上,鉴于埃博拉疫情肆虐的严重程度,早在今年8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 陈冯富珍 就宣布埃博拉疫情已构成了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陈冯富珍表示:“这是近40年来,埃博拉疫情有史以来,最重大、最严峻及最复杂的爆发,我接受世界卫生组织紧急委员会的建议,宣布现在爆发的埃博拉疫情,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此次疫情是1976年首次发现埃博拉病毒以来规模最大、最严重、最复杂的埃博拉疫情,累计病例和死亡数字均超过以往其他埃博拉疫情的总和。究其原因,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高福认为,此次埃博拉病毒的新变异以及西非地区落后的医疗条件是主要原因。    

高福表示:“美国对塞拉利昂的病毒进行了统计学分析、测序分析,发现这次病毒变化变异速度要比以往四十年的病毒变异速度都快。那么,这个变异速度是不是就赋予了这个病毒的致命率、致死率更强呢!这个还没有定论。但是有一条,这个病毒的突变率比过去四十年的突变率都加快了,那就有一个担心,就是这按照这个速度变下去会不会变异速度超过了人们研究疫苗的速度。第二,就是当地的公共卫生条件差,再加上没有相应的治疗措施,确实也是造成这个病看上去传播速度快,致病率和致死率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正如高福院士所说,此次埃博拉疫情重灾区医疗条件不容乐观。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的隔离中心床位与专业医护人员存在严重短缺,导致患者无法及时救治的悲剧一再上演。无疆界医生组织协调员斯台芬痛心地说:“作为一名医生,看着垂死的病人在门外等待,这真的是让人心碎的画面,但是隔离中心早已饱和,我们实在没法让他们进入医院,真的很难受。

埃博拉疫情不仅仅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也还重创了当地的经济。世界银行12月2日发布的最新报告预测,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几内亚西非三国2015年的经济将出现负增长,从而使得这些刚摆脱依赖援助和借债的国家面临重蹈覆辙的风险。

自埃博拉疫情暴发以来,国际社会对于西非重灾区的援助以及埃博拉疫苗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中国给予了西非国家巨额的物资和资金援助,并派遣多批医疗队奔赴重灾区。1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队抵达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利比里亚外长恩加富安在欢迎仪式上动情地说:“中国政府和人民在埃博拉疫情爆发前,就和我们在一起,疫情期间不顾危险,仍和我们在一起,并承诺在疫情结束后还和利比里亚在一起,所以这是真正友谊的标志。

应该说在全世界的努力之下,埃博拉病毒从最初爆发到现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扩散的速度已经有所放慢,尼日利亚、塞内加尔等国先后宣布彻底脱离埃博拉疫区。约翰-杰姆森是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埃博拉志愿埋尸队的一名成员,虽然每天面对的是冰冷的尸体和坟墓,但是在他眼中,死亡瘟疫迟早要被人类打败,而拯救世界的,正是人类自己。 

杰姆森说:“埃博拉是无情的,但是总会成为过去。我有两个孩子,等他们长大的时候,会从书本里读到这场埃博拉瘟疫的故事,我会自豪的告诉他们,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我也尽了一点力,他们会为我骄傲,埃博拉正在深刻影响着世界,但是只要我们不袖手旁观,一定会拯救世界。

有理由相信,随着重灾区各国防治力度的不断加大,随着全世界援助的脚步不断加快,人类必将是这场死亡瘟疫战争的胜利者。然而,这场抗击埃博拉的战争给人类哪些教训和警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高福认为:“我觉得这次病毒的出现,对于我们(人类)的挑战就是,像西非这样的国家,他们的公共卫生应对比较弱,所以我觉得一个重要的教训就是,在疾病出现的前期,全世界应该去关注,派人去帮助他们战胜疾病。相对来说,这次疾病,全世界反应慢了,导致了这个病在西非三个国家蔓延非常厉害,这时候我们再去就不好控制了。所以,还是要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